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2024年常州中考語文試卷)小語和小文整理了一組關于“熱詞新語”的文本,請你參與探討研究,完成14-17題。(共12分)
【文本一】
今天上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3”揭曉儀式,發布2023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十大新詞語。
2023年度十大流行語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全球文明倡議、數字中國、杭州亞運會、核污染水、巴以沖突、大語言模型、神舟十七號、村超。
2023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是:愛達未來、煙火氣、數智生活、村BA、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主打一個××、多巴胺穿搭、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新職人。
2023年度十大新詞語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全球文明倡議、村超、新質生產力、全國生態日、消費提振年、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百模大戰、墨子巡天。
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十大新詞語是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基于大數據語料庫,利用語言信息處理技術篩取,并經過專家評議而來的。這些熱詞新語記錄了社會焦點的變遷,勾勒出語言生活的圖景。
(央視新聞客戶端,2023年12月20日)
【文本二】
___________
12月4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了“2023十大流行語”。“新質生產力”“雙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緒價值”“質疑××,理解××,成為××”入選。
“十大流行語”的發布進一步提升了人們對語言的敏感度,有助于人們以新方式、新視角去看待、認知生活中的語言�?吹�“顯眼包”這個如此接地氣的詞匯能成為年度流行語,感覺很溫暖。的確,少了“嫌棄”“愛出風頭”等意味,多了“個性突出”“活力外溢”“可愛有趣”等內涵,“顯眼包”的流行,讓人們體悟到語言流變過程中展現出的人情味,這種精準而不失詼諧的表達,流露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十大流行語”的發布也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代際和群體間的壁壘,讓不同人群通過語匯的掃盲來實現更好的跨界溝通。今年發布的流行語中,對于“情緒價值”,不少中老年網友表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后面給出的詳細解讀,點出了“情緒價值”流行的背后,是越來越多的人在物質生活之外還有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當這種情感需求和動態心理過程被長輩看到,或許就成了一些固有認知和理念發生改變的開始,成了解開代際和群體間隔閡的一把鑰匙。
“十大流行語”的發布還讓人們有機會去接觸和了解未知的領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諸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種兵式旅游”等詞匯,曾經只在某個圈層流行,受到某些特定人群的關注,將他們放到“年度流行語”這個更大的展臺上,正是在幫助更多人了解前沿科技,帶那些被“信息繭房”困住的人去看不一樣的風景。
⑤有人說“要讀懂中國,先讀懂十大流行語”,“讀懂了十大流行語,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一年一度“十大流行語”的發布,某種程度上是國人歲末年終的一種儀式感。
(《工人日報》,2023年12月6日,樂群,有改動)
【文本三】
哪些年度熱詞能被詞典收錄?
熱詞是指通過熱點事件而總結出來的具有一定事件指向性的詞語,人人都可能是熱詞的制造者、知識的傳播者。影響年度熱詞產生和流行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社會因素。隨著科技、文化和社會的發展,新的詞語不斷涌現,原先限于專業領域的一些詞語逐漸為社會公眾所關注。比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年度科技新詞,反映了科技進步的足跡。二是語言因素。通過語言的類推作用產生了大量新詞語,語言的經濟性、簡潔性原則也催生縮略詞語。比如,“村BA”既是縮略詞,又是對“村晚”和“NBA”“CBA”等詞語的仿造。三是認知因素。新穎獨特的詞語能夠吸引大眾眼球,人們會設法使語言陌生化,在形式上采用字母、符號等非漢字形式,在語音上采用諧音方式等。四是傳播因素�;ヂ摼W、數字化的背景擴大了社會語言的影響力,特別是短視頻傳播近來深受大眾青睞,成為人們展現語言智慧的重要途徑。
年度熱詞中有很多跟某個熱點事件相關的詞語。只有那些反映社會公眾普遍關注事件的詞才會成為流行語。當這些詞語被廣泛使用,由專指性向普遍性轉變,才有機會作為新詞新義進入規范性詞典。在每年產生的大量新詞語中,有不少的轉瞬即逝,能夠在社會中廣泛使用并被漢語規范性詞典收錄的更是少之又少。據統計,2010年至2017年,《中國語言生活報告》共發布媒體新詞3601個,其中只有30個被《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
究竟哪些熱詞有機會進入語文詞典?一是語文性。表達形式符合現代漢語的構詞規律和語音語法特點,意義表達準確,音節長短得當。二是穩定性。指詞形、詞義及其用法已經基本穩定,在社會上使用頻率高、使用范圍廣,大多已被主流媒體認可。三是通用性。年度熱詞的選收,以跟生活關系的密切程度而定。社會共知度高的詞語容易被選收為年度熱詞,也容易被收進《現代漢語詞典》。
年度熱詞記錄生活新變化、經濟社會新發展,是社會文化和時代變遷的即時反映;語文詞典收詞則兼顧延續性與時代性,二者是語言生活中密切相關的兩個方面。這些詞語不僅串聯著社會大眾共同經歷的點點滴滴,從不同視角忠實記錄著時代之聲;而且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語言文化之力。
(《光明日報》,2024年1月7日,杜翔,有改動)
1. 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十大新詞語之間存在著重復出現的詞語。
B. 這些熱詞新語記錄了社會焦點的變遷、生活新變化和經濟社會新發展。
C. 人人都是熱詞的制造者和傳播者、人人又都是熱詞能否進入語文詞典的影響者。
D. 互聯網擴大了社會語言的影響力,也加速了流行語的廣泛傳播。
2. 請你為文本二擬一個恰當的標題。(不超過20字)
___________
3. 你們圍繞本組文本的有關內容和寫法展開了討論。(4分)
小語:熱詞之所以能產生和流行,離不開一個“新”字,即語言形式要新穎獨特。
你: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文:文本一是一篇新聞,采用了典型的倒金字塔結構,交代事件簡潔到位。
你:文本二三是新聞評論,論證方法使用恰當,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___________
4. 隨著探討的深入,你們不約而同對“什么熱詞能夠進入《現代漢語詞典》”產生了探究興趣。
以下幾個熱詞,你認為哪一個最有可能入選,說說理由。(4分)
顯眼包 村BA 生成式人工智能
我選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C
【查看完整答案,完整答案收錄到《2024年中考主題閱讀參考答案集》第31份】
4. ①.生成式人工智能 ②.“生成式人工智能”符合現代漢語的構詞規律和語音語法 特點,意義表達準確,且反映了科技進步的足跡,具有較高的社會共知度和使用頻率,因 此最有可能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