劉政穎《讀國學有感》
國學,本以為只是古代先人一時無聊寫出來的文章,可是,經過今年寒假一番努力的學習,我改變了自己的觀點,真切地體會了古代上下五千年留下的圣賢書-國學,原來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經典,就仿佛與圣人交談,教給你待人處事、尊師重道等許多人生哲理。
學習國學前,媽媽給我講了很多學習國學的大道理,我聽到那些話時,幾乎是懷著一種不屑的態度走進了國學堂。心里氣呼呼地想:“古人沒事閑的學那么多經典干嘛,我還得進國學堂學習,真是討厭!”可是后來我發現,自己錯了。
當到國學堂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要苦戰書海,把這一門深奧的學科熟背的命運。我剛到學堂,老師就招呼我坐到其中一個位子上誦讀《中庸》。我心里暗自發笑,“讀?那么簡單?”想著,我便信心十足地翻開了書�?墒且粋€個生僻字便浮現在我面前,使我像撒了氣的氣球,信心全無。我吃力的往下讀著,心里真得想放棄�?墒怯惺裁崔k法呢,我咬緊牙關嘴里不停地嘟囔著,經過一上午的刻苦訓練,我竟奇跡般的會讀了,并且讀的非常熟練了。我心里感嘆:“這真是富有魔力的一門科目呀!”就這樣日復一日,我已經對《中庸》滾瓜爛熟了,并且能背誦很多章節了。雖然我戰勝了困難,但對國學依然沒有好感,直到有一天,校長用淺顯易懂的話語給我們上了一節理論課,讓我對國學有了大的改觀。他意味深長地說:“古代歷史上琴棋書畫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琴’指的是古琴,‘棋’指的是圍棋,‘畫’指的是國畫,‘書’指的就是經典國學,經典又分為四書五經,《論語》、《大學》、《中庸》等著書,每一本書都聚集了成功人士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繼承和發揚的民族瑰寶,我們從小就要誦讀國學經典,讓它凈化我們的心靈,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校長還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小故事,他說:“曾經有一個北京大學的教授,他的兒子,小時候學習很差,每次考試都是倒數一二名的,教授常常為此而煩惱,他用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成效。后來,他讓兒子讀了國學,后來,兒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開始勤奮學習,他的兒子一躍成為學校的佼佼者。你們看,經典的魅力多大呀!”
誦讀經典讓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凡事不能沖動,一定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找到事情的根源和解決的辦法,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困難,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