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傳說》課文內容詳解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由來,反映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贊揚了桓景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課文共有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講古時候,汝河一帶出了一個瘟魔,導致疫病流行,死了不少人。有個叫桓景的人,歷經艱險,拜費長房為師,學習降魔救人的武藝。這部分先寫瘟魔奪去了桓景的父母和妻子的性命�!耙患胰撕秃湍滥�,日子過得十分快樂”,寫出了桓景一家生活得很幸福�!疤煊胁粶y風云”,比喻世事多變化,人的禍福難料。再寫桓景歷經艱險入山,拜費長房為師,學習斬妖降魔的武藝�!耙恍南氤粑聊�,讓鄉親們不再受害”,是桓景病好以后決定進山學藝的目的�!胺^……蹚過……磨破……”“勤學苦練”“終于練成了一身好武藝”,描繪出了桓景入山所經歷的種種艱辛和拜師學藝的成果,表現了他為民除害的決心很大。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講桓景除掉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這部分先寫瘟魔又要出來害人了,費長房告訴桓景消除瘟疫斬妖除魔的辦法:“……一把茱萸葉、一瓶菊花酒……先讓鄉親們登高避災,然后再去斬妖除魔”;再寫到了瘟魔出來那天,桓景按照師父費長房的辦法,分給鄉親們每人一片茱萸葉,讓大家帶在身邊,又讓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領著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接著寫瘟魔走進村里的情況,“怪叫”“趾高氣揚”“四處張望”“狂叫”是對兇神惡煞的瘟魔的動作、神態的描繪,說明瘟魔的厲害,但當他來到山腳下,聞到濃郁的茱萸葉香和菊花酒氣的時候,卻頓時頭暈眼花,在原地打轉,表明費長房的辦法很奏效;最后寫桓景與瘟魔搏斗,用寶劍扎死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講重陽節一些風俗。人們為紀念桓景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行為,每年的九月初九這一天都舉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活動。因為九月初九又是重陽日,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叫做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