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金陵曉發》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原文】:
金陵曉發
【清】姚鼐
湖海茫茫曉未分,風煙漠漠棹還聞。
連宵雪壓橫江水,半壁山騰建業云。
春氣臥龍將跋浪,寒天斷雁不成群。
乘潮鼓楫離淮口,擊劍悲歌下海濆。
【注釋】: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祖籍在今樅陽縣義津鎮姚王集,其十世祖姚之蘭遷居桐城城里。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派三祖”。
【翻譯】:湖海茫茫的看不清,漠漠的風煙還聽得到棹聲。通宵下的大雪傾壓橫江水,在高峰的半山腰騰起云海。春天的氣息如臥龍般將要跋起浪濤,寒冷的天空下大雁斷斷續續的飛過。乘風破浪鼓起船楫離淮口越來越遠,舞起佩劍唱響悲歌下海濆。
【賞析】:首聯以概括之筆寫曉發時的情景,闊大而凄迷的境界,透露著詩人深沉而略帶幾分迷茫的心境。頷聯暗示此行的起點金陵和將要經過的橫江,所取雪壓江水和山壁騰云之景,一靜一動,高下相襯,剛柔相濟,審美效果極佳。頸聯寫冬末春初的季節特征,臥龍跋浪的雄奇意象,與斷雁失群的孤寒之境形成張力,反映詩人內心矛盾。尾聯則從這種矛盾的困擾中解脫出來,乘潮鼓楫,擊劍悲歌,激昂慷慨,體現了詩人將以積極的態度面向未來。全詩以寫景為主,而主觀情感深寓其中,是一首以景寫情的佳作。
【閱讀訓練】:
(1)本詩的一、二聯寫了哪些景象?有何特點?簡要回答。(5分)
(2)有人認為這首詩情感昂揚,有人認為感情低沉,你認為是哪種情感?請聯系詩歌本身加以分析說明。(6分)
【參考答案】:
(1)湖海、風煙、棹聲、宵雪、山峰、云霧。(3分)意境闊大雄渾、遼闊深遠。(2分)
(2)【示例一】情感低沉。景物描寫透露出孤寂之感,湖海茫茫,風煙漠漠、寒天斷燕。最后一句擊劍悲歌直抒胸臆,表現了作者內心的悲慨,對兇吉未卜的前程的擔憂。(6分)
【示例二】情感昂揚。景物描寫雖然有靜穆平柔的一面,但主要表現的還是一種陽剛之美,氣勢浩瀚,無論是湖海、風煙還是連宵雪、半壁山,讓人感到的都是自然的雄偉,這剛好是作者內心昂揚情感的折射。詩中雖然有低沉的慨嘆,但最后作者還是義無反顧,決然鼓楫出發了,情感漲之高潮,充分體現了陽剛之美。(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