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就在腳下”,這話人們常掛在嘴邊。但走什么路,你必須當機立斷。不同的價值觀,決定了不同的人生觀。有人把錢,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認為只有掙來大錢,才算成功,才不枉此行。以至于使得他們的靈魂,喪失了起碼的良知,為了獲取財富,不擇手段達到了瘋狂的地步。那些販賣人口,販毒制毒,販賣器官,權力出租,攜款外逃,制售有毒食品、地溝油等,不一而足。
聽說,某大學一位教授,對學生們說:“20年內,不掙來4000萬,就不算你有本事。”可見,連“精英”們,面對金錢的誘惑,都坐不住了。
這樣看來,如何前行,不使自己在黑暗中迷失,在誘惑下頹廢,就要慎之又慎。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對每個年輕人來說,非常必要。不論你要實現的目標,有多高多遠,它應當是有意義的,能夠體現你生命的價值。一旦確立了目標,就是義無反顧地向著它,勤奮前行。
前行,要有做強者的勇氣,敢于挑戰的膽氣,克服困難的豪氣。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之所以創造了人類史上的奇跡,就是因為確立了正確的方向,靠著必勝的信念,以及敢于“壓倒一切敵人,而絕不被敵人所屈服”的浩然正氣,最終走向勝利的。
人的一生,也許要面臨很多次選擇,但只要你“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不為不義和誘惑所動,永遠珍藏那份堅守,孜孜以求,勤奮前行,才能實現生命的寶貴價值。
【范文五】詩歌引發感悟
詩,像一束陽光,給我帶來了溫暖;詩,像午后的涼風,讓我感到清爽愜意;詩,更像一位良師益友,給了我很多教益。在詩海中漫游,我看到了許多閃光的東西,那便是人類的智慧,我伸手捕捉,拾取詩中的諄諄細語。
“鵝,鵝,鵝,曲項向青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藍藍的天,清清的水,紅紅的掌,白白的羽毛,把我帶入一幅美麗的圖畫。“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大自然的輕聲低吟,更讓我對它奧妙產生了好奇。伴著外婆的搖籃曲,帶著對童年的幻想,我在稚嫩無奇的童年中慢慢長大。
上學了。讀孟郊的《游子吟》,我仿佛看到夕陽西下時,年邁的老母坐在窗前,一針一線縫補衣服,那眼里充滿愛憐,充滿期待。我從中讀到了親情,也在我幼小的心田播下感恩的種子。龔自珍的“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化。”我知道了奉獻之美。讀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懂得了友情的珍貴。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讓我看到了人在生命之外還有一種更重要的東西要我們去操守。
在詩中,我與古今牽手,與世界對話。我愛詩歌,愛得深沉,愛得心切。
進了初中。我讀杜甫的《望岳》,讓我明白了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要志存高遠,胸懷天下。讀陸游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訴我求學的路坎坷曲折,要勇于面對,敢于挑戰,只有這樣方能見彩虹。讀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我看到了人生的路曲折而漫長,要有堅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我讀詩,讀的是“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英氣;讀的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悲壯;讀的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愛憎;讀的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憂國情懷。
倘徉于詩海,它的浪花,它的清涼已侵入我的心房,融入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