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息且行
編者按:本文為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60分)
浙江地區高考作文題為:生有所息生無所息。
據《列子》記載:子貢倦于學,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古今中外,還有諸多相關的論述,例如:
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辦法。(康德)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來年于天宗——勞農夫以休息之。(《呂氏春秋》)
休閑不是偶爾玩一次一次,而應是人們三分之一的生活。
人們應該學會超前休息,也就是說在疲勞之前,適當休息效果最佳。(醫學專家)
讀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請以生無所息/生有所息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芍v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你的真情實感,也可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注意: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可任寫一個方面,、也可兼寫兩個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襲。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痹谌松那笾飞仙献巫尾淮�,踽踽獨行是美好。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初夏的午后在驕陽里聆聽蟬鳴,入夜于茵茵芳草中遙望碧天里的星星,也是美的。
人生路上,總是險灘連著彼岸,深溪連著幽谷,寒窗的春幃外游弋著陽春里的風箏,行兵的巷道盡頭是滿園欲滴的春梅。
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舉目遙望更險峻的山岸;探得了魂寶,又躍躍于另一次奇異的冒險:策馬路過梅園,卻一心想著直奔邊關,戍國殺敵。
這樣的人不是癡頑,而是執著,他們在奔波里沖擊生命的極限,在征服里體驗生命的快樂,在無所息里實現自己的終極意義,最偉大的戰士都渴望戰死沙場,在死神帶來的永恒憩息面前,他粲然微笑,死得其所。
有的人,駕一葉扁舟,凌萬物之茫然,卻不想到達任何彼岸,只是徜徉自建,聽風飲露。他們秉燭夜游,訪仙探鬼,只是感慨于歲月如寄,而風光無限,不得遍賞。
這樣的人,不是放縱頹靡,只是瀟灑自如,他們在漫游里賞玩生命的細節,在駐足遐觀中紀念流逝的時間,在誠摯的詩篇里謳歌造化的神秀。升仙的道人不問紅光俗世,只是靜坐修行中獲得人格的圓滿,生命的休憩。
故而生有所息,生無所息只是對不同生活方式的一種注解,沒有一種是尤其高尚,沒有一種尤其鄙俗,真正活出自我的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實現了畢生的追求,獲得了精神的完滿。生無所息的人絕不會像汲汲于富貴的高老頭一樣死在最后一次對金幣的攫取中,而如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在與天庭與痛苦的不懈抗爭中使精神永駐。生有所息的人絕不會像沉湎于安逸的“多余的人”一樣死在頹散的床褥上,而如御風列子,窺破了天地的原道,乘六氣之辨游于蒼茫的宇宙。
生無所息,本身也是在生命意義里的一種慰息;生有所息,也是在愉悅祥和里對心靈的一種探求。在西西弗斯的推石上山的路上,也許就有過陶謝的履印,嘆賞過沿途的風景,他們擦肩而過,互道一聲問好,我們也不妨放下執著的爭辯,循著人生的風景路且息且行。
點評: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風景優美的道路,行走其中且行且息�!靶小焙汀跋ⅰ笔嵌N不同的生活方式,正如鳥的雙翼、江的兩岸,沒有一種是尤其高尚,沒有一種尤其鄙俗�!靶小辈⒉坏扔诜e極入世,“息”也并非窺破天機,遁入空門。它們是統一的,正是它們的統一完成人一生的行走。
文章的語言功力讓人欽佩,除了恰到好處的引用外,化用典故的技巧尤其讓人咋舌,全文不露痕跡地化用了曹操的望梅止渴,馬援馬革裹尸,王子猷的秉燭夜游,魏晉名士的求仙問道以及古希臘西西弗斯的推石上山等等,涉及到的古詩文有唐宋的邊塞詩、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蘇東坡的《赤壁賦》、古希臘神話、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莊子的《逍遙游》、魏晉山水詩等等。真是學海書林行走自如,足見其積累的豐富,功力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