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養花》
這是老舍先生的散文,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
第一題,通過查字典理解字詞。
這一題是對學生獨立識字能力,特別是從字典中選擇字義能力的復習和檢查。
奇花異草異:奇異,特別。奇花異草,奇異、特別的花草。
大雨傾盆傾:使器物反轉或歪斜,盡數倒出里面的東西。大雨傾盆,雨像盆里的水倒下來一樣,形容 雨非常大。
置之不理置:擱,放。置之不理,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三年五載載:年。三年五載,三年五年。
秉燭夜游秉:拿著,握著。秉燭夜游,晚上舉著蠟燭游玩。
第二題,從文中畫出能具體說明“如此循環”的一個句子。
這一題是復習和檢查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能力。
應畫出的句子在第 4自然段:“我工作的時候, 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 澆澆這棵, 搬搬那盆, 然后回到屋里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 ”
第三題,用課文中的具體事例說說作者從養花中體會到的樂趣。
文章的第 3自然段講養花增長了見識,第 4自然段講養花雖然辛苦但有益身心,第 5、 6自然段分別 敘述養花的快樂與憂傷,最后一段總結了養花的樂趣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 須勞動,又長見識。
在檢查交流時,可讓學生先總的說說作者養花的樂趣,再每人就一個方面用文中的具體事例說一說。
2. 《生活是多么廣闊》
這是著名詩人何其芳的詩。詩中抒發了對生活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第一題,用自己的話說說幾個含義深刻的詩句的意思。
這三個句子都是詩的第 3節里的,講的是正確的生活態度。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睜大你的眼睛” , 意思是:要留心觀察,注意發現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 心靈。
“去以自己的火點燃旁人的火” , 意思是:要在生活中滿腔熱忱地幫助別人。
“去以心發現心” , 意思是:要真心待人,真誠待人。
第二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在第二節后面接著寫幾句詩。
第二節后面接著寫幾句詩。
這首詩的第二節,用11個“去……”寫出了生活的廣闊,讓學生在后面接著寫幾句詩,就是要仿照“去……”這種形式,寫出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
3.《中華第一龍》
本文從“中華第一龍”談起,講了中華民族的標志──“龍”這一藝術形象的形成過程和象征意義,贊頌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
第一題,借助字典,讀準加點字的讀音。這一題,既是為了讀準一些生字的字音,更是為了復習查字典。對不認識的字,要用部首查字法來查,而《養花》一文要查的都是認識的字,可用音序查字法。這就復習了查字典的兩種主要方法。
“濮”“獷”“蜥”“椽”“矚”要查的部首很明顯,讀音分別是pú、guǎng、xī、chuán、zhǔ�!斑笔仟汅w字,查“弋”部,讀音是yì。
第二題,“中華第一龍”指的是哪一條龍?它有哪些特點?
“中華第一龍”指的是河南濮陽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會的墓葬中發掘出來的那條龍。
這條龍的特點是:用貝殼砌成,造型粗獷,樣子像蜥蜴。
第三題,龍這種藝術形象是怎樣形成的?你從這一藝術形象中體會到了什么?
龍這種藝術形象是我們的祖先通過想象創造出來的。文章的第4自然段具體講了我們的祖先創造這一藝術形象的過程。學生可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從龍這一藝術形象,可以體會到我們祖先的想象力和創造精神,體會到我們祖先的理想和希望,體會到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學生可聯系課文說說自己的體會。
第四題,抄寫課文中帶“龍”字的詞語,再寫出幾個帶“龍”字的詞語。
課文中帶“龍”字的詞語有:望子成龍、生龍活虎、龍騰虎躍、龍鳳呈祥、巨龍騰飛。帶“龍”字的詞語還有很多,如,盤龍臥虎、虎踞龍盤、龍潭虎穴、龍馬精神、車水馬龍、龍飛鳳舞、畫龍點晴。通過個人思考,再互相交流,就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
4.《獄中聯歡》
這篇課文選自長篇小說《紅巖》�!蔼z中”指的是解放前夕國民黨反動派設在重慶市郊區歌樂山下的中美合作所集中營渣滓洞。課文講的是1949年元旦,被關押在集中營的革命者,巧妙地利用慶祝新年的機會,歡慶人民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