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演講稿_以德修身 以德育人
教師守則 遵守 讓我們規范自己的行為 提升師德修養
今天我們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教師的師德是件有意義的事,有人說“教育事業是太陽底下最燦爛的事業”�!敖處熓侨祟愳`魂的工程師!”也有人說:“教育是座圣潔的殿堂”。以上這些贊美都充分說明了教育事業的偉大,偉大的事業靠誰去完成,就靠一支有高尚師德的教師隊伍。什么是師德?早在1991年8月國家教委、全國教育工會聯合頒發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六條,這六條簡稱為“師德”,包括忠誠事業、依法執教、恪守師德、嚴格治教、團結進取、探索創新、誠實守信、樂于奉獻。這些規范、守則的提出,就是來規范教師的行為,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需要,振興民族在教育,振興教育在教師,經濟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必須有一支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師德內容包括很多,我不想從理論上更多的闡述,側重從個人經歷談幾點對師德的要求的體會:
我的故事 聆聽,讓我們開拓視野,與思想同行。
一、個人經歷和體會
今年是我從教育生涯的第二十六個年頭。我的大部分青春歲月都是在學校度過的�;仡櫠甑娜松�,心中時時充滿了感嘆。
說實在的,當時中師畢業,自己的思想比較單純,抱著十多年的學子生涯中所形成的信念,即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我們這一代的信念至今未變。
在二十六年的教學生涯中,初為人師的情景歷歷在目,那時是一所技校,師資不足,我就承擔了同時講物理一個班兼班主任教學任務。除了認真消化教材內容寫好教案,潛心研究掌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外,還要在課前自講自練,提高課堂表達能力。80年春季開學后,有幾個月時間每天晚上11點后睡覺,早上六點不到就起床。整日除了教學,無心顧及其他。當時交通不便,住宿在校。住宿在校的,只有我和另一位老教師。晚飯自己燒,當時燒煤爐的,住在祠堂,晚上風把門窗刮得“砰砰”想,心里著實很害怕。門反鎖了還不放心,再加上課桌撐著門。睡不著覺,怎么辦?只好看書,備課……一直持續了三年,如今想來二十六年日夜伏案工作,嘔心瀝血地培養學生,其中包含了我對教育事業的鐘情和真誠。每當走進校園,看到一個個充滿青春活力、幼稚童趣的學生,看到幢幢教學大樓時,總是有所聯想,正是由于大家的努力工作,正是由于大家幾十年的奉獻,才會有今天的一切。小到一所學校大到全國,對一個民族、對一個人來說,奉獻應當是第一位的,只有大家將奉獻作為人生的真諦,才能國富民強。
在我工作的幾十年中,在農村的五年多時間是難以忘卻的。在泥濘的路上推車送菜,在呼嘯的北風中挑糞澆地。雖然為此流失寶貴的年華,無法去做我能干的事,可卻讓我看到了中國農村的實際生活。了解到還有幾億農民的生活是貧困的,這些經歷增加了我的社會閱歷,增強了我對社會的責任感。
還有一樁事情讓我更難以忘懷。那時1990年初由于長期艱苦工作,苦難經歷,心情的長期壓抑感,我身體消瘦,一直感到疲倦,當時擔任畢業班教學一轉眼又在教育崗位工作了十六年,真是無盡的感嘆。人到中年,總是愛回憶過去,如今,回憶以往的人生道路,雖然付出很多,但我是無悔的。我一直在努力地工作著、進取著,從來不停留,從來不敢懈怠,我的精神世界是充實的,沒有辜負人民和國家對我的培養。
人們常把教師比作燃燒的蠟燭,照亮他人,燃燒自己。我認為事情不完全是這樣的,教師和學生是共享著他們事業有成的喜悅的。在長期的執教之后,身體是在衰老了,頭發稀少了,白發多了,但精神上卻是青春常在。
我的體會 交流 讓我們開啟心扉,激勵向上
一、教師要講奉獻精神。
我認為,一個人一生總應為社會無私地奉獻一些什么,今天還是要講奉獻精神。
從廣泛意義上講,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一個有服務意識的人,一個真正懂得公民地位的人,都會把自己從事的事業看成是一種服務,一種奉獻。服務和奉獻意識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意識。然而,比較起來,最富于服務和奉獻色彩的還是教師這一職業。
教師是知識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正因為如此,教師在奉獻和服務上應該是更高層次的,更富于自覺精神“教師應有對社會自覺的奉獻精神,這是應提倡并愿身體力行的。有了這種自覺的奉獻精神,就能夠一往無前地去把工作做好。
教師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因此,教師要服務好和奉獻好,就得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并善意去幫助他們。為此,教師需要更多的學習,需要更多的努力。
當然,教師的奉獻不只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獲。教育和教學給了教師們一個前所未有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社會的承認,被人們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二、教師,應該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
勤于學習,充實自我,這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基礎。一個理想的教師,一個要成為大家的教師,一個想成為教育家的教師,他必須從基礎抓起,扎扎實實多讀一些書。
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個教師都可能成為在中國非常有影響的教育家,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關鍵在于是否做一個有心人,是否執著,是否有恒心。 當然,我們知道,教育家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結構、教育理念、文化素養、道德素養、工藝素養。
因此我覺得,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舉例:孔子說過:“學,然后知不足”西方也有一句諺語:“越學越無知”)。話雖說的不同,但意思是一樣,據有人調查:一個大學生,畢業后的二、三年,所學的知識有的就要淘汰,現在我們正在進行二期課改。作為一名教師,你跟其他專家不一樣,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孩子年齡越小,他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師當作百科全書。在他們眼里,教師是無所不知的,而如果教師是一問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師應該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國家提倡終生教育,因此,我們要參加繼續教育,活到老學到老。有句話說:“知識就是財富”它可以讓膽小的人變得有勇氣,有魄力,讓弱小的人變得強大,讓愚笨的人變得聰明,讓失敗者走向成功,這就是知識的力量,所學習吧。為了你、我和我們學生的明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擁抱知識吧!
三、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
(1)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
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里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據有關調查表明,喜歡淵博知識型老師的學生占31%;而喜歡具有師愛型的學生達到53%,他們希望自己的老師溫和、可親,具有愛心。由此可見,在學生們的心中,一個富于愛心的老師遠比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具老師的魅力。學生表示:對有愛心的老師他們會自覺尊重教師的勞動,十分愿意接近老師,希望與教師合作,把教師看成是父母親般的親人。他們愿意向老師袒露內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教育需要師愛。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體、美、勞等各項教育中,師愛是基礎,是先決條件。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這種師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
(2)教師要加強愛差生的修養。
臺灣教育家高震東曾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蔽艺f:“能愛差生的教師是神中之神�!辈还苁呛脤W生,差學生都有長有短,真可謂是“春蘭秋菊各有其秀”(舉例:有的差生可能他腦子不夠聰明,但他的手可能很靈巧,我們大家都知道愛迪生,他小時候也不是很聰明,也是后天的努力學習,才成為大發明家。牛頓小時候,不聰明,還不愿說話,反應遲鈍,但就是憑著刻苦與執著、勤奮和努力,從一個從樹上落下來的蘋果的啟發,發現了萬有引力規律,成為一代科學巨匠。有人說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寶貝,何況人呢?你我都有之長,也有之短,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臺,自己的看家本領和潛能。只怕你看不到。如果被你發現了,他將成為一輪紅日。教師同時學會贊美,尤其差生,舒適的話語能甜了心,又健了骨。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一句恰到好處的贊語,能使人不吃不喝兩個月”�;铍m有些夸張,但是足以說明人都愛接收抬舉,一句贊美的話可能會轉變一個人的人生。(舉例:善良的謊言、)反之一句挖苦學生的話,學生也會記你一輩子的。所以條條馬路通羅馬,不要靜止看學生,不要一句話說到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所以聰明的老師不要吝惜對學生的贊美。
我的贈言 勵志 讓我們啟迪心扉 激勵前進
老師們,我們正處在一個競爭的時代,時代對我們要求越來越高了,我相信,你的一片誠心,一番苦心,一顆愛心,必將得到學生由衷的愛戴,在學生中真正樹立起教師的威望�!皫熣�,人之模范也�!弊詈筚浗o大家8個字,做為我們的共勉:
以德修身 以德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