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 勝戰計 | 瞞天過海 | 圍魏救趙 | 借刀殺人 | 以逸待勞 | 趁火打劫 | 聲東擊西 |
第二套 敵戰計 | 無中生有 | 暗渡陳倉 | 隔岸觀火 | 笑里藏刀 | 李代桃僵 | 順手牽羊 |
第三套 攻戰計 | 打草驚蛇 | 借尸還魂 | 調虎離山 | 欲擒故縱 | 拋磚引玉 | 擒賊擒王 |
第四套 混戰計 | 釜底抽薪 | 混水摸魚 | 金蟬脫殼 | 關門捉賊 | 遠交近攻 | 假途伐虢 |
第五套 并戰計 | 偷梁換柱 | 指桑罵槐 | 假癡不顛 | 上屋抽梯 | 樹上開花 | 反客為主 |
第六套 敗戰計 | 美人計 | 空城計 | 反間計 | 苦肉計 | 連環計 | 走為上 |
第二十四計假途伐虢
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①。困,有言不信②。
①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假,借。句意為:處在我與敵兩個大國之中的小國,敵方若脅迫小國屈從于他時,我則要借機去援救,造成一種有利的軍事態勢。②困,有言不信:語出《易經·困》卦。困,卦名。本紛為異卦相疊(坎下兌上),上卦為兌為澤,為陰;下卦為坎為水,為陽。卦象表明,本該容納于澤中的水,現在離開澤而向下滲透,以致澤無水而受困,水離開澤流散無歸也自困,故卦名為“困”�!袄А�,困乏。卦辭:“困,有言不信�!币鉃�,處在困乏境地,難道不相信這計嗎?
此計運用此卦理,是說處在兩個大國中的小國,面臨著受人脅迫的境地時,我若說援救他,他在困頓中會不相信嗎?
古人按語說:假地用兵之舉,非巧言可誑,必其勢不受—方之脅從,則將受雙方之夾擊,如此境況之際,敵必迫之以威,我則誑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勢,彼將不能自陣,故不戰而滅之矣。如:晉侯假道于虞以伐虢(《左傳·僖公二年》),晉滅虢,虢公丑奔京師,師還,襲虞滅之(《左傳·僖公五年》)。
這條按語講了一種情況,說是處在夾縫中的小國.情況會很微妙。一方想用武力威逼他,一方卻用不侵犯它的利益來誘騙它,乘它心存僥幸之時,立即把力量滲透進去,控制它的局勢,所以,不需要打什么大仗就可以將它消滅。
其實,此計的關鍵在于“假道”。善于尋找“假道”的借口,善于隱蔽“假道”的真正意圖,突出奇兵,往往可以取勝。
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語出(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塑,假道于虞以滅虢�!�
處在敵我兩大國中間的小國,當受到敵方武力脅迫時,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態,把力量滲透進去。當然,對處在夾縫中的小國,只用甜言蜜語是不會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護”為名.迅速進軍,控制其局勢,使其喪失自主權。再乘機突然襲擊,就可輕而易舉地取得勝利。
春秋時期,晉國想吞并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系不錯。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一計。他說,要想攻占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議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屈產良馬和垂棘之壁,送給虞公。獻公哪里舍得?茍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嗎?獻公依計而行。虞公得到良馬美璧,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虞國大臣宮子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辦不得的。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一亡,唇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虞公卻說,交一個弱朋友去得罪一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很快就取得了勝利。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財產分了許多送給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晉軍大將里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扎在虞國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懷疑。幾天之后,晉獻公親率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不一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虞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里應外合強占了。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本書中曾講到劉璋開門揖盜,讓劉備入川,結果自己丟了老命。像劉備這樣用“假道伐虢”之計取勝的戰例,古代戰爭中還有不少。當然,所謂,假道”的方式,必須根據當時的情況靈活掌握。
東周初期,各諸侯國都乘機擴張勢力。楚文王時期,楚國勢力日益強大,漢江以東小國,紛紛向楚國稱臣納貢。當時有個小國叫蔡國,仗著和楚國聯姻,認為有個靠山,就不買楚國的帳,楚文王懷恨在心,一直在尋找滅蔡的時機。
蔡國和另一小國息國關系很好,蔡侯、息侯都是娶的陳國女人,經常往來。但是,有一次息候的夫人路過蔡國,蔡侯沒有以上賓之禮款待,氣得息侯夫人回國之后,大罵蔡侯,息侯對蔡侯有一肚子怨氣。
楚文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認為滅蔡的時機已到。他派人與息侯聯系,息侯想借刀殺人,向楚文王獻上一計:讓楚國假意罰息,他就向蔡侯求教,蔡侯肯定會發兵救息。這樣,楚、息合兵,蔡國必敗。楚文王一聽,何樂而不為?他立即調兵,假意攻息。蔡侯得到息國求援的請求,馬上發兵救息�?墒潜较窍�,息侯竟緊團城門,蔡侯急欲退兵,楚軍已借道息國,把蔡侯圍困起來,終于俘虜了蔡侯。
蔡侯被俘之后,痛恨息侯,對楚文王說:息侯的夫人息媯是一個絕代佳人。他這話是刺激好色的楚文王。楚文王擊敗蔡國之后,以巡視為名率兵到了息國都城。息侯親自迎接,設盛宴為楚王慶功。楚文王在宴會上,趁著酒興說:“我幫你擊敗了蔡國,你怎么不讓夫人敬我一杯酒呀?”息侯只得放夫人息媯出來向楚文王敬酒。楚文王一見息媯,果然天姿國色,馬上魂不附體,決定一定要據為己有。第二天,他舉行答謝宴會,早已布置好伏兵,席間將息侯綁架,輕而易舉地滅了息國。
息侯害人害已,他主動借道給楚國,讓楚國滅蔡,給自己報了私仇,卻不料,楚國竟不用一兵一卒,順手將自己消滅。
<< 上一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計 >>
更多有關三十六計 孫子兵法 中國古代經典名著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