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一:
16.B (過:責備)(3分)
17.B (而:卻,連詞)(3分)
18.既來之,則安之 分崩離析 禍起蕭墻 大動干戈(寫出其中的兩個即可得4分)
19.君子厭惡那些不肯說(自己)想要那樣而偏要找借口的人。(3分)
20.反對武力征伐,提倡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張。(3分)
參考答案二:
(1)D (3分)
(2)(3分)孔子尤其不能容忍他的學生在原則問題上的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態度,因而又從品德和政治原則這個更高的層次上對兩個學生進行了更加尖銳的批評。全文表現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見地�?鬃涌创┝思臼嫌懛ヮ咊Р皇侵饕康�,主要目的是削弱魯國國君的實力,最終篡奪魯國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