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閱讀與訓練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這是一首___________詩,表現了詩人__________之情。
2、解釋下列字詞:
盡: 大荒: 仍: 海樓:
3、說說下列兩句詩的含義: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4、詩的前兩句交代了哪些內容?
5、下列說法不妥的一句是( �。�
A、⑶⑷句寫了山和水。
B、⑸⑹句中,一“月”一“云”,一“天鏡”一“海樓”,寫在白天和黑夜兩個時間欣賞到的江面上的獨特奇觀。
C、這首詩想象瑰麗,意境幽遠。
D、題目中的“送別”意思是指荊門送自己離別蜀中之地。
6、詩的末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7、這首詩的作者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創作了許多佳作,請你寫出他另外的詩一首(含題目):
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首聯交代了作者出游出發的地點是荊門,到達的地點是楚國。
B、頷聯形象地描繪了渡過荊門后長江兩岸特有的景色和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
C、頸聯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江面平靜時的夜景和白天云彩興起變幻的無窮奇景。
D、尾聯點題,面對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鄉之情。
9、“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烘托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編者按:本文答案散佚,歡迎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