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今欲招南夷①,朝夜郎②,降羌僰③,略州④,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龍城⑤,議者美之。此人臣之利也,非天下之長策也。今中國無狗吠之驚,而外累于遠方之備⑥,靡敝國家,非所以子民也⑦。行無窮之欲,甘心快意,結怨于匈奴,非所以安邊也。禍結而不解,兵休而復起,近者愁苦,遠者驚駭,非所以持久也。今天下鍛甲砥劍⑧,橋箭累弦⑨,轉輸運糧,未見休時,此天下之所共憂也。夫兵久而變起,事煩而慮生。今外郡之地或幾千里,列城數十,形束壤制⑩,旁脅諸侯(11),非公室之利也。上觀齊、晉之所以亡者,公室卑削(12),六卿大盛也;下觀秦之所以滅者,嚴法刻深,欲大無窮也。今郡守之權,非特六卿之重也(13);地幾千里,非特閭巷之資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遭萬世之變(14)則不可稱諱(15)。
①南夷:指漢代南部(今四川南部,云南和貴州)的各部族。②朝:朝拜皇帝。夜郎:指漢代南方(今貴州和云南)部族名和國名,武帝時代歸服漢朝。③羌:部族名。僰(bō,波):部族名。④略:攻取。⑤燔:燒。龍城:或作“蘢城”,匈奴單于王庭所在的地方。⑥累:牽累。⑦子民:愛撫百姓。⑧鍛甲:鍛造鎧甲。砥劍:磨劍。砥,磨石。⑨橋箭:矯正箭桿。橋,通“矯”。累弦:聚積弓弦。以上兩句蓋謂加強戰備,亦即厲兵秣馬之意。⑩形束壤制:土地山川的形勢可以控制百姓。(11)旁脅諸侯:脅迫附近的諸侯。(12)公室:此指朝廷。卑削:衰微。(13)非特:不只。(14)遭:逢。萬世之變:此為“天下變亂”的委婉說法。(15)稱諱:為諱。
如今想招降南夷,使夜郎前來朝拜,降服羌、僰,攻奪州,建立城邑,深入匈奴,燒毀它們的龍城,議論此事的人都加以贊美。這是做臣者的利益,并非是天下的長遠大計。如今中國沒有狗叫的驚擾,卻受著遠方備戰的牽累,使國家破敗,這不是養育百姓的辦法。去實現無窮無盡的欲望,使心意暢快,而同匈奴結怨,這并不是安定邊疆的辦法。結下怨恨而不能消除,戰爭停止而又重新產生,使近者蒙受愁苦,遠者感到驚駭,這不是持久的辦法。如今全國鍛造鎧甲,磨利刀劍,矯正箭桿,積累弓弦,轉運糧食,看不到停止的時候,這是全國人民共同憂慮的事情。那戰爭持續時間長,變故就會產生,事情繁雜,疑慮就會產生�,F在外郡的土地有幾千里,列城數十個,地理山川的形勢可以控制百姓,脅迫附近的諸侯,這不是公室皇家的利益�?纯礆v史上齊國和晉國所以被滅亡的原因,就是公室方面的勢力衰微,六卿的勢力太大了。再看看秦國所以滅亡的原因,就是刑法嚴酷,欲望大得無窮無盡。如今郡守的權力,不只象六卿那樣大;土地幾千里,不只是閭巷那點憑借;鎧甲武器和各種軍械,不只是戟矛那點用處。這樣的客觀條件,如果碰上天下重大變亂,那么其后果就不可諱言了。
書奏天子①,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②?何相見之晚也!”于是上乃拜主父偃、徐樂、嚴安為郎中�!操取硵狄�,上疏言事。詔拜偃為謁者,遷(樂)為中大夫③。一歲中四遷偃。
偃說上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④。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yín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⑤。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⑥,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⑦,余雖骨肉,無尺寸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⑧。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⑨。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庇谑巧蠌钠溆�。又說上曰:“茂陵初立⑩,天下豪桀并兼之家(11),亂眾之民(12),皆可徙茂陵,內實京師,外銷*猾,此所謂不誅而害除�!鄙嫌謴钠溆嫞�13)。
尊立衛皇后,及發燕王定國陰事(14),蓋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賂遺累千金(15)。人或說偃曰:“太橫矣(16)�!敝鞲冈唬骸俺冀Y發游學四十余年(17)。身不得遂,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阸日久矣(18)。且丈夫生不五鼎食(19),死即五鼎烹耳(20)。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21)�!�
偃盛言朔方地肥饒,外阻河(22),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內省轉輸戍漕(23),廣中國,滅胡之本也。上覽其說,下公卿議,皆言不便。公孫弘曰:“秦時常發三十萬眾筑北河(24),終不可就,已而棄之�!敝鞲纲仁⒀云浔�。上竟用主父計,立朔方郡。
①奏:進獻。②安在:在哪兒。③遷:升官。④形:形勢。⑤阻:依仗。⑥逆節:叛逆之事。指吳楚七國反叛事。⑦適嗣:正妻所生的長子。適,同“嫡”。代立:繼立。⑧宣:顯示。⑨侯之:封他為侯。⑩茂陵:漢武帝陵墓名,也是縣名。按建元二年(前139),武帝在槐里毛茂鄉預修陵墓,并設縣,遷豪杰并兼之家至茂陵,充實那里的人口。(11)豪桀:即“豪杰”,指豪強。并兼之家:指富人。(12)亂眾:使民眾作亂。(13)上從其計:皇上聽從了主父偃的主張。按元朔二年(前127),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名為推恩,實為削弱諸侯勢力的主張,下令諸侯可分封子弟。(14)發:揭發。陰事:隱私之事。按劉定國與其父康王劉嘉的姬妾通*,又與三個女兒通*,還奪取弟妻為妾,元朔元年,主父偃揭發此事,武帝令大臣議其死罪,燕王自殺。劉定國事見卷五十一《荊燕世家》。(15)賂遺(wèi,魏):賄賂和贈送。(16)橫:強橫。(17)結發:束發。指年輕時代。(18)阸:同“厄”。困厄。(19)五鼎食:指侈奢生活和顯赫的政治地位。按古代諸侯舉行祭祀,用五個鼎分盛牛羊豬鹿魚肉,以顯示高貴。(20)五鼎烹:用五鼎煮死人,這時古代的酷刑。(21)倒行暴施:背逆情理急促行事。(22)阻河:以黃河為險阻。(23)漕:水上運輸。(24)常:通“嘗”。曾經。
徐樂和嚴安的奏書送交天子,天子召見了主父偃和徐樂、嚴安,對他們說:“你們都在哪里��?為何我們相見得這樣晚?”于是,武帝就任命他們三人為郎中。主父偃屢次進見皇帝,上疏陳說政事�;实巯铝钊蚊麨橹]者,又升為中大夫。一年當中,四次提升主父偃的職務。
主父偃向皇上勸說道:“古代諸侯的土地不超過百里,強弱的形勢很容易控制。如今的諸侯有的竟然擁有相連的幾十個城市,土地上千里,天下形勢寬緩時,則容易驕傲奢侈,做出yín亂的事情,形勢急迫時,則依仗他們的強大,聯合起來反叛朝廷�,F在如果用法律強行削減他們的土地,那么他們反叛的事就會產生,前些時候晁錯的做法就出現這種情況。如今,諸侯的子弟有的竟是十幾個,而只有嫡長子世世代代相繼承,其余的雖然也是諸侯王的親骨肉,卻無尺寸之地的封國,那么仁愛孝親之道就得不到顯示。希望陛下命令諸侯可以推廣恩德,把他的土地分割給子弟,封他們為侯。這些子弟人人高興地實現了他們的愿望,皇上用這種辦法施以恩德,實際上卻分割了諸侯王的國土,不必削減他們的封地,卻削弱了他們的勢力�!庇谑�,皇上聽從了他的計策。主父偃又勸皇帝說:“茂陵剛剛成為一個縣,全國豪強富人,使百姓作亂的人,都可以遷徙到茂陵,內則充實京城,外則消除*猾之人,這就叫做不誅殺而禍害被消除�!被噬嫌致爮牧怂闹鲝�。
尊立衛子夫當皇后,及揭發燕王劉定國的陰私,主父偃是有功的。大臣們都畏懼主父偃的口,賄賂和贈送給他的錢,累計有千金之多。有人勸說主父偃說:“你太橫行了�!敝鞲纲日f:“你從束發游學以來已四十余年,自己的志向得不到實現,父母不把我當兒子看,兄弟們不肯收留我,賓客拋棄我,我窮困的時日已很久了。況且大丈夫活著,如不能列五鼎而食,那么死時就受五鼎烹煮的刑罰好了。我已到日暮途遠之時,所以要倒行逆施,橫暴行事�!�
主父偃盛稱朔方土地肥沃富饒,外有黃河為險阻,蒙恬在此筑城以驅逐匈奴,內省轉運和戍守漕運的人力物力,這是擴大中國土地,消滅匈奴的根本�;噬峡赐晁慕ㄗh,就交給公卿們議論,大家都說不利。公孫弘說:“秦朝時曾經調發三十萬人在黃河以北修城,最終也未修成,不久就放棄了�!敝鞲纲仁⒎Q其利,皇上竟采納主父偃的計策,設置了朔方郡。
元朔二年①,主父言齊王內淫佚行僻②,上拜主父為齊相。至齊,遍召昆弟賓客,散五百金予之,數之曰:“始吾貧時,昆弟不我衣食③,賓客不我內門④;今吾相齊,諸君迎我或千里。吾與諸君絕矣,毋復入偃之門!”乃使人以王與姊*事動王⑤,王以為終不得脫罪,恐效燕王論死⑥,乃自殺。有司以聞。
元朔二年,主父偃向皇上講了齊王劉次景在宮內yín亂邪僻的行為,皇上任命他當了齊相。主父偃到了齊國,把他的兄弟和賓客都召來,散發五百金給他們,數落他們說“開始我貧窮的時候,兄弟不給我衣食,賓客不讓我進門;如今我作了齊相,諸君中有人到千里以外去迎接我。我同諸君絕交了,請不要再進我主父偃的家門!”于是他就派人用齊王與其姐姐通*的事來觸動齊王,齊王以為終究不能逃脫罪責,害怕象燕王劉定國那樣被判處死罪,就自殺了。主持此事的官員把這事報告給皇上。
主父始為布衣時,嘗游燕、趙,及其貴,發燕事。趙王恐其為國患,欲上書言其陰事,為偃居中⑦,不敢發。及為齊相,出關,即使人上書,告言主父偃受諸侯金,以故諸侯子弟多以得封者。及齊王自殺,上聞大怒,以為主父劫其王令自殺⑧,乃征下吏治⑨。主父服受諸侯金⑩,實不劫王令自殺。上欲勿誅,是時公孫弘為御史大夫,乃言曰:“齊王自殺無后,國除為郡,入漢,主父偃本首惡,陛下不誅主父偃,無以謝天下�!蹦怂熳逯鞲纲�。
主父方貴幸時,賓客以千數,及其族死,無一人收者(11),唯獨洨孔車收葬之(12)。天子后聞之,以為孔車長者也。
①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②齊王:指厲王劉次景。劉次景與其姊通*,主父偃向武帝揭發,被派任丞相,窮究其事,齊王恐而自殺。事見卷五十二《齊悼惠王世家》。內:指宮內私生活。淫佚:yín亂放蕩。僻:邪僻。③不我衣食:不給我衣食。④不我內門:不許我進門。內:同“納”。⑤動:觸動。⑥效:仿效。論死:判為死刑。⑦居中:身處朝廷之中。⑧劫:要挾。⑨征:召。下吏:交給法官。⑩服:認罪。收:收尸。洨:縣名�?总嚕喝嗣�。
主父偃開始當平民百姓時,曾經游歷燕地和趙地,等到他當了大官后,就揭發了燕王的陰私。趙王害怕他成為趙國的禍患,想要上書皇帝講述他的陰私,因為主父偃在朝中,不敢揭發。等到他當了齊相,走出函谷關,趙王就派人上書,告發主父偃接受諸侯的賄賂,因此,諸侯子弟中有很多因為這個原因而被封侯。等到齊王自殺了,皇上聽到后,大怒,認為是主父偃威脅他的國王使其自殺的,就交給官吏審問。主父偃承認接受諸侯賄賂,實際上沒有威脅齊王使他自殺�;噬喜幌胝D殺主父偃,這時公孫弘當御史大夫,就對皇上說:“齊王自殺,沒有后代,封國被廢除而變成郡,歸入朝廷,主父偃是這事的罪魁,陛下不殺主父偃,無法向天下人民交待�!庇谑腔噬暇桶阎鞲纲燃易宓娜硕細⒘�。主父偃正在顯貴受寵時,賓客的人數以千計,待到他被滅族而死,沒有一個人為他收尸,唯獨洨縣人孔車為他收尸并埋葬了他。天子后來聽說了這事,認為孔車是個長者。
太史公曰:公孫弘行義雖修①,然亦遇時。漢興八十余年矣,上方鄉文學②,招俊乂③,以廣儒墨④,弘為舉首⑤。主父偃當路⑥,諸公皆譽之⑦,及名敗身誅,士爭言其惡。悲夫⑧!
①修:美。②上:皇上,指漢武帝。鄉:同“向”,此指崇尚。文學:指儒家學說及其典籍。按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學說在漢朝得到突出發展。③俊乂(yì,義):具有超眾才能的人。乂,才。④廣:擴大。墨:指墨家學派。⑤首舉:第一。⑥當路:身居要職,擔任舉足輕重的高官。⑦諸公:指朝中高官們。譽之:贊美他。⑧悲夫:悲傷啊。
太史公說:“公孫弘的品德行為雖然美好,但是也因為他遇到了好時機。漢朝建國八十余年了,皇上正崇尚儒家學說,招攬才能超群的人才,以發展儒家和墨家學說,公孫弘是一個被選拔出來的人。主父偃身居要職,諸位朝中高官都稱贊他,待到他名聲敗壞,自身被殺,士人都爭著講他的壞處,真是可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