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吳武陵傳》“吳武陵,信州人”原文及翻譯
吳武陵,信州人。元和初,擢進士第�;次鲄巧訇柭勂洳�,遣客鄭平邀之,將待以賓友,武陵不答。 吳武陵,是信州人。元和初年,考中進士�;次鲄巧訇柭犝f了他的才華,派門客鄭平邀請他,想以賓客友人之禮相待,吳武陵不做回應。
長慶初,竇易直以戶部侍郎判度支①,表武陵主鹽北邊。易直以不職,薄其遇。會表置和糴②貯備使,擇郎中為之。武陵諫曰:“今緣邊膏壤,鞠為榛杞,父母妻子不相活。前在朔方,度支米價四十,而無逾月積,皆先取商人,而后求牒還都受錢。脫有寇薄城,不三旬便當餓死,何所取財而云和糴哉?天下不治,病權不歸有司也。鹽鐵、度支一戶部郎事,今三分其務,吏萬員,財賦日蹙。誠欲邊隅完實,獨募浮民,徙罪人,發沃土,何必加使而增吏也?”易直不納。
長慶初年,竇易直以戶部侍郎分管財政開支,上表由吳武陵主持北邊鹽務。竇易直認為他不稱職,消減了他的待遇。后遇上竇易直上表奏請設置和糴貯備使一職,要選擇郎中來擔任。吳武陵進諫說:\"如今邊疆都是沃土,卻長滿了雜木,父母妻子都沒法養活。我之前在北方,掌管米價為四十(單位不清楚),沒辦法有超過一個月的存糧,都是先從商人那里拿米,然后再請求按帳目回京都拿錢。如果有賊寇逼城,不到三十天,城里的人就會餓死,到哪里要錢,還談什么官府出資向百姓購買糧食?天下得不到治理,就是苦于該管的部門沒有權力。管鐵礦、財政開支,一個戶部的官員就可以辦理,如今把事情分成三塊,官吏上萬人,財賦一天比一天減縮。西北邊院官員,皆是御史、員外郎來擔任。如果開始命令他們時是可信的,現在又增派使官來管理他們的工作,那就是說御史、員外做事雖久,反而還不可信了�,F在再過十天或一個月,又會認為郎中的作為不可信。再等一個季度、一年,您的所為,也又不可信了。上下互相妨礙,一國之內交相懷疑,誰是可信的人呢?況派一個使官,打雜隨從的約百人,督責、傳呼,沿路數千里都不得安寧。如果真的想邊境富足、殷實,只要招募些游手好閑的人,遷移罪人,一起發往沃土,哪里一定要增加使官和吏員呢?"竇易直不采納。
久之,入為太學博士。大和初,禮部侍郎崔郾試進士東都,公卿咸祖道③長樂,武陵最后至,謂郾曰:“君方為天子求奇材,敢獻所益。”因出袖中書搢笏,郾讀之,乃杜牧所賦阿房宮,辭既警拔,而武陵音吐鴻暢,坐客大驚。武陵請曰:“牧方試有司,請以第一人處之。”郾謝已得其人。至第五,郾未對,武陵勃然曰:“不爾,宜以賦見還。”郾曰:“如教。”牧果異等。
很久之后,他入朝擔任太學博士。大和初年,禮部侍郎崔郾去東都考錄進士,公卿都在長樂為他餞行,吳武陵最后一個到。他對崔郾說:"君現在為天子搜求奇材,我大膽地提供我的幫助。"于是拿出袖中寫好字的搢笏,給崔郾讀了,原來是杜牧所寫的阿房宮賦,文辭既警拔,而吳武陵的聲音吐字宏亮又流暢,坐上的客人都大為驚嘆。吳武陵請求道:"杜牧正在你處應試,請給他第一名。"崔郾婉拒說已有了人選。吳武陵一直問到第五,崔郾都沒答應,吳武陵勃然道:"不這樣的話,你就把賦還給我吧。"崔郾說:\"就按你說的來。"于是杜牧果然獲得了很好的名次。
初,柳宗元謫永州,而武陵亦坐事流永州,宗元賢其人。及為柳州刺史,武陵北還,大為裴度器遇。每言宗元無子,說度曰:“西原蠻未平,柳州與賊犬牙,宜用武人以代宗元,使得優游江湖。”度未及用,而宗元死。
當年,柳宗元貶往永州,而吳武陵也因為犯事被流放到永州。柳宗元認為吳武陵是個賢人。等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時,吳武陵回到北邊,大為裴度器重。吳武陵常常提起柳宗元無子,又勸說裴度曰:“西部平原的蠻人還沒有掃平,柳州與賊人的勢力范圍相互交錯,應該起用武將來代替柳宗元,讓他得以優游江湖。”裴度沒來得及采用他的意見,柳宗元就死了。
(節選自《新唐書》)
【注】①判度支:官名,兼管財政收支事務。②和糴:官府出資向百姓購買糧食。 ③祖道:出行前祭祀路神,并飲宴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