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隋宮》原詩、注釋、翻譯、賞析、閱讀訓練附答案
【原文】:
隋宮
李商隱
紫泉①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②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③,錦帆應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無螢火④,終古垂楊⑤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⑥?
【注釋】:
①紫泉:長安的一條水,此代指長安。②蕪城:即廣陵(今揚州)。③日角:帝王相,此喻指李淵。④古人以為螢火蟲是腐草變化出來的�!端鍟�•煬紀》:“大業十二年,上于景華宮征求螢火,得數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巖谷�!雹荽箺睿核鍩坶_運河,詔民獻柳一株,賞絹一匹,堤岸遍布楊柳。⑥《隋遺錄》卷上載,煬帝在江都曾夢見和前朝皇帝陳叔寶(為隋所滅)相遇,暢飲甚歡,席間曾請陳的寵妃張麗華表演《玉樹后庭花》舞蹈。
【翻譯】:
長安城聞名的隋宮,在煙霞中鎖閉;卻想把遙遠的揚州,作為帝業基地。
若不因天命,玉璽歸龍鳳之姿李淵;隋煬帝的錦緞龍舟,早該駛遍天際。
如今腐草中,螢火蟲早就絕了蹤跡;隋堤上的楊柳枝,唯有暮鴉的聒啼。
斷帝荒淫而亡國,黃泉若遇陳后主,豈敢把亡國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
【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詩。題目“隋宮”,指的是隋煬帝楊廣在江都營建的行宮江都宮、顯福宮和臨江宮等。此詩批判了歷史上荒淫無度,窮奢極欲的君王,對他們的亡國行徑給予了嘲諷。全詩借古喻今,內容深刻,手法巧妙,風趣而又有力。
這也是一首詠史吊古詩,內容雖是歌詠隋宮,其實乃諷刺煬帝的荒淫亡國。
首聯點題,寫長安宮殿空鎖煙霞之中,隋煬帝卻一味貪圖享受,欲取江都作為帝家。頷聯卻不寫江都作帝家之事,而蕩開一筆,寫假如不是因為皇帝玉璽落到了李淵的手中,煬帝是不會以游江都為滿足,龍舟可能游遍天下的。頸聯寫了煬帝的兩個逸游的事實。一是他曾在洛陽景華宮征求螢火數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巖谷”;在江都也修了“放螢院”,放螢取樂。一是開運河,詔民獻柳一株,賞絹一匹,堤岸遍布楊柳。作者巧妙地用了“于今無”和“終古有”,暗示螢火蟲“當日有”,暮鴉“昔時無”,渲染了亡國后凄涼景象。尾聯活用楊廣與陳叔寶夢中相遇的典故,以假設反詰的語氣,揭示了荒淫亡國的主題。陳是歷史上以荒淫亡國而著稱的君主。他降隋后,與太子楊廣很熟。后來楊廣游江都時,夢中與死去的陳叔寶及其寵妃張麗華相遇,請張舞了一曲《玉樹后庭花》。此曲是了陳所為,是反映宮廷生活的淫靡,被后人斥為“亡國之音”。詩人在這里提到它,其用意是指煬帝重蹈陳后主覆轍,結果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全詩采用比興手法,寫得靈活含蓄,色彩鮮明,音節鏗鏘。
【閱讀訓練】:
(1)頸聯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什么?請簡要分析。(3分)
(2)請簡要分析尾聯所蘊含的思想感情。(3分)
【參考答案】
(1)今昔對比。把隋煬帝放螢夜游山谷、開鑿運河南游的繁奢與隋亡國后的凄涼進行對比,表達了今昔盛衰之慨。(3分)
(2)尾聯以反詰的語氣假設,諷刺了隋煬帝重蹈陳后主覆轍,直指荒淫亡國的主題,并含蓄地表達了對當朝統治者腐敗行為的批判。(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