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S版第九冊課文】
27 我是貓
我雖說是貓,卻并不挑食,不管什么,能填飽肚子就行。因此,如今想吃年糕,絕非貪饞(chán)的結果,而是從“能吃便吃”的觀點出發。我思忖(cǔn),主人也許會有吃剩的年糕放在廚房里,于是,便向廚房走去。
粘在碗底的還是早晨見過的那塊年糕。坦率地說,年糕這玩藝兒,我至今還未曾粘過牙哩(li)。展眼一瞧,好像又香又瘆(shèn)人。我搭上前爪,將粘在表面的菜葉撓下來。一瞧,爪子上沾了一層年糕的外皮,黏(nián)乎乎的;一聞,就像把鍋里的飯裝進飯桶里時所散發的香氣。我向四周掃了一眼,吃呢,還是不吃?不知是走運,還是倒霉(méi),連個人影都看不見。女仆在門外踢毽(jiàn)子,小孩兒在里屋唱著歌。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機,只好胡混光陰,直到明年也不知道年糕是什么滋味。剎那間,我雖說是貓,倒也悟出一條真理:“難得的機緣,會使所有的動物敢于干出他們并非情愿的事來。”
其實,我并不那么想吃年糕。相反,越是仔細看它在碗底里的丑樣,越覺得瘆人。這時,假如女仆拉開廚房門,或是聽見屋里孩子們的腳步聲向這邊走來,我就會毫不吝(lìn)惜地放棄那只碗,而且直到明年,再也不想那年糕的事了。然而,一個人也沒來。不管怎么遲疑、徘徊(páihuái),也仍然不見一個人影。這時,心里在催促自己:“還不快吃!”
我一邊盯住碗底一邊想:假如有人來才好呢!可是,終于沒人來,也就終于非吃年糕不可了。于是,我將全身重量壓向碗底,把年糕的一角叼住一寸多長。使出這么大的力氣叼住,按理說,差不多的東西都會被咬斷的。然而,我大吃一驚。當我以為已經咬斷而將要拔出牙齒時,卻怎么也拔不動。本想再咬一下,可牙齒又動彈不得。當我意識到這年糕原來是個妖怪時,已經遲了。宛(wǎn)如陷進泥沼的人越是急著要拔出腳來,卻越陷得深;越咬,嘴卻越不中用,牙齒一動不動了。那東西倒是很有嚼頭,但卻對它奈何不得。正煩躁之時,我忽地又悟到了第二條真理:“所有的動物,都能直覺地預測吉兇禍福。”
真理已經發現了兩條,但因年糕粘住牙,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牙被年糕牢牢地鉗(qián)住,就像被拔掉了似的疼。若不快些咬斷它逃跑,女仆可就要來了。孩子們的歌聲已停,一定是朝廚房奔來。煩躁已極,便將尾巴搖了幾圈兒,卻不見任何功效。將耳朵豎起再垂下,仍是沒用。想來,耳朵和尾巴都與年糕無關,搖尾豎耳,也都枉然,所以干脆作罷。急中生智,只好借助前爪之力拂掉年糕。我先抬起右爪,在嘴巴周圍來回摩挲【māsā】,可這并不是靠摩挲就能除掉的。接著抬起左爪,以口為中心畫了個圓圈兒。單靠如此咒語,還是擺脫不掉妖怪。心想:最重要的是忍耐,便左右爪交替著伸縮。然而,牙齒依然嵌在年糕里。唉,這太麻煩,干脆雙爪一齊來吧!誰知這下,破天荒第一次,兩只腳竟然直立起來。我都覺得我已經不是貓了。
可是,到了這種地步,是不是貓,又有何干?無論如何,不把年糕這個妖怪打倒,決不罷休,便大鼓干勁兒,兩爪在妖怪的臉上胡抓亂撓。由于前爪用力過猛,常常失重,險些跌倒。必須用后爪調整姿勢,又不能總站在一個地方,只得在廚房里到處轉著圈兒跑。跑著,轉著,第三條真理又驀(mò)地閃現在心頭:“臨危之際,平時做不到的事這時也能做到。”
正在與年糕妖怪決戰時,忽聽有腳步聲,好像有人走來。這當兒有人來,那還了得!我跳得更高,在廚房里繞著圈兒跑。腳步聲逐漸近了。啊,遺憾(hàn),終于被女孩兒發現,她高聲喊:“哎喲,小貓吃年糕,在跳舞哇!”第一個聽見這話的是女仆。她扔下毽子,叫了一聲“哎喲”,便從廚房門跑了進來。女主人穿著縐(zhòu)綢和服,說:“喲,這個該死的貓!”男主人也從書房走出,喝道:“混帳東西!”只有小家伙們喊叫:“好玩兒啊,好玩兒!”接著像一聲令下似的,齊聲咯(gē)咯地笑了起來。我惱火、痛苦,可又不能停止蹦蹦跳跳。這回領教了�?偹愦蠹叶疾辉傩�,可是,就怪那個五歲的小女孩兒說什么:“媽呀,這貓也太不成體統了。”于是,又掀了一陣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