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米切爾簡介
1900年11月8日,瑪格麗特-米切爾出生于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個律師家庭。
她的父親曾經是亞特蘭大市的歷史學會主席。在南北戰爭期間,亞特蘭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軍將領舒爾曼之手。后來,這便成了亞特蘭大居民熱衷的話題。自孩提時起,瑪格麗特就時時聽到她父親與朋友們,甚至居民之間談論南北戰爭。當26歲的瑪格麗特決定創作一部有關南北戰爭的小說時,亞特蘭大自然就成了小說的背景。
瑪格麗特曾就讀于馬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后因母親病逝,家中需要她來主持家務,于是不得不中途退學。從1922年起,她開始用自己的昵稱"佩吉"為《亞特蘭大日報》撰稿。在以后的四年中,就有129篇署名的和大量未署名的稿件見諸報端。這些稿件中有一組便是瑪格麗特為過去南方邦聯將領寫的專題報道。
在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后,瑪格麗特于1925年與佐治亞熱力公司的廣告部主任約翰·馬施結婚。1926年,由于腿部負傷,瑪格麗特不得不辭去報社的工作。在丈夫的鼓勵下,她開始致力于創作。
瑪格麗特后來對人說,《飄》(《Gone With The Wind》)的寫作占去了她近10年的時間。其實,小說大部分章節的初稿早在1929年就完成了。她首先完成的是小說的最后一章,然后返回來寫前面的章節,但她始終沒有按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寫,而是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
在近10年的時間里,瑪格麗特很少對她的朋友們提起她的書稿。雖然不少人都知道她在創作,但幾乎無人知道她具體在寫什么。
1935年春,麥克米倫出版公司的編輯哈羅德·拉瑟姆在全國各地組稿。當他來到亞特蘭大時,偶爾聽說了瑪格麗特寫書的情況。
起初,瑪格麗特否認她在寫小說,因為她不相信南方人對南北戰爭的看法能讓北方的出版商感興趣。
結果,就在拉瑟姆離開亞特蘭大的前一天,瑪格麗特才送去了她已經打好的近五英尺厚的手稿。同年7月,麥克未倫公司決定出版這部小說,并暫定名為《明天是新的一天》。
此后,瑪格麗特花了半年的時間來反復核實小說中所涉及的歷史事件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她引用美國詩人歐內斯特-道森的一句詩,將小說的題目改為《隨風而去》(漢譯名為《飄》)。與此同時,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