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論游歷
游歷在年輕人是教育底一部分;在年長的人是經驗底一部分。還未學會一點某國底語言而即往某國游歷者可說是去上學,而不是去游歷。少年人應當隨著導師或帶著可靠的從者去游歷,愚亦贊成;只要那導師或從者是一個懂得所去的國中底語言,并且曾經到過那里的就是了;因為如此他就可以告訴那同去的少年在所去的那個國家里何者當看,何人當識,并有何種的閱歷訓練可得也。如不然者,少年人去到外國將如鷹隼之戴著頭巾,不會怎樣往外面看也。在航海的時候,除了天和海以外,別無什么可看的,然而人們卻常寫日記;在陸地上旅行的時候,可觀察者甚多,而人們卻常省略寫日記之舉;好象偶見的事物比專心去觀察的事物反倒較為值得記載似的,這是很奇怪的。所以日記是應當記的。
在游歷中應當觀覽考察的事物是:君主底朝廷,尤其是當他們接見外國使臣的時候;法庭,當他們開庭問案的時候;還有宗教法院;教堂及僧院,和其中遺留的紀念品;城市底墻垣與堡壘;商埠與港灣;古物與遺跡;圖書館;學院,辯論會,演講,(如果有的話);航業與海軍;大城附近的壯麗的建筑與花園,武庫;兵工廠;國家倉庫;交易所;堆棧;馬術訓練;劍術;軍操,以及此類的事物;上流人士所去的戲院;珠玉衣服之珍藏;木器與珍玩;并且,最后,任何當地值得記憶的事物。關于這一切那做導師或仆人的人們是應當仔細訪問的;至于那些盛典、宮劇、宴會、婚禮、出殯、殺人以及類此的景象,是無須乎令人記憶的;然而也不可把它們忽略了。如果你要一個年輕人把他底游歷限于一個小的地域,并且要他在短時間內得到許多知識的話,他就一定非如此做不可。第一,如上所述,在他去的以前他一定要稍會所去的國中底語言。又如上述,他也得有一個熟習那個國家底情形的仆從或導師。他也得隨身帶上些描述他所要去的國家的地圖或書籍;這些書籍對于他底訪問觀察將為一種良好的引導。他也應當記日記。他在一個城或鎮中不可住的過久;他居留期間之長短應當合乎那地方底價值,但是不可過長。不但如此,當他住在一個城市中的時候,他應當把住所由城市底一端或一部分遷移到另外的一端或一部分;這樣就大可以吸引許多相識了。他應當和他底本國人分開,不要常常來往,并且在那可以遇見所在國中底上流人士的地方吃飯。在他從一處遷往別處的時候,他應當設法得到介紹,可以往見所去的地方底名人,為的是這人可以在他所想見到或了解的事物上替他幫忙。
如此他就可以縮短他底游歷底期間而同時獲得不少的益處了。至于說到在游歷中應當尋求的友誼,那最有益處的就是和各國使節底書記或私人秘書的交際,如此,一個人雖在一國中游歷卻可以吸收關于許多國家的知識也。這個游歷的人也應當去見各界中在國外有大名的名流或巨子;為的是也許他可以看出來這些人底真正為人與他們底聲名有多少相符之處。至于爭斗,那是務須謹慎避免的。爭斗底原因普通多是為情人、飲祝、座次以及言語的。一個人并且應當注意如何與善怒喜爭之人交往;因為這些人是會把他卷入他們自己底爭斗中的。一個旅行者回到本國之后,不可把曾經游歷的國家完全置之腦后,而應當與他所結交的最有價值的異國朋友繼續通信。再者,他底游歷頂好是在他底談話中出現而不要在他底服裝和舉止中出現;而在他底談話中他也頂好是審慎答問而不要爭先敘述他底?歷;他并且應當讓人家看他并不是以外國底習慣來替代本國底習慣,而僅僅是把他從國外學來的某種最好的事物移植入本國底風習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