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一敬畏文字
議論文
錯別字在現在的生活中可是無處不在,在大街上隨便走走,到處可見到一些餐館,但有的餐館是人來人往,一些人在冬天得出汗,但有的餐館卻不一樣,進出的人則少之可憐,在夏天也不會因為工作而流汗。這全是因為他們的店名,有的把字弄錯了幾個,有沒有一點美感。不只是餐館是這樣,還有很多行業也是這樣,不信你看看。
有三個理發店,一個叫“胖子理發店”,一個叫“滿意理發店”,另一個直接叫“理發”。自然是“滿意理發店”人多,畢竟寫了滿意二字,理發后就要滿意才行,這使現在追求時髦的人很感興趣,這全要靠文化,文化低的肯定不會想出一個比文化高的人妙的店名,文化高的人自然不會打錯字。
畢竟是文化高好啊!但是有的人認為現在有電腦,可以用來查出一個好名字,再用電腦打也來。
電腦上看到一則報道,在一個地方,有6個姓傅的教師但他們的教師名冊和教師證上卻打成了“付老師”;還有一個副食店,他用電腦打出店名,卻打成了“付食店”。我查到的這兩則報道,都是在講電腦打出來的字也會有出錯的時候。
我們每當發現自己的某個證件有錯別字時,都應改正,以免在一些場合上與別人交涉時,被人嘲笑。
生活中的錯別字雖然很多,但是我們一定要改正,否則再這樣下去的話,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就會在我們這代人手中斷送。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好語文吧!
范例二敬畏文字(記敘文)
最敬畏的,始終是始于筆下的。
——題記
提筆的瞬間,我總有些遲疑。就像是要把落筆后的每一個字都思考清晰,當筆尖終于碰到試卷的一刻,心底里純凈而清澈的信念才開始靜靜流淌。
是的,是這樣的,對待文字嚴肅恭敬的態度。一抬頭,我仿佛又聽到老師的教誨,每一個你所寫下的文字,才是你心中敬畏的那份信仰。
與文字結緣的時候,還是咿呀學語的年代,每逢過年,外公手上的那根毛筆就像魔法棒,左右一揮,一張張春聯就掛上了街坊左右的大門。我愛極了看那濃黑的墨在鮮艷的紙上暈開之時,然而外公卻時常避開熱鬧的地方,一個人在僻靜的屋內寫著他的字。
我看他緊鎖眉頭,仔細斟酌,靜靜的、穩穩地拿著他的毛筆�!巴夤�,為什么還不寫呢?”我有些不耐煩地催促�!罢乙环N對待文字的態度,要嚴肅的,要敬畏的,要專注的�!蓖夤^也不回地回答,“你寫下的文字才是你自己的內心世界�!�
你寫下的文字是自己的內心世界。外公的話,我那時不懂,到了愈來愈大的年紀,到了愈來愈明白自己的追求的年紀,我終于開始明白外公的話。寫文字,咀嚼文字,實際上是我與文字,與自己精神靈魂之間的對話呀!
我如此虔誠著,敬畏著的姿態也是因為內心懷揣著對文字怎樣深切的愛與追求�;秀遍g,我似乎看到自己握著鉛筆練字時,語文老師一板一眼的教誨。那些寫過的最簡單的漢字的歲月,與生命最初最美的記憶纏繞著,牽系著。
稍大時,其實已經體會到漢字的美麗,領略到漢字的魅力了。在一排排龍飛鳳舞的外語前,方方正正的漢字是中國人的驕傲。我不禁又聯想到,對于文字的敬畏也來源于對中華文化,對民族精魂最深沉的愛吧。
落筆,懷著怎樣敬畏的心情,伏案書寫著,字字珠璣,宛若有千鈞重量。
我料想這是因為文字承載著多么深厚的情感。這是敬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這是敬畏一個人的追求與信仰,這是敬畏一個民族經千年風雨沉淀下來,使后世為之驕傲的瑰麗之作。
范例三敬畏文字?
記敘文?
“僧推月下門”經過推敲幻化成了如今的“僧敲月下門”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學者的淳樸學風,“屢戰屢敗”經過推敲成了“屢敗屢戰”,精巧地雕琢后展現了大將之風。后來經過巧思,有了名句“不只是山染綠了江?還是江浸綠了山”,一個“染”字,一個“浸”字,讓人們沉浸在一種悠然之美中,從古至今,推敲文字,敬畏文字佳話不少作者嚴肅恭敬的寫作態度也不難發現。我也從中感受著古今作家那嚴謹的態度。
一次小練筆,題目為《身邊那些人》,我腦海里馬上浮現出那對夫婦,?我們家樓下的。家里非常貧困?卻也十分幸福,每天綻放著笑容,還有一個喜歡一蹦一跳的小女兒。
于是我文思泉涌,提筆就寫,可到了結尾處,我停了下來,他們是幸福地生活著,可如何形容呢?說他們活出了精彩的生活,就有些貼標簽之嫌,說他們活的有滋有味,又沒有表現出他們平凡之下的不凡之處……
空氣變得燥熱起來,窗前的盆栽也似乎快要枯萎了,原本多姿多彩的花朵也仿佛變得黯淡無光。我凝神想著,一直想了半個小時。
又望了望窗外,不經意間瞥見了那對夫婦,他們正在搬運一些貨物,豆大的汗珠緩緩滑落,汗流浹背,可他們毫不埋怨,不停地為對方擦汗,偶爾相視一笑。他們的笑好燦爛呀!我心中贊嘆道,對呀,他們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就在這里了,?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下,不抱怨,還不斷地尋找快樂,活出了自己燦爛的生活。
“燦爛”我應該用這個詞,這樣應該能夠表現出他們與眾不同的特點,文章的最后一句話是,“他們燦爛的生活著�!蔽淖质嵌嗝雌婷钛�,它竟可以如此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人物的特征。
文字或許也表露了一個人的心跡,又或許是一個人智慧的結晶,?
總之,它是一種至關重要的表達工具,對人們產生著無窮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敬畏文字,敬畏生活中的一切,獲得發自內心的喜悅。
范例四敬畏文字漫步于長江之濱,俯瞰千年不變的潺潺流水;泛舟于長江之上,品讀悠長依舊的書香文字。文字的美韻,不是讓人玩弄于掌中,而需要我們對其保持敬畏。唯有敬畏文字,才能體味到文字的真諦。
我們要敬畏文字,因為她歷史悠久,記載了古人的思想精華,對后人也有深遠的啟示。從小時候的睡前故事,再到后來的《一千零一夜》我們學到了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墨子的《公輸》一文,告訴了我們勇敢、實力、身體力行才是硬道理;孟子的《魚我所欲也》告訴我們要以道義為本,生活中要有所取舍;孔子的《論語》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正直大度的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告訴了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道理;歐o亨利的小說《熱愛生命》告訴了我做人需要具備堅忍不拔的意志 ……總之,文字中蘊含了許多大道理,她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所以,我們理應對文字保有敬畏的態度。
我們要敬畏文字,因為品讀文字有如與名人交談,讓你身臨其境地體會當時心情,而對文字的隨意,只會讓她如過眼煙云般消散。
在《新月集》中,泰戈爾帶著我們來到了豐收的季節,看著夕陽像吝嗇的財主一般隱匿著最后一點金黃;"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我驀然回首被帶上了西樓,望如鉤的月,卻無言。有些人在文字的寶庫中"破門而入 ",毫無顧忌地任由一行行文字飄然飛過眼前,然后什么都沒有留下,就翩然離去。這難道不是對文字的不敬嗎?敬畏文字,就如同敬畏名人一樣神圣而莊重,唯有那些敬畏文字的人,才能真正與名人交流,體味當時的心境,讓人受益匪淺。
有的明星認為只要自己有錢有地位了,就可以不用敬畏文字,他們顯然沒有意識文字的神圣。假若人們能體會到陶淵明和李白他們當年為了追求文字的魅力,敬畏文字時放棄功名利祿的心情,還有誰會不在意文字,還有誰會不敬畏文字呢?
敬畏文字,回味文字帶給我們的神韻,讓文字帶著我們的思想,飛向無邊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