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論人底天性
天性常常是隱而不露的,有時可以壓伏,而很少能完全熄滅的。壓力之于天性,使它在壓力減退之時更烈于前;但是習慣卻真能變化氣質,約束天性。凡是想征服自己底天性的人,不要給自己設下過大或過小的工作;因為過大的工作將因為常常失敗的原故而使他灰心;而過小的工作,雖然能使他常常成功,但是將使他成為一個進步甚小的人。還有,在起始的時候他應當用些幫忙的事務來練習,就好象學游泳的人用浮胞和葦筏一樣;但是過了些時候以后,他應當與困難相搏以為練習,就好象舞蹈家之穿著厚鞋練習一樣。因為,假如練習比實用還難,那么其結果就更為完美了。凡是天性甚強,因之不容易克服的地方,其克服的工夫就必須如此方可:第一,在時間方面要阻止天性,不要放縱,就好象有的人在生氣的時候默誦24個字母底名字以抑怒氣的一樣;這段工夫做到了,然后在量底方面應該減少,就好象要戒酒的人,從引觴互祝減到每餐一飲一樣;最后,才可以完全戒絕,但是假如一個人有那種毅力和決心,能夠一舉而解放自己,那是最好的:
最能堅持靈魂底自由的人,就是那
掙斷磨胸的鎖鏈,一舉而永免受罪的人。
還有古人底遺訓說應當把天性屈到相反的另一極端去,好象一根桿杖似的,以便它再反過來的時候可以適中,這句話也是不錯的;不過我們須要明白,此處所謂的另一極端當然要不是惡德才行。
一個人不可強給自己加上一種不斷的繼續的習慣,而應當稍有間歇。因為一則這種休息或間歇可以援助新的嘗試;二則,假如一個德行不完全的人永遠繼續練習的話,他不僅練習了他底優點,連謬誤也一定要練習了,并且使優點與謬誤將同具一種習慣。這種情形,沒有別的補救之策,除了用合時的間歇和休止。但是一個人也不可過于相信他對于自己底天性底勝利,因為天性能夠長期潛伏著,而到有了機會或誘惑的時候復活起來。就好象《伊索寓言》中的貓變的女子一樣,她坐在餐桌底一頭,坐得端端正正地,可是有一只小鼠在她面前跑過的時候,她就不如此了。因此一個人應當或者完全躲避這種機會,或者常常與這種機會接觸,以便少被牽動。人底天性在私生活里最易看出,因為在那種生活里是沒有虛飾的;在熱情里也最易看出,因為熱情使人把平日的教訓忘了;在一種新的事情或嘗試之中也最易看出,因為在這種情形里是無慣例可援的。凡是天性與職業適合的人是有福的人;反之,那些從事于他們本不想做的事業的人,他們可以說:“我底靈魂曾久與天性不合之事物周旋”。在學問方面,一個人對于與他底天性不合而勉強去學的學科,應當有固定的時間;但是凡是與天性相合的學科,那就不必有什么規定的時間;因為他底思想會自己作主,飛到那方面去的;只要別的事情或學科所剩下來的時間足夠研究這些學問就行。一個人底天性不長成藥草,就長成莠草;所以他應當以時灌溉前者而芟除后者。
上一篇:三十七 論宮劇與盛會 下一篇:三十九 論習慣與教育 返回目錄:培根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