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eeuec"></button>
  • <td id="eeuec"><button id="eeuec"></button></td>
    <td id="eeuec"><button id="eeuec"></button></td>
    <table id="eeuec"><td id="eeuec"></td></table>
  • <table id="eeuec"><li id="eeuec"></li></table>
  • <td id="eeuec"><button id="eeuec"></button></td>
  • <td id="eeuec"></td><table id="eeuec"></table><table id="eeuec"></table><td id="eeuec"></td>
  • <td id="eeuec"></td>
  • 闂備礁鎲¢懝鍓х矓閻戣棄绠熼柡灞诲劜閳锋捇鏌涘☉銏犱喊闁搞倧鎷� 缂傚倷鐒﹂崝鏍€冩径宀€鍗氶柣鏂垮悑閸庡秹鏌涢弴銊ヤ簽婵絽鐗撻幃褰掓倷閸欏妫ラ梺娲讳簼閹稿啿鐣烽悜钘壩╃憸宥呪枔閻樼粯鈷掗柛鎰╁妽閸も偓濡炪倖娲╅幏锟� 闂備線娼уΛ妤呮晝閵堝牄浜归柛鎾茬劍婵ジ鏌ら崜鎻掑幋闁稿鎸鹃埀顒婄秵娴滄繈鐓鍌滅<闁诡垎鍕淮濠碘剝褰冪€氼噣骞忛悩鍨鐎规洖娲ㄩ幉璺ㄧ磽閸屾氨澧涙俊鍙夊浮閹線鏁撻敓锟� 闂備礁銈搁。锕€顪冮幒鎳堆勫緞鐎n兘鏋栭柟鍏肩暘閸ㄥ搫鐣烽幎鑺ョ厱闁挎柨鎼俊鍧楁煕閵堝懘鍙勬慨濠傘偢瀹曘劑鏌囬敃鈧▓锟� 濠电偞鍨堕幖鈺呭矗閳ь剟鏌嶈閸撴瑩宕鐐叉辈閹兼番鍔屽Λ姗€鏌涢妷顔煎妞ゎ偄顦甸幃褰掑炊瑜滈悡鍏笺亜閿濆嫮鐭欐慨濠傛健瀹曢亶寮撮悩鍨暣闂佸搫顦遍崕鎴﹀箯閿燂拷 濠电偞鍨堕幖鈺呭矗閳ь剟鏌嶈閸撴瑩宕幎绛嬫晪闁靛繈鍊曞Λ姗€鏌涢妷顔荤敖婵″弶鎮傞弻娑樜旈崟顒冨悅缂備焦顨呴幊蹇撫缚椤忓牊鏅搁柨鐕傛嫹
    闂備線娼уΛ妤呮晝閵夈儻鑰块柣鎰劋閸ゅ秹鏌涘Δ鍐ㄥ壉婵☆垰鎳橀弻鐔兼憥閸屾艾鐝熼梺閫炲苯澧い鎴濇噹閿曘垽顢旈崱娆愶紡闂佺鍕垫畷妞ゎ偄顦甸幃褰掑炊闁垮顏� 婵犵數鍋炲ḿ娆撳床閼碱剝濮抽柧蹇e亞閳绘棃鏌曢崼婵嗩伀妞ゅ繐顭峰娲箵閹烘洖顏┑鐘亾妞ゅ繐妫涘Λ顖炴煕瑜庨〃鍡涳綖婢舵劖鍋i柛銉╂敱鐎氾拷 闂備線娼уΛ妤呮晝椤忓懐顩查柟顖嗗苯娈俊鐐差儏濞寸兘鎯€閸涘瓨鐓忛柛鈩冾殢閸庡繑绻濋埀顒勵敂閸℃瑦锛忛梺绉嗗嫷娈曟い顐㈩樀閹綊宕堕柨瀣伓 闂備礁鎼悧鎰垝妤e啫鍚规繝濠傚暔閳ь剚甯″畷銊╊敊閼恒儳鏋冮梻浣告惈閸婄ǹ煤椤撶偐鏋栭柨鐕傛嫹 2024濠电偞鍨堕幖鈺呭矗閳ь剟鏌嶈閸撴瑩宕埡鍐e亾闂堟稒婀伴柨娑欏姇椤粓鍩€椤掆偓鍗遍柛鏇ㄥ幗鐎氭岸鏌ㄩ悤鍌涘41闂備礁鎲$敮顏堝箯閿燂拷 濠电偞鍨堕幖鈺呭矗閳ь剟鏌嶈閸撴瑩宕幎绛嬫晪闁靛繈鍊曞Λ姗€鏌涢妷鎴濆暟閳ь剝宕电槐鎺楊敃閵堝洤绗¢梺娲讳簻濠€杈╂閹捐鍐€闁挎柨澧介幉顕€鏌℃径灞藉壋闁瑰嚖鎷�
     華語網 > 文言專題 > 文言文經典名著 > 正文

    春秋谷梁傳注疏·卷十四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會員上傳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表評論

    卷十四

      ◎成公起九年,盡十八年

    九年,春,王正月,杞伯來逆叔姬之喪以歸。傳曰:“夫無逆出妻之喪而為之也�!�

    [疏]傳“《傳》曰”至“為之也”。
      ○釋曰:《公羊》以為魯脅杞,使逆其喪�!蹲笫稀芬詾轸斎苏堉�,故杞伯來逆。此傳不說歸之所由,要叔姬免犯七出之愆,反歸父母之國,恩以絕矣。杞伯今復逆出妻之喪,而違禮傷教,言其不合為而為之,是以書而記之以見非。傳曰夫無逆出妻之喪為之,言其不合為而為之也。徐邈云:“為,猶葬也�!毖苑驘o逆出妻之喪,而葬理亦通矣。但范不訓“為”為葬也。

    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蒲,衛地。

    公至自會。

    二月,伯姬歸于宋。逆者非卿,故不書。

    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致敕戒之言於女。

    [疏]傳“夏季”至“致女”。
      ○釋曰:《公羊》以《春秋》“未有言致女者,此其言致女何?賢伯姬也”�!蹲笫稀窡o說,蓋以使卿則書,馀不書者,或不致,或不使卿也。此傳云詳其事,賢伯姬也,則與《公羊》意同耳。徐邈云:“宋公不親迎,故伯姬未順為夫婦,故父母使卿致伯姬,使成夫婦之禮,以其責小禮違大節,故傳曰:不與內稱,謂不稱夫人而稱女�!卑競鞣Q賢伯姬,而徐云責伯姬,是背傳而解之,故范以為謂致敕戒之言於女也。

    致者,不致者也。婦人在家制於父,既嫁制於夫。如宋致女,是以我盡之也。剌巳嫁而猶以父制盡之。不正,故不與內稱也。內稱,謂稱使。
      ○內稱,尺證反。

    [疏]注“內稱,謂稱使”。釋曰:案經內大夫出國,例言如,不言使,此季孫行父如宋,即是內稱,而云不與者,凡內卿出外,直言如某者即是使,又即是內稱。今行父稱君之命,以在家之道制出嫁之女,雖言如以為內稱,言致女是見其不與也。僖三年“公子友如齊蒞盟”,彼亦言如:又云蒞盟者,若直言如,則嫌是單聘,故更須言盟也。蒞盟既更須言盟也,蒞盟則致女亦須言之。云不與內稱者,蒞盟是禮,致女非禮,故不合言也。若然,傳曰逆者微,故致女詳其事,賢伯姬也。據傳文,似致女得正,而云不正,故不與內稱者,禮:諸侯親逆,則不須致女,今以宋逆者微,故致女,具傳解其致女之意也;云不正,故不與內稱也,其以在家之道制出嫁之女也。此傳之意,因解宋公不親逆,并見致女之不正。又云賢伯姬者,以上下文詳,皆云賢伯姬,則此云致女亦兼賢伯姬也。若其不為賢伯姬,則致女雖正,亦不書也。

    逆者微,故致女詳其事,賢伯姬也。

    晉人來媵。媵,淺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盡其事也。

    秋,七月,丙子,齊侯無野卒。

    晉人執鄭伯。

    晉欒書帥師伐鄭。不言戰,以鄭伯也。欒書以鄭伯伐鄭,君臣無戰道。為尊者諱恥,不使臣敵君,王師敗績于貿戎是也。
      ○為尊,于偽反,下及此傳注同。為賢者諱過,為齊桓諱滅項是也。
      ○滅項,乎講反。為親者諱疾。雍曰:“欒書以鄭伯伐鄭,不言戰是也�!编�,兄弟之國,故謂之親,君臣交兵,病莫大焉,故為之諱。

    [疏]“為親者諱疾”。
      ○釋曰:《春秋》諱有四事,一曰為尊者諱恥,二曰為魯諱敗,三曰為賢者諱過,四曰為同姓諱疾。此不言魯者,因親者諱疾,則又亦包魯可知,故不言也。圣人有作,親疏一也。今乃以同姓為別者,《春秋》之意因親疏,故仲尼書經,內外有別。既內外別,則親疏尊卑見矣。

    冬,十有一月,葬齊頃公。頃音傾。

    楚公子嬰齊帥師伐莒。庚申,莒潰。其日,莒雖夷狄,猶中國也。莒雖有夷狄之行,猶是中國。
      ○潰,戶內反。行,下孟反。大夫潰莒而之楚,是以知其上為事也。臣以叛君為事,明君臣無道。

    [疏]“大夫”至“事也”。
      ○釋曰:范《別例》云:“凡潰者有四,發傳有三�!辟宜哪辍安虧ⅰ�,傳曰:“潰之為言上下不相得也�!贝恕败鞚ⅰ�,傳曰:“大夫潰莒而之楚�!倍唠m同,是不相得,與君臣不和自潰散少異,故亦發傳。昭二十九年“鄆潰”,彼鄆是邑,與國殊,故重發傳;一解鄆不伐而自潰,與常例異,故重發之。文三年“沈潰”不發者,從例可知他。

    惡之,故謹而日之也。潰例月,甚之,故日。
      ○惡,烏路反。

    [疏]注“潰例”至“故日”。
      ○釋曰:傳上云猶中國也,故日;下文言惡之,故謹而日之也。若使莒非中國,雖惡不得曰也。以潰例月,為惡故日,是以云謹而日之。范知例月者,僖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云云“侵蔡。蔡潰”,文三年“春,王正月,叔孫得臣會晉人”云云“伐沈。沈潰”,是例月。今此莒帥眾民叛君從楚,故變文書日以見惡。

    楚人入鄆。

    [疏]“楚人入鄆”。
      ○釋曰:魯雖有鄆,此鄆非魯也,蓋從《左氏》為莒邑,人都以名通,故不系莒�;蛞詾檎言耆∴i,范云魯邑,此不系莒,則魯邑可知,理亦通也。

    秦人、白狄伐晉。

    鄭人圍許。

    城中城。城中城者,非外民也。譏公不務德政,恃城以自固,不德能衛其人民。

    [疏]“城中”至“民也”。
      ○釋曰:莊二十九年冬,“城諸及防”,傳曰:“可城也�!苯裨品峭饷褚舱�,凡城之志皆譏,就譏之中,閑隙之月少耳,故云可城,乃非全善之文。此亦冬城,嫌同而無譏,故發傳明之。舊解以為有難而脩城,則不譏之,若文十二年“季孫行父城諸及鄆”是也;此涉《左氏》之說。案《穀梁傳》凡城之志皆譏,安得有備難之事?若備難無譏,則經本不應書之,經既書之,明譏例同�;蛞詾椤俺侵T及防”是十一月,故傳發可城之文,今此城是十二月,故發外民之傳。雖同是譏,事有優劣,故發傳以異之。

    十年,春,衛侯之弟黑背帥師侵鄭。

    [疏]“衛侯”至“侵鄭”。
      ○釋曰:范答薄氏駮云:“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有賢行則書弟�!苯窈诒硶苷�,明亦有賢行故也。陳侯之弟黃,衛侯之弟專,秦伯之弟針,傳無賢行,所以皆云弟者,隱七年“齊侯使其弟年來聘”,傳曰:“其弟云者,以其來接於我,舉其貴者也�!笔墙游艺呃Q弟。襄二十年“陳侯之弟光出奔楚”,昭元年“秦伯之弟針出奔晉”,傳皆曰:“親而奔之,惡也�!毕宥吣辍靶l侯之弟專出奔晉”,傳云:“其曰弟何也?專有是信者�!比邿o罪,故稱弟以惡兄。襄三十年“天王殺其弟佞夫”,傳曰:“甚之也�!狈Q弟以惡王也。昭八年“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傳曰:“其弟亡者,親之也。親而殺之,惡也�!笔菒憾Q弟也。宣十七年“公弟叔肸卒”,傳曰:“其曰公弟叔肸,賢之也�!鼻f三十二年“公子牙卒”,無賢行而不稱弟,明稱弟皆賢也。自然黃專之非,直罪兄,必兼有賢行。叔肸以賢稱弟,傳有賢行明文,則黑背稱弟,自然亦有賢行。故范準例言之,稱弟之例有四意,齊侯之弟年來聘,鄭伯使其弟御來盟,為接我稱弟;衛侯之弟專,為罪兄稱弟;陳侯之弟招,惡之稱弟;叔肸及衛侯之弟黑背,為賢稱弟。是有四也。

    夏,四月,五卜郊。不從,乃不郊。夏四月,不時也。郊時極於二月。五卜,強也。乃者,亡乎人之辭也。強,其丈反。

    [疏]“亡乎人之辭也“。
      ○釋曰:重發傳者,嫌五卜與四卜異故也。

    五月,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伯伐鄭。

    齊人來媵。媵,伯姬也。異姓來媵,非禮。

    [疏]注“媵伯姬”至“非禮”。
      ○釋曰:何休以為異姓亦得媵,故鄭《箴膏盲》難之云:“天子云備百姓,博異氣,諸侯直云備酒漿,何得有異姓在其中?”是亦以異姓不合媵也。此媵不發傳者,上詳其事,見同姓之得禮,異姓非禮可知,故省文

    丙午,晉侯獳卒。獳,乃侯反。

    [疏]“晉侯獳卒”。
      ○釋曰:何休云:“不書葬,為殺大夫趙同等。范雖不解,或當魯不會也�!�

    秋,七月,公如晉。

    冬,十月。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晉。

    晉侯使郤犨來聘。

    已丑,及郤焠盟。郤焠,尺由反,《公羊》作“郤州”。

    [疏]“已丑,及郤焠盟”。釋曰:書日者,公親在,又非前定之盟故也。又不云公者,取舉國與之也。

    夏,季孫行父如晉。

    秋,叔孫僑如如齊。

    冬十月。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晉。周有入無出。鄭嗣曰:“王者無外,故無出也。宗廟宮室有定所,或即位失其常處,反常書入,內宗廟也。昭二十六年‘天王入于成周’是�!�
      ○處,昌慮反。其曰出,上下一見之也。鄭嗣曰:“上,謂僖二十四年‘天王出居于鄭’;下,謂今周公出奔,上下皆一見之�!�
      ○見,賢遍反。言其上下之道無以存也。上雖失之,下孰敢有之?今上下皆失之矣。上雖有不君之失,臣下莫敢效不臣之過。今復云周公之出,則上下皆自失矣。君而不君,臣而不臣,是無以存于世,言周之所以衰。
      ○復云,扶又反。

    [疏]“周有”至“失之矣”。
      ○釋曰:有入無出,注意直據天子,今不云王而云周者,以經雖無王臣入文,至於王臣出,亦是譏限,故言周以總之。范以王者出入之文俱有,故注直言王以當之。案僖二十四年傳云:“雖失天下,莫敢有也�!敝^王雖出鄭,不敢有之以為國也。此云上雖失之,下孰敢有之,謂上雖有不君之失,臣下誰敢於效為之。觀經立說,故二處不同也。今上下皆失之矣,謂王既書出居于鄭,今復云周公出奔晉,是上下皆有失也�!豆颉芬詾闀稣�,周公“自其私土而出也”;《左氏》以為書出者,已復之,“周公自出”。并與《穀梁》異也。

    夏,公會晉侯、衛侯于瑣澤�,崫�,某地。
      ○瑣,素果反。

    秋,晉人敗狄于交剛。交剛,某地。中國與夷狄不言,戰皆曰敗之。不使夷狄敵中國。夷狄不日。

    [疏]“夷狄不日”。
      ○釋曰:不於箕役發傳者,以再敗狄師甚之,故發於此。

    冬,十月。

    十有三年,春,晉侯使郤锜來乞師。锜,魚綺反。乞,重辭也。古之人重師,故以乞言之也。

    [疏]“乞師。乞,重辭也”。
      ○釋曰:重發傳者,公子遂內之始,此外之初,故發之也。古之人重師,故以乞言之也者,古人以師之為重,故以重辭言之。古者,舊以為穀梁子后代人遠者舉當時之事,亦以古言之;徐邈以為引古以剌今耳。

    三月,公如京師。公如京師不月,月,非如也。時實會晉伐秦,過京師也。公行出竟,有危則月,朝聘京師,理無危懼,故不月。
      ○過京師,音戈,下同。竟音境。朝聘,直遙反,下皆同。非如而曰如,不叛京師也。因其過朝,故正其文,若使本自往。

    [疏]“公如”至“師也”。
      ○釋曰:僖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會晉侯”云云,“盟于踐土”,“陳侯如會”,“公朝於王所”,彼日月并書�!肮谕跛�,雖文承“五月,癸丑”之下,彼之日月自為盟,不為朝也�!叭缮�,公朝于王所”,書日,此意取自不系月,猶諸侯不宗於天王,朝會無危,則例時。今公以伐秦過京師,非真朝,故書月以見意。

    夏,五月,公自京師,遂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言受命不敢叛周也。使若既朝王,而王命已使伐秦。叛周,謂專征伐。

    [疏]“言受”至“周也”。釋曰:“公子遂如京師,遂如晉”,傳云:“不叛天子�!贝宋闹匕l傳者,嫌君臣異例也。

    曹伯廬卒于師。廬,力吳反,又力魚反。傳曰:“閔之也。公大夫在師曰:“師在會曰:“會

    [疏]“曰閔”至“曰會”。
      ○釋曰:諸侯或從會,或從伐,皆閔其在外而死,故云卒于師于會也。卒于師,則此曹伯廬,襄十八年曹伯負芻是也;卒于會者,則定四年杞伯成卒于會是也。僖四年許男新臣亦卒於師,不言於師者,彼以內桓師,雖卒於外,以若在國然,故不書于師。然則大夫之卒,例所不書,而與公同例,云在師曰師,在會曰會者,舊解以為《春秋》緣大夫之心,則知書君之卒,於師則言師,於會則言會,非謂外大夫書卒于師。若然,傳當云大夫也,公不得云大夫,且經無其事,傳因類發列者,其數不少,即日食云外壤,饑云饉康之等是也。彼經無其事,傳得因類引之,此雖無經,何以為不得?又會大夫單伯之徒亦書會謂侯,若使卒於師,因當書之,但無卒于師卒于會者耳。故知公大夫在師曰師,謂公及大夫二者皆然也。徐邈之注,亦以為公及大夫所會諸侯在師言師,在會言會,明為舊解非也。

    秋,七月,公至自伐秦。

    冬,葬曹宣公。葬時,正也。

    [疏]“葬時,正也”。
      ○釋曰:嫌卒于師,失正葬,故重發之。葬正則是無危。不日卒者,蓋非嫡子為君故也。又僖四年注云:“新臣卒于楚,故不日耳�!眲t此不日者,或當為卒于秦故也。若然,襄二十六年“壬午,許男甯卒于楚”,注云:“許男卒于楚,則在外已顯矣。日卒,明其正�!岸⒉煌�,以無正文,二理俱通,故為兩解;或亦新臣非嫡子,不須兩解,理足可通耳。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徐邈曰:“傳稱‘莒雖夷狄猶中國也’,言莒本中國,末世衰弱,遂行夷禮。葬皆稱謚,而莒君無謚,謚以公配。而吳楚稱王,所以終《春秋》亦不得書葬�!�

    [疏]“莒子朱卒”。
      ○釋曰:莒子朱者,莒渠丘公。今不書葬者,莒行夷禮,則是失德。又葬須稱謚,莒夷無論,故不書葬也。不日卒者,何休云:“入《春秋》以來,至此始書卒,故略之不日�;虍敿刃幸亩Y,不得同中國,故不日;或當非正卒。無文可明之�!�

    夏,衛孫林父自晉歸于衛。

    秋,叔孫僑如如齊逆女。泰曰:“親迎例時,大夫逆,皆謹月以譏之。下云九月,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一事不二譏,故此可以不月也�!毙辍肮铀烊琮R逆女”,亦以時逆而月致,義與此同。
      ○親迎,魚敬反,傳同,本或作逆。

    [疏]注“宣元”至“此同”。釋曰:案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云,公子遂如齊逆女”,彼文承正月之下,即與此別。而云同者,彼雖文承正月之下,正月自為即位發文。非是為遂逆女。若逆女,既蒙上月,則不夫人至不須云月。案此比例,知彼亦當時也。

    鄭公子喜帥師伐許。

    九月,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大夫不以夫人,以夫人,非正也,剌不親迎也。僑如之挈,由上致之也。剌不,七賜反。挈,苦結反。

    [疏]“大夫”至“之也”。
      ○釋曰:“公子翚如齊逆女”,傳曰:“不言翚之來,何見于公也?”然則夫人見於君,宜言以夫人至。而曰非正者,逆女,親者也,使大夫,非正也,非正而以夫人至,故剌之。彼以先接於公,故無至文。此使大夫有譏,則翚之被責,居然顯矣。不發於宣公逆女,於此發之者,宣公以喪娶,故略夫人而不氏,一事不二譏,故省其文。成公非喪娶而不親迎,嫌其無罪,故傳明之。莊公親逆,傳亦譏之者,以娶讎人之女而事宗廟故也。由上致之者,宣元年注云:“上謂宣公,則謂成公也�!�

    冬,十月,庚寅,衛侯臧卒。臧,子郎反。

    秦伯卒。

    [疏]“秦伯卒”。
      ○釋曰:《世本》及《左氏》是秦桓公也。

    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衛定公。

    三月,乙巳,仲嬰齊卒。此公孫也。其曰仲,何也?此蓋仲遂之子,據實公孫。子由父疏之也。雍曰:“父有弒君之罪,故不得言公子,父不言公子,則子不得稱公孫,是是疏之罪由父故�!�

    [疏]“子由父疏之也”。
      ○釋曰:宣十八年,“公孫歸父如晉”,歸父亦襄仲之子,何以不疏者?卒則身之終。今嬰齊之卒,當繼於父,父既被疏,故子亦當略。歸父則奉命出使使奔之,故具名氏以恩錄也。歸父還不氏者,以明由上也�!豆颉芬詾橹賸臊R何以不稱公孫,以歸父既是兄,公孫嬰齊為歸父后,為人后者則為之子,故不稱公孫,與《穀梁》異。

    癸丑,公會晉侯、衛侯、鄭伯、曹伯、宋世子成、齊國佐、邾人同盟于戚。

    晉侯執曹伯,歸于京師。以晉侯而斥執曹伯,惡晉侯也。僖二十八年,“晉人執衛侯,歸之于京師”,此伯討之文也。今以侯執伯,明執之不以其罪。
      ○惡晉,烏路反。

    [疏]“斥執曹伯”。
      ○釋曰:重發者,此執歸于京師,嫌晉之無罪,故明之。
      ○注“僖二十”至“其罪”。
      ○釋曰:衛侯有罪,故稱人言執,又歸之京師,令天子決之,是伯討之文也。又且此傳云,“以晉侯而斥執曹伯,惡晉侯也”,稱侯以執為惡,明稱人以執是伯討也。若然,定元年“晉人執宋仲幾”,傳曰:“此大夫,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為微之?不正其執人於尊者之所也,不與大失之得伯討也�!北擞址Q人非伯討者,彼仲幾雖則逆命,當歸於王之有司。今晉大夫執人於尊者之側,故地于京師以見尊,稱人以見微,是不與大夫之伯討也。伯討宜施諸侯,大夫則不得也�!蹲笫稀芬詾椴懿畾⒋笞佣粤�,《公羊》之意,曹伯篡喜時,據三傳之文則是有罪。范云不以其罪者,范以曹伯言執,云惡晉侯,曹伯之入,云歸為善。據此二文言之,明執之不以其罪,不得以《公羊》、《左氏》為難。

    不言“之”,急辭也,斷在晉侯也。明晉之私。
      ○斷在,丁亂反。

    公至自會。

    夏,六月,宋公固卒。

    楚子伐鄭。

    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月卒日葬,非葬者也。宋共公正立,卒當書日,葬無甚危,則當錄月,今反常違例,故知不葬者也。然則共公之不宜書葬,昏亂故。
      ○共音恭。

    [疏]注“宋共”至“亂故”。
      ○釋曰:葬書時,正也。注不以時決而以月決之者,以葬書時最為正,書月有故,書日危不得葬,今共公月猶不得,明不葬可知,故不以時決之。然共公失德,所以不全去葬文者,為伯姬書葬,故不得不存共公之葬。但書日以素失德,且不全去葬文,嫌是魯之不會,無以明其失德也。

    此其言葬,何也?以其葬共姬,不可不葬共公也。葬共姬,則其不可不葬共公,何也?夫人之義不逾君也,為賢者崇也。賢崇伯姬,故書共公葬。
      ○為,于偽反。

    宋華元出奔晉。

    宋華元自晉歸于宋。

    宋殺其大夫山。

    [疏]“宋殺其大夫”。
      ○釋曰:《左氏》以為背其族,何休注《公羊》以為譖華元,貶之,《穀梁》無說,不知所從。

    宋魚石出奔楚。

    冬,十有一月,叔孫僑如會晉士燮、齊高無咎、宋華元、衛孫林父、鄭公子、邾人,會吳于鍾離。會又會,外之也。兩書會,殊外夷狄。
      ○無咎,其九反。音秋。

    [疏]“會又會,外之也”。
      ○釋曰:重發傳者,攢函,表中國之辭,鍾離,明內外之稱,故兩發之。

    許遷于葉。遷者,猶得其國家以往者也。其地,許復見也。葉,始涉反。覆,扶又反。見也,賢遍反。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斗Y梁傳》曰:雨木冰者,木介甲胄,兵之象。
      ○雨如字,或干付反,非也。介音界。胄,直又反。

    [疏]“雨木冰”。
      ○釋曰:劉向云:“冰者陰之盛,木者少陽,卿大夫之象�!贝耸侨藢⒂泻�,則陰氣脅木,木先寒,得雨而冰也。是時叔孫僑如出奔,公子偃誅死。一曰時晉執季孫行父,執公,此執辱之異也。徐邈云:“五行以木為介,介,甲也。木者少陽之精,幼君大臣之象。冰者兵之象。今冰脅木,君臣將見執之異。根枝折者,象禍害速至也�!被蛟荒颈四窘�,介者甲也,兵之象也。是歲有鄢陵之戰,楚子傷目而敗。注云兵之象,則或說是也。

    雨而木冰也。雨著木成冰。
      ○著,直略反。志異也。傳曰:“根枝折�!毕�,四月,辛未,滕子卒。

    [疏]“滕子卒”。
      ○釋曰:《左氏》滕文公。

    鄭公孫喜帥師侵宋。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晉侯使欒黡來乞師。將與鄭楚戰。
      ○壓,於斬反。

    甲午,晦,晉侯及楚子、鄭伯戰于鄢陵,鄢陵,鄭地。
      ○鄢音偃,又於建反。楚子、鄭師敗績。日事,遇晦曰晦。四體偏斷曰敗,此其敗則目也。此言敗者,目傷故。

    [疏]“日事,遇晦曰晦”。
      ○釋曰:僖十五年“己卯,晦,震夷伯之廟”,傳曰:“晦,冥也�!眲t晦非常文。而云遇晦者,舊解以為僖十五年傳曰:“晦,冥也�!闭�,謂月光盡而夜闇,不謂非晦日也;今以為震夷伯之廟云晦者,如《公羊》書日為冥。自馀稱晦者,是月盡日也。既云日事遇晦,何以日食不書晦者?日食既言日,雖不言晦,可以知省文也。必知不如《公羊》以盡為晦冥者,上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此甲午是二十九日晦,以日月相當,知非畫日為冥也。
      ○“敗則目也”。
      ○釋曰:手足偏斷,尚謂之敗。目在首,重於手足,故亦為敗也。傳譏在諸侯也�!�

    楚不言師,君重於師也。

    楚殺其大夫公子側。

    秋,公會晉侯、齊侯、衛侯、宋華元、邾人于沙隨,不見公。沙隨,宋地。不見公者,可以見公也�?梢砸姽灰姽�,譏在諸侯也。

    [疏]“譏在諸侯也”。
      ○釋曰:不見公者,是晉侯之意,諸侯既無解釋之者,即是同不與公相見,故以諸侯總之。

    公至自會。

    公會尹子、晉侯、齊國佐、邾人伐鄭。尹子,王卿士,子爵。

    曹伯歸自京師。不言所歸,歸之善者也。出入不名,以為不失其國也。歸為善,謂直言歸而不言其國,即曹伯歸自京師,不言于曹是。自某歸次之。若蔡季自陳歸于蔡,衛侯鄭自楚復歸于衛是。

    [疏]“出入不名”。
      ○釋曰:凡諸侯有罪失國,出書名者,即昭三年“北燕伯款出奔齊”是也;入書名,即僖二十八年衛侯鄭、曹伯襄是也。今曹伯被執,以其無罪,故出入不名,見其不失國也。傳詳發于此者,以歸文與常例異,故分別之。

    九月,晉人執季孫行父,舍之于苕丘。行父,魯執政卿,其身執則危及國,故謹而月之,錄所憂也。苕丘,晉地。
      ○苕音條。

    [疏]注“行父”至“晉地”。
      ○釋曰:昭十三年“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公不與盟”,“晉人執季孫意如以歸”。二十三年“春,正月,叔孫婼如晉。癸丑,叔鞅卒。晉人執我行人叔孫婼”。彼二文皆承月下,即蒙上月文,何為此注獨為謹而月之者?意如之執,文承八月之下,彼月自為盟而發,不為執意如也。婼之執雖文承正月之下,彼月自為叔鞅而言,亦不是為婼而發。故襄十八年“晉人執衛行人石買”,莊十七年“齊人執鄭詹”,皆不月也。此九月之下,更無他事,指言晉人執季孫,故知為危,謹而月之也。一解行父書月以見危,則意如及婼亦是危也。

    執者不舍據昭二十三年“晉人執我行人叔孫婼”不言舍。
      ○孫婼,丑略反。而舍,公所也。今言舍者,以公在苕丘故也。公在苕丘而言舍者,明不得致也。若既不致,復不言舍,則無以見其舍。
      ○復,扶又反,下同。以見,賢遍反,下“見公”同。執者致,據昭二十四年“婼至自晉”。而不致,公在也。在,在苕丘也。見舍于苕丘,還國則與公俱。不得致者,重在公。何其執而辭也?問何故書執季孫行父而言舍之,復不致之辭邪?猶存公也。時行父雖為晉所執,猶欲存公之所在,故不致行父,又言舍之,皆所以見公在苕丘。存意公亦存焉?問存舍之不致之意,便可知公所在乎?公存也。但存此二事,即知公在苕丘。

    [疏]“執者”至“存也”。
      ○釋曰:經稱執季孫行父舍之苕丘,故傳稱執者不舍,是據叔孫婼而發問也�!岸�,公所也”者,謂言所舍故也。公所者,即苕丘是也。執致者,謂昭二十四年“婼至自晉”是也�!岸恢�,公在也”者,謂今季孫歸而不書至者,公在故也;以其與公同歸,重在公,故不致也。何其執而辭也,謂問經意何其書執不以致為辭也。猶存公也,謂為晉所執,心欲存公所在,故不致行父,又言舍之也。存意公亦存焉,謂又問經意,直存舍之不致之意,則便可知公所在乎?公存也者,答上問意,但存此二事,即知公在也。公存者,謂在苕丘也。舊解注言二事,舍是一事也,於苕丘是二事,今以為乘上注意,則二事者,謂舍於苕丘及不致焉二事。

    冬,十月,乙亥,叔孫僑如出奔齊。徐邈曰:“案襄二十三年‘臧孫紇出奔齊’,傳曰:‘其日,正臧紇之出也�!Y:大夫去君,掃其宗廟,不絕其祀。身雖出奔,而君遇之不失正,故詳而已之,明有恩義也�!�
      ○紇,根發反。

    [疏]注“徐邈”至“義也”。
      ○釋曰:僑如為君遇之,不失所,書日;臧紇則正其有罪而書日。二者不同,范引之者,欲明二者不異。臧孫云“正其有罪”,亦兼為君遇之不失所書日,僑如言君有恩而書日,亦兼正其罪可知,是互以相包,故引之。

    十有二月,乙丑,季孫行父及晉郤焠盟于扈。

    公至自會。無二事,會則致會,伐則致伐。上無會事,當言至自伐鄭,而言至自會,甯所未詳。鄭君曰:“伐而致會,於伐事不成�!�

    乙酉,剌公子偃。大夫日卒,正也。先剌后名,殺無罪也。僖二十八年,“公子買戍衛,不卒戍,剌之”,是有罪者,以先列其罪。
      ○剌,七則反,傳同:《爾雅》云:“殺也�!笔�,式喻反。

    [疏]“剌公子偃”。
      ○釋曰:徐邈云:“偃為僑如所譖,故云無罪�!薄蹲笫稀吩疲骸盀榻纤��!倍呶粗胧�。

    十有七年,春,衛北宮括帥師侵鄭。

    夏,公會尹子、單子、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伯、邾人伐鄭。單子音善。

    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铝�,鄭地。
      ○柯音歌�?铝曛�,謀復伐鄭也。復,扶又反。

    秋,公至自會。不曰至自伐鄭也,公不周乎伐鄭也。周,信也。公逼諸侯為此盟爾,意不欲更伐鄭。何以知公之不周乎伐鄭?以其以會致也。何以知其盟復伐鄭也?以其后會之人盡盟者也。后會,謂冬公會單子等是。不周乎伐鄭,則何為日也?據無伐鄭意而強盟,盟不由忠,不當日也。
      ○而強,其丈反。言公之不背柯陵之盟也。舍已從人,遂伐鄭。

    [疏]“不曰”至“盟也”。
      ○釋曰:定四年,諸侯侵楚,“盟于皋鼬”,言“公至自會”者,經之常也。今傳起違例之問者,定四年楚弱,而為諸侯所侵,侵訖而盟,故以盟為大事,故云“至自會”。鄭自柯陵戰后,不助中國,二年之間,三度興兵,以伐為重盟為輕,故決其不以伐鄭致,僖四年傳云:“大伐楚也�!辈灰詴露苑ブ�,是其事也。案后會齊侯不出,而云后會之人盡盟者也,以今時身在,后遣大夫從師,故亦得云后會之人盡盟。

    齊高無咎出奔莒。

    九月,辛丑,用郊。夏之始可以承春。以秋之末承春之始,蓋不可矣。郊,春事也。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從”,傳曰:“四月,不時�!苯裱钥烧�,方明秋末之不可,故以是為猶可也。九月用郊,用者,不宜用也。宮室不設,不可以祭。衣服不脩,不可以祭。車馬器械不備,不可以祭。有司一人不備其職,不可以祭。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其美也,非享味也。

    [疏]“宮室”至“味也”。
      ○釋曰:論用郊而陳宮室者,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祭之盛者,莫大於郊。傳意欲見嚴父然后至其天,家國備然后然享,故具說宮室、祭服、車馬、官司之等,明神非徒享味而已,何得九月始用郊乎?徐邈云:“宮室謂郊之齊宮,衣服、車馬亦謂郊之所用,言一事闕,則不可祭�!焙蔚镁旁掠媒�,理不通也。

    晉侯使荀罃來乞師。將伐鄭。
      ○荀罃,烏耕反。

    [疏]“管侯”至“乞師”。
      ○釋曰:范別例云:“乞師例有三�!比卟会�,從例可知也。乞例六者,乞師五,乞盟一,并之為六。乞師五者,公子遂、晉郤锜、欒黡、荀罃、士魴是也。乞盟一者,鄭伯是也。

    冬,公會單子、晉侯、宋公、衛侯、曹伯、齊人、邾人伐鄭。言公不背柯陵之盟也。

    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鄭。

    壬申,公孫嬰齊卒于貍蜃。貍蜃,魯地也。
      ○貍蜃,上力之反,下時軫反。十一月無壬申,壬申,乃十月也。致公而后錄,臣子之義也。嬰齊實以十月壬申日卒,而公以十一月還,先致公而后錄其卒,故壬申在十一月下也。嬰齊從公伐鄭,致公然后伐鄭之事畢,須公事畢,然后書臣卒,先君后臣之義也。其地,未逾竟也。竟音境。

    [疏]“致公”至“竟也”。
      ○釋曰:《公羊》之意,以為臣待君命,然后卒大夫,此云致公而后錄其卒,是與《公羊》異。杜預解《左氏》,以為日誤,又與二傳不同也。

    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邾子玃且卒。玃,俱縳及。且,子馀反。

    [疏]“邾子玃且卒”。
      ○釋曰:《世本》邾定公也。

    晉殺其大夫郤锜、郤焠、郤至。自禍於是起矣。厲公見殺之禍。
      ○殺之,如字,又音試。

    楚人滅舒庸。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晉殺其大夫胥童。
      ○庚申,晉弒其君州蒲。稱國以弒其君,君惡甚矣。

    [疏]“君惡甚矣”。
      ○釋曰:於此發傳者,以州蒲二年之間殺四大夫,故於此發惡例也。

    齊殺其大夫國佐。

    公如晉。

    夏,楚子、鄭伯伐宋。

    宋魚石復人于彭城。彭城,宋邑。魚石十五年奔楚,經稱復入者,明前奔時,入彭城以叛也,今楚取彭城以封魚石,故言復入。

    [疏]注“彭城”至“復入”。
      ○釋曰:晉欒盈亦書復入者,以欒盈先入曲沃,后復入晉,故亦云復入也。后入曲沃,不云復入者,兵敗奔曲沃,即既前文巳云復入于晉,故直云入曲沃。舊解以為初入國都,后入曲沃,言復入。若然,何不云復入曲沃,而云復入于晉?

    公至自晉。

    晉侯使士匄來聘。匄本又作丐,音蓋。

    秋,杞伯來朝。朝,直遙反,下同。

    八月,邾子來朝。

    筑鹿囿。筑墻為鹿地之苑。
      ○囿音又。

    [疏]“筑鹿囿”。
      ○釋曰:范知非為鹿筑囿,而以鹿為地名者,案郎囿既是地名,則此鹿亦當是地名,徐邈、何休皆云地名。天子囿方十里,伯方七里,子男方五里。言魯先有囿,今復筑之,故書以示譏。則郎及蛇泉,亦是譏也。案《毛詩傳》云:“囿者,天子百里,諸侯三十里�!迸c徐、何二說別者,《詩傳》蓋據孟子稱“文王囿七十里,寡人三十里”,故約之為天子,諸侯三十里耳。未審徐、何二家據何為說也。

    筑不志,此其志何也?山林藪澤之利,所以與民共也,虞之,非正也。藪,素口反。

    巳丑,公薨于路寢。路寢,正也。男子不絕婦人之手,以齊終也。齊如字,又側皆反。

    冬,楚人、鄭人侵宋。

    晉侯使士魴來乞師。魴音房。

    十有二月,仲孫蔑會晉侯、宋公、衛侯、邾子、齊崔杼,同盟于虛朾。虛朾,某地。
      ○杼,直呂反。虛,丘魚反。朾,丑丁反。

    [疏]“同盟”于“虛朾”。
      ○釋曰:此虛朾之盟不日者,何休云,公薨,喪,盟略之,故不日。事或然也。

    丁未,葬我君成公。

    十三經注疏目錄】  【上一頁】  【谷梁傳注疏目錄】  【下一頁

    闂備胶枪缁诲牓宕濈仦鐭懓螖娴h 鏋栧銈嗘尨濡狙囧磻閹捐绀冩い鎾楀啯顓鹃梻浣告惈閸婄ǹ煤閳哄懏鍎婃い鏍仜绾偓闂佽法鍣﹂幏锟�闂備礁鎲$敮鎺懳涘☉姘仏妞ゆ劏鎳h瀹曞爼鍩¢崘鈹夸虎
    闂備礁鎲¢〃鍛潩閿曞偆鏁嬮柕蹇嬪灮绾鹃箖鏌熺€涙ḿ鐭岄柣鐔叉櫆缁绘稒寰勯崼婵嗩潊濡炪倖娲忛崹钘夘嚕椤掑嫬鐐婄憸婊堝礉閸涱厸妲堥柡鍐╂尰鐎氾拷19婵°倗濮烽崑鐘诲箵椤忓棙顫曢柟鐑樻⒐鐎氭岸姊洪崹顕呭剱闁哄棭浜弻锕€螣閾忓湱顔夐梺鎼炲妽缁秶绮嬮幒妤婃晞濠㈣泛鎽滈棄宥夋⒑缁嬭法绠扮紒澶嬫尦婵$敻骞嬮敂钘夋畯闂佸搫鍟幐鍓у閿燂拷
    請你點此糾錯或發表評論 文章錄入:zyling714    責任編輯:Gaoge 
    隨機推薦
    欧洲乱码伦视频免费国产|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精品视频|色综合天天天天综合狠狠爱|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3d
    <button id="eeuec"></button>
  • <td id="eeuec"><button id="eeuec"></button></td>
    <td id="eeuec"><button id="eeuec"></button></td>
    <table id="eeuec"><td id="eeuec"></td></table>
  • <table id="eeuec"><li id="eeuec"></li></table>
  • <td id="eeuec"><button id="eeuec"></button></td>
  • <td id="eeuec"></td><table id="eeuec"></table><table id="eeuec"></table><td id="eeuec"></td>
  • <td id="eeuec"></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