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筠,字元禮原文及翻譯
【原文】: 王筠,字元禮,一字德柔,瑯邪臨沂人。筠幼警寤,七歲能屬文。年十六,為《芍藥賦》,甚美。及長,清靜好學,與從兄泰齊名。陳郡謝覽,覽弟舉,亦有重譽,時人為之語曰:“謝有覽舉,王有養炬�!本媸翘�,養即筠,并小字也。
【翻譯】:王筠字元禮,又字德柔,山東瑯玡臨沂人。王筠小時候就機警敏悟,七歲就能寫文章。十六歲時,寫作了《芍藥賦》,十分優美。等長大了,喜歡清靜熱愛學習,與堂兄王泰齊名。當時陳郡有個謝覽,謝覽有個弟弟叫謝舉,也都有很高的聲譽,當時的人們給他們編童謠說:“謝家有謝覽、謝舉,王家有王養、王炬�!薄熬妗笔峭跆�,“養”是王筠,都是他們的小名。
【原文】:起家中軍臨川王行參軍,遷太子舍人,除尚書殿中郎。王氏過江以來,未有居郎署者,或勸逡巡不就,筠曰:“陸平原東南之秀,王文度獨步江東,吾得比蹤昔人,何所多恨�!蹦诵廊痪吐�。尚書令沈約,當世辭宗,每見筠文,咨嗟吟詠,以為不逮也。筠為文能壓強韻,每公宴并作,辭必妍美。約常從容啟高祖曰:“晚來名家,唯見王筠獨步�!�
【翻譯】:王筠剛做官時任臨川王行參軍,后調任太子舍人,又被任命為尚書殿中郎�,槴e王氏渡過長江以來,就沒有在郎署任職的人,有人勸王筠先觀望不要出任,王筠說:“陸平原可以說是東南的才子,王文度在江東無人能比,我能夠與這些前輩并駕齊驅,哪里會有很多遺憾�!庇谑歉吲d地去上任。尚書令沈約,是當時的文壇宗師,每當看到王筠的文章,贊嘆吟誦玩味,認為自己趕不上他。王筠作文章能押險韻,每次宴會上一起作賦,文辭必定鮮妍美妙。沈約常常很自信地啟奏高祖說:“以后的名家,只有王筠一人,再無別人�!�
【原文】:昭明太子愛文學士,常與筠及劉孝綽、陸倕、到洽、殷蕓等游宴玄圃,太子獨執筠袖撫孝綽肩而言曰:“所謂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逼湟娭厝绱�。
【翻譯】: 昭明太子喜愛文人雅士,常常與王筠、劉孝綽、陸倕、到洽、殷蕓等在玄圃園吃喝游樂,太子獨獨牽著王筠的衣袖,手撫著劉孝綽的肩膀說:“這正所說的左手拉著浮丘的袖子,右手拍著洪崖的肩膀啊�!彼豢粗鼐沟搅诉@樣的地步。
【原文】:普通元年,以母憂去職。筠有孝性,毀瘠過禮,服闋后,疾廢久之。六年,除尚書吏部郎,遷太子中庶子,領羽林監,又改領步兵。中大通二年,遷司徒左長史。三年,昭明太子薨,敕為哀策文,復見嗟賞。
【翻譯】:普通元年,王筠因為母親去世要守喪而離職。王筠天性孝順,為守喪自我毀傷超過了禮制規定的程度,服喪期滿后,病了很久不能任職。第六年被任命為尚書吏部郎,調任太子中庶子,統率羽林監,后又改率步兵。中大通二年,調任司徒左長史,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去世,皇帝命令王筠寫一篇祭文,這篇文章又再次令大家嘆服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