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仙倫《題張仲隆快目樓壁》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原文】:
題張仲隆快目樓壁
(南宋)劉仙倫
天上張公百尺樓,眼高四海氣橫秋。
只愁笑語驚閶闔①,不管欄桿犯斗牛。
遠水拍天迷釣艇,西風萬里入貂裘。
面前不著②淮山③礙,望到中原天盡頭。
【注釋】:
①閶闔:天門,天宮。②不著:不受。③淮山,淮河南岸的山,宋金以淮河為界。
斗牛,天上星斗中的斗宿和牛宿。
【翻譯】:張公登上似是通天的高樓,眼睛望的高,看向四海處感覺氣勢恢宏。只是怕笑聲驚擾了天宮,樓的欄桿直沖霄漢。只見水天相連,驚濤拍天,一葉釣艇,若隱若現,但覺秋風萬里,直透貂裘,侵入肌骨。前面不用受到淮南小山的視覺阻礙,一眼望到了中原得天盡頭。
【賞析】:
這是一首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佳作。
詩的前兩聯化用李白“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和黃庭堅“老來忠義氣橫秋”,極寫快目樓之高令人為之驚嘆,為后面登樓興嘆蓄勢。頸聯從視覺和觸覺兩個方面進一步寫快目樓之高峻,只見水天相連,驚濤拍天,一葉釣艇,若隱若現,以遠景襯托樓高;但覺秋風萬里,直透貂裘,侵入肌骨,以颶風襯托樓高,到此勢已蓄足。尾聯陡轉,詩人既已登上“犯斗�!钡目炷繕�,且“眼高四�!�,“欲窮千里目”,那區區之淮南小山是不可能“遮望眼”的。天盡頭都看得到,更何況是中原地區�!爸性蓖麣馊缟健�,其中的萬千感慨,盡在一“望”之中。陸游是這樣,辛棄疾是這樣,陳亮是這樣,劉過是這樣,劉仙倫也是這樣,行文到此,嘎然而止,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
【閱讀訓練】:
(1).頸聯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2.本詩題為“快目”,作者真的“快目”嗎?請結合尾聯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1)夸張,歡聲笑語驚動天宮,樓的欄桿直沖霄漢。突出了高峻雄偉的快目樓使人心曠神怡(快目)的特點。
(2)虛實結合。實寫登樓人的笑語、快目樓的欄桿,虛寫天宮和斗牛的情境,虛實結合,擴大了意境,激發了想象。
2.并非真的“快耳”。尾聯寫作者登上高樓,淮山不再是障礙,中原失地盡收眼底。(2分)從而引發了作者國土淪喪之悲和收復故土之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