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隗囂列傳》“隗囂字季孟,天水成紀人也”原文逐句翻譯
隗囂字季孟,天水成紀人也。隗囂字季孟,天水成紀縣人。
少仕州郡。他年輕時在州郡做官吏。
王莽國師劉歆引囂為士。歆死,囂歸鄉里。王莽的國師劉歆請他做自己的幕僚。劉歆死后,隗囂返回鄉里。
季父崔,素豪俠,能得眾。他的叔父隗崔,平素性情豪爽,能博得眾人的擁護。
聞更始注立而莽兵連敗,乃與兄義及上邽人楊廣、冀人周宗謀起兵應漢。聽說劉玄已立為天子,而王莽的軍隊連連失敗,于是便與哥哥隗義以及上邽人楊廣、冀人周宗謀劃起兵響應劉玄。
囂止之曰:“夫兵,兇事也。宗族何辜!”隗囂制止說:“戰爭,是兇險的事。我們的宗族有什么罪過(為什么要遭遇此劫)呢!”
崔不聽,遂聚眾數千人,攻平襄,殺莽鎮戎大尹,崔、廣等以為舉事宜立主以一眾心,隗崔不聽勸阻,于是聚眾數千人,攻打平襄,殺死了王莽的鎮戎大尹,隗崔和楊廣等人認為起兵之事應該擁立君主來統一眾人的思想,
咸謂囂素有名,好經書,遂共推為上將軍。他們都說隗囂一向有聲望,又喜好經書,于是大家共同推舉隗囂為上將軍。
囂辭讓不得已,曰:“諸父眾賢不量小子。必能用囂言者,乃敢從命。”眾皆曰:“諾。” 隗囂辭讓不過,說:“承蒙諸位父老眾賢看得起我小子。必須采納我的意見,我才敢聽從你們的意見。”眾人都說:“是”。
囂既立,遣使聘請平陵人方望,以為軍師。隗囂已經立為君主,派遣使者前去聘請平陵人方望,讓他做軍師。
望至,說囂曰:“足下欲承天順民,輔漢而起,今立者乃在南陽,王莽尚據長安,雖欲以漢為名,其實無所受命,何以見信于眾乎?宜急立高廟,稱臣奉祠,所謂‘神道設教’,求助人神者也。”方望來了以后,勸說隗囂:“您想上承天命下順民心,輔助漢室而起兵,今日立為皇帝的人在南陽,王莽還占據長安,雖然想用復興漢室的名義行事,可實際上并沒有接受漢室的命令,憑什么能被大家信服呢?應當趕快建立高祖廟,以臣子禮祭祀,這就是所謂“神道設教”,求助于先祖的神靈。”
囂從其言,遂立廟邑東,祀高祖、太宗、世宗。囂等皆稱臣執事,史奉璧而告�! �隗囂聽從了方望的建議,于是在縣邑東面建廟,祭祀高祖、太宗、世宗。隗囂等人都自稱臣子主管祭事,祝史手捧著玉璧禱告神靈。
事畢,移檄告郡國:“遵高祖之舊制,修孝文之遺德。有不從命,武軍平之。馳命四夷,復其爵號。然后還師振旅,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盟誓完畢,發出檄文告知郡國:“遵循高祖時的舊制度,學習孝文的傳統德政。如有不聽從命令的,就用武力平定它。派遣使者飛奔到四境的少數名族,恢復他們原有的爵號。班師回朝,檢閱軍隊,反復告知百姓,各安其所,安居樂業。”
囂乃勒兵十萬,擊殺雍州牧陳慶。隗囂于是率領十萬大軍,攻打雍州并殺死了雍州牧陳慶。
將攻安定。安定大尹王向,莽從弟平阿侯譚之子也,威風獨能行其邦內,屬縣皆無叛者。準備攻打安定。安定的大尹王向,他是王莽堂弟平阿侯王譚的兒子,他的聲勢氣派能風行于他管轄的區域,屬下的縣都沒有反叛的。
囂乃移書于向,喻以天命,反復誨示,終不從。隗囂便發書信給王向,告知他天命的歸屬,反覆教誨指示,王向最終還是不聽從。
于是進兵虜之,以徇百姓,然后行戮,安定悉降。于是隗囂進兵將他俘虜,在百姓中示眾,然后把他殺掉,安定全部投降。
而長安中亦起兵誅王莽。這時長安城中也有人起兵殺了王莽。
囂遂分遣諸將徇隴西、武都等七縣,皆下之�! �隗囂于是分別派遣各位將軍攻打隴西、武都等七縣,都攻下了這些地區。
更始二年,遣使征囂及崔、義等。 更始二年,劉玄派遣使者征召隗囂以及隗崔、隗義等人。
囂將行,方望以為更始成敗未可知,固止之,不聽。隗囂打算前往,方望認為劉玄的成敗還不可預料,堅決阻止他去,隗囂不聽。
望以書辭謝而去。囂等遂至長安,更始以為右將軍。方望便寫了書信告辭而去。隗囂等人便到了長安,劉玄讓他擔任右將軍�!�
明年夏,赤眉入關,三輔擾亂。 第二年夏天,赤眉的軍隊入關,三輔混亂。
流聞光武即位河北,囂即說更始歸政于光武叔父良,更始不聽。傳言光武帝在黃河以北即位,隗囂就勸說劉玄把政權移交給光武帝的叔父劉良,劉玄不從。
諸將欲劫更始東歸,囂亦與通謀。其他將領想要劫持劉玄向東投降光武帝,隗囂也參與了他們這個謀劃。
事發覺,更始使使者召囂,囂稱疾不入,因會客王遵、周宗等勒兵自守。事情敗露后,劉玄派使者召見隗囂,隗囂假稱有病不去,乘機會同門客王遵、周宗等人,統率兵馬自我堅守。
更始使執金吾鄧曄將兵圍囂,囂閉門拒守;至昏時,遂潰圍,與數十騎夜斬平城門關,亡歸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