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武《人在胡同第幾槐 》隨筆閱讀訓練附答案
①五十八年前跟隨父母來到北京,從此定居此地再無遷挪。
②北京于我,緣分之中,有槐。童年在東四牌樓隆福寺附近一條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仰起頭,脖子酸了,還不能望全它那頂冠。巨槐葉茂如傘,網住好大一片陰涼。最喜歡它開花的時候,滿樹掛滿一嘟嚕一嘟嚕白中帶點嫩黃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還纏著小腳的老奶奶,指揮她家孫兒,用好長好長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籮新鮮的槐花,而我們一群小伙伴,就會無形中集合到他們家廚房附近,先是聞見香氣,然后,就會從老奶奶讓孫兒捧出的圓形蓋簾上,分食到用雞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餅……
③后來我搬出那四合院了,但依然會在夢里來到巨槐之下,夢境是現實的變形。我會覺得自己在用一根長長的竹竿,吃力地舉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謝后結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著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著苦澀,過去北京胡同雜院里生活困難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會去采集,將它晾干后賣給藥房做藥材……在夢里,我費盡力氣也揪不下槐豆來,而巨槐頂冠仿佛烏云,又化為火燙的鐵板,朝我砸了下來,我想喊,喊不出聲;想哭,哭不出調……噩夢醒來是清晨,但迷瞪中,也還懂得喟嘆:生存自有艱難面,世道難免多詭譎①……
④除了院子里的槐樹,還有更可愛的胡同路邊的路槐�;睒溆卸喾N,國槐雖氣派,若論嫵媚,則似乎略輸洋槐幾分。洋槐開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開出的花能香滿整條胡同。
⑤北京胡同四合院樹木種類繁多,而最讓我有家園之思的,是槐樹。
⑥東四牌樓附近,現在仍保留著若干條齊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還有壽數很高的槐樹,有時還會是連續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對胡同的院墻門樓木門石墩感興趣,樹也很要緊,槐樹尤其值得珍視。青年時代,就一直想畫這樣一幅畫,胡同里的大槐樹下,一架騾馬大車,靜靜地停在那里,騾馬站著打盹,車把式則鋪一張涼席,睡在樹陰下,車上露出些賣剩的西瓜……這畫始終沒畫出來,現在倘若要畫,大槐樹依然,畫面上卻不該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車,而應該畫上艷紅的私家小轎車……
⑦過去從空中俯瞰北京,中軸線上有“半城宮殿半城樹”一說,倘若單俯瞰東四牌樓或者西四牌樓一帶,則青瓦灰墻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團團簇簇的樹冠,則仿佛綠色的風帆。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壯年的歌哭悲歡,都融進了胡同院落,融進了槐枝槐葉槐花槐豆之中。
⑧不過,別指望我會在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論——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點都不能拆不能動……城市的改變當然包括著拆舊與建新,拆建畢竟是一種活力的體現,而一個民族在經濟起飛期的亢奮、激進乃至幼稚、魯莽,反映到城市規劃與改造中,總會留下一些短期內難以抹平的疤痕。我主張在北京舊城中多劃分一些保護區,一旦納入了保護區就要切實細致地實施保護。在此前提下,對非保護區的拆與建都采取個案分析,該容忍的容忍,該反對的反對。發展中的北京確實有混亂與失誤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我對她的摯愛,絲毫沒有動搖。
⑨最近我用了半天時間,徜徉在北京安定門內的舊城保護區,走過許多條胡同,親近了許多株槐樹,發小打來手機,問我在哪兒。我說,你該問:歲移小鬼成翁叟②,人在胡同第幾槐?
注:①詭譎(jué):奇異多變 ②翁叟:年老的男子
15.在不同時期,“那株巨槐”給“我”不同的感受和人生感悟。請閱讀文章,填寫表格。(4分)
時間 |
事件 |
感受 |
人生感悟 |
童年時 |
① |
甜蜜 |
② |
搬出四合院后 |
夢中采槐豆 |
③ |
④ |
16.本文筆墨多集中在槐樹上,而第⑧段又寫到作者對北京城改造的看法。你認為這段內容是否可以刪去?請結合文章中心談談你的看法。(4分)
17.作者在文末用兩句詩結束全文,請簡要賞析這樣寫的妙處。(不超過150個字)(7分)
參考答案:
15.答案示例:① 吃槐花香餅 ②人情美好 ③苦澀 ④生存艱難 (共4分。每空1分,意思相同即可)
16.示例一:不該刪去。(1分)文章談的是槐樹,實際上…查看完整答案(答案頁第五頁)…北京胡同院落的眷戀之情顯得更加濃烈,更容易引起讀者共鳴。(1分)同時又與題目“人在胡同第幾槐”相照應。(1分)
(共7分。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賞析5分,具體采分點見答案標注;語言表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