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蛟龍”號材料閱讀》高考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材料一
自主科技創新催生“蛟龍”入水
二十一世紀以來,世界各國都在大力開展探索海洋、開發海洋資源的活動。深海潛水器是進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運載作業裝備。在無人潛水器迅猛發展的今日,載人潛水器的發展仍然受到發達國家的高度重視,被稱為“海洋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基石”。
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載人深海潛水器是美國的“曲斯特I”號。由于該潛水器無航行和作業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體積較大,建造與運輸均不方便,此類深潛器未得到進一步發展。真正開創了人類探測海洋資源歷史的是美國1964年研制的“阿爾文”號,法國、俄羅斯、日本的大深度載人潛水器則是80年代的產品。
“蛟龍”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2009年,我國研發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南中國海首次開展了1000米級深潛試驗。2010年已能下潛到3759米的海底,并完成了海底取樣、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測等任務。2011年7~8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又在東北太平洋成功進行了5000米級試驗,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和應用成果。僅僅過了一年,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研制充分體現了我國自主科技創新的追求。它與美國最新的6500米級?新“阿爾文”號載人潛水器在水下的工作時間極限相同,能夠攜帶的科學有效負載也相當,操縱性能和懸停作業能力相近,但在下潛深度方面它要深500米。“蛟龍”號的自動駕駛水平、水聲通信功能也要略勝一籌,特別是水聲通信傳輸圖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測能力更是“新阿爾文號”所不具備的。
(取材于崔維成、王海磬、劉濤等的相關文章)
1.根據“材料一”,下列對“蛟龍”號價值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使我國躋身世界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少數國家之列
B.使我國首次獲取了7000米深海的動物影像和樣本
C.使我國具備了進行海洋深處實地科學考察和研究的能力
D.使我國深海潛水器研發能力和水平全面領先其他發達國家
2.根據“材料一”,相比“新阿爾文”號,下列屬于“蛟龍”號獨有能力的一項是(2分)
A.長時間水下工作
B.懸停作業
C.自動駕駛
D.探測海底微地形地貌
材料二
“蛟龍”潛水世界關注
近日,“蛟龍號”首次下潛到水下4000多米的深處。這個數字在人類深海潛水史上并不罕見,美國、俄羅斯、日本、法國都曾達到這個深度,但中國的大步追趕讓這一領域的領先者感到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