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不斷線
編者按:本文為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59分)
浙江地區高考作文題為:生有所息生無所息。
據《列子》記載:子貢倦于學,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古今中外,還有諸多相關的論述,例如:
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辦法。(康德)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來年于天宗——勞農夫以休息之。(《呂氏春秋》)
休閑不是偶爾玩一次一次,而應是人們三分之一的生活。
人們應該學會超前休息,也就是說在疲勞之前,適當休息效果最佳。(醫學專家)
讀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請以生無所息/生有所息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芍v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注意: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可任寫一個方面,、也可兼寫兩個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襲。
人的一生就像放風箏,即使總是飄飄蕩蕩,也會有停留的一刻。
——題記
人生是忙碌交織的,需要讓心靈翱于天空,接受和風細雨的洗禮;需要心靈馳騁于大漠,接受黃沙漫天的洗禮;需要讓心靈游弋于海洋,接受雪白浪花的洗禮……
一切只因生有所息!
其實,人生永遠不會有永遠,所有的人和事都有終結,什么也敵不過時間,包括一切。
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忙碌不止,還要學會“生有所息”,只有這樣飛翔在我們天空上的風箏才不會因為拉得太緊而斷了線。
許多有建樹的人都不就是這樣子的嗎?
孔子在他的人生中靜觀世事之變,最終才功成名就,名垂千古;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更是在他的生命中做出了休養生息,最終“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不再是神話……
成功的先人尚且如此,我們為什么不呢?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不要妄想,一夜之間長成參天大樹,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學會靜靜地汲取養分;
如果你是一滴水珠,就不要渴望一夜之間匯入蒼茫大海,在奔流的路上需要停下腳步積蓄力量;
如果你是一條小魚,就不要奢求一躍成龍,在奮斗的旅途中需要學會慢慢地等待時機……
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但人一定要生有所息!
不要讓歲月的流逝使你成為一個匆匆的過客,不要讓時間的無情讓你變得冷漠不已,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里學會做一個懂得“生有所息”的人吧!
只有這樣,鮮花才會開滿你人生的旅途,陽光才會普照你所有的日子;
只有這樣,一切開始才有美好的結局,一切困難才會迎刃而解;
只有這樣,我們的未來才將不是夢,一切才皆有可能。
……
人生的風箏會遇上風刀雪劍的沖擊,人生的風箏會受到強風暴的侵襲,人生的風箏會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
那么只有懂得“生有所息”的人才能讓他的那只風箏永遠飄蕩在空曠美麗的天空,永遠和著細雨,永遠伴著春風,永遠永遠不斷線……
點評:這是一篇詩歌一樣的散文。粗看好象顯得較為凌亂缺乏條理,但是,仔細推敲就不難發現其獨運的匠心。
飄飄蕩蕩的風箏是一個意象,它指的就是人生。人生要面臨各種選擇,要面對各種競爭,要不斷地確定和調整各種目標,就要像風箏不斷線。眾所周知,斷了線的風箏是飛不高的,拉得太緊的線是要斷裂的。作者為了說明這個中心,首先用了孔子的靜觀和勾踐的休生養息二個事例,接著筆鋒一轉,“先人尚且如此,我們為什么不呢?”作為過渡,然后各用了一組假設排比和條件排比形象地強化了風箏不斷線的重要性。結尾用了風箏、天空、細雨、春風等意象組織了一個優美的意境,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