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調到一個局機關,吃上朝思暮想的“財政飯”,徐芳高興得一天到晚都是笑盈盈的,可是等她醒過神來,她就發現在這個既講級別也講資歷同時也講能力的機關里,她原來是個墊底的人,誰都可以指派她,誰都可以指責她,誰都可以對她拉下臉來。人到中年,在原來的單位里大小是個頭兒的徐芳,心里的高興勁立刻就煙消云散了。
好在沒過多久,局里又來了一個腦子不好使的人——基本上就是個只能拖拖地夾夾報紙沖沖廁所的傻瓜。雖然傻瓜來頭不小,但徐芳仍然可以把他當作墊底的人,只要她受了誰的窩囊氣,她立刻就找到傻瓜,或者說“把地再拖一遍!”或者說“把報紙都好好夾起來!”或者說“幫我捶捶背!”傻瓜簡直像個一摁按鈕就立刻動作起來的機器人,不論你的臉色多難看,不論你對他的指使多么不合情理,他都是一點反抗一點想法也沒有。
這個名叫閔天飛的傻瓜,考大學時離讀清華的分數僅僅只差一分,一陣狂笑就變成了一個癡不癡呆不呆的傻瓜了。徐芳也挺同情他的,但她一旦受了誰的氣,仍然要把他當作出氣筒,惡言惡語地把他使喚一通,讓自己產生某種虛幻的優越感。她甚至覺得在這個機關里,對她真正重要的,不是那些局長科長們,而是這個傻瓜——沒有這個傻瓜給她墊底,她真不知道自己會怎么過下去。
這天上班,她居然沒見到天飛,樓上樓下各個科室都找遍了,也沒見著他的身影。一問,原來是他家里人領著他到上海治病去了。她聽了心里猛然一驚,接下來一整天都恍恍惚惚、心神不寧的。她就總是下意識地跟人家討論:“你說天飛的這種病真的能治好嗎?”“你說天飛的病治好的把握到底有多大?”還假惺惺地說:“要是真能治好那就太好了��!”其實她潛意識中非常害怕他真的給治好了。
一個星期后天飛出現在局里的時候,仍然是那副呆不呆傻不傻的樣子。徐芳見了差點笑出聲來。她也仍然常常在背后整他、吼他,拿他墊底、出氣。后來她竟然發展到敢用雞毛撣子打他了。也就有一次,她一失手,竟然將雞毛撣子重重地打在他的后腦勺上。打得他當時猛地一激靈,全身仿佛觸了電似的一抽搐。誰也沒想到,這一擊,竟然使天飛的智力因此而恢復了。
天飛在家里休息了幾天,再到局里上班的時候,臉上就再無半點呆氣傻氣了,局長也不讓他再做那些雜事了,而是要他在秘書科“適應適應”。僅僅過了兩三個月,天飛就給人一種英氣勃勃年輕有為的感覺了。自然,在這個局里,徐芳又成了一個墊底的人了。她是多么后悔��!后悔自己竟然用雞毛撣子去打他——這一打,又把自己打入了度日如年的冰窟里。
她常�;孟朐谔祜w獨自在辦公室里值班的時候,悄悄地出現在他的后面,用一個暗中準備好的小木棒,對著他的后腦勺乒乒乓乓地從各個角度猛敲一氣——再把他腦子里的那個開關敲關上……
(原載《金山》)
5.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A.徐芳能夠調到局機關,很是高興,只是后來她發現自己的身份、級別、資歷和能力在局里都比不過別人,并且誰都可以指派她,誰都可以指責她,誰都可以對她拉下臉來,就高興不起來了。
B.閔天飛是個腦子不好使的傻瓜,癡癡呆呆,只能干些雜活,這使徐芳很高興,因為局里終于有了個不如自己的墊底人了。
C.徐芳雖然很同情閔天飛,因為高考時離清華的分數線只差一分而變傻,但她仍然拿閔天飛做出氣筒,這說明她心理嚴重扭曲。
D.家人帶著閔天飛去上海治病,徐芳心神不寧;閔天飛的病沒有治好,徐芳竟然有點幸災樂禍,說明她沒有一點仁愛之心。
E.徐芳偶然的一打,竟使閔天飛恢復了智力,因此,徐芳懊悔不已,常�;孟朐侔阉蚧厣倒先�,使自己不是墊底的人。
6.小說中的徐芳有著怎樣的心理特征?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說中安排閔天飛去上�?床∵@一情節,對于故事發展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說題目命名為“墊底的人”,是出于人物、結構、主旨等多方面的考慮,請選擇一個方面,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并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析 C項,“心理嚴重扭曲”不太恰當。D項,“沒有一點仁愛之心”不對。
答案 CD
6.答案�、僮员靶睦�,受人…查看本文完整答案(答案頁第一頁) …整新巧。
①通過“墊底人”又把別人作為自己的“墊底人”這一中心,構思故事,發展情節,使情節集中緊湊;②以“墊底人”的角色發展變化來結構全文,使小說結構精巧新穎;③小說圍繞誰是誰的“墊底人”這個問題,形成了兩條并行的敘事線索,使結構更加完整有序。
觀點三:使主題思想更加鮮明新穎,豐富深刻。
①通過“墊底人”的故事,揭示出了社會上仍然存在著阿Q式的人物,以求在精神上尋得優勝法;②越是墊底,越是要欺負比自己更弱的人,諷刺“墊底人”這種卑劣的病態心理;③說明大家如果都能夠體諒弱者,關懷弱者,就不會出現“墊底人”這種現象,體現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