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閱讀的一些建議
以下這些建議是分別針對家長、老師和孩子說的。限于篇幅,介紹的方法掛一漏萬,只是作為引子,希冀愛書人在遨游中自成一番本領。
1.親子閱讀──共享溫馨好時光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
一箱箱的珠寶和一柜柜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 史翠克蘭 吉利蘭,《閱讀的媽媽》
孩子小的時候,總會纏著您講故事,進入學校以后,您卻主動把這個權利交給學校了。但是,家庭永遠是最重要的閱讀場所,孩子閱讀能力的提高您不要全交給學校,因為,教師面對的很多學生,而你和孩子卻是一對一。每天抽一點時間陪孩子閱讀是很美好的事情,國際上提倡的“親子閱讀”是注意到陪孩子閱讀不光是書本的交流,更是感情的交流。
父母買回書后,可以有意識地放在孩子的房間,并讓他們自己選擇要看的書。每天抽1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孩子閱讀,不布置任何閱讀要求,時間可以安排在睡覺前,因為孩子不必為了閱讀放棄任何活動。借助拼音,孩子一般都能自己閱讀,但他們常會有一些不懂的詞句,家長可以做適當的指導。
另外一種方法是直接讀給孩子聽。兒童心理學表明,兒童通過“聽”理解文學的能力超過“看”理解文學的能力,這種方式對豐富孩子的詞匯和言語也大有好處。父母讀的時候,最好能瀏覽一下大致情節,盡量讀出語氣的輕重緩急。一些短篇作品可以每天讀一篇,長篇作品你要選擇好“臨界點”,最好是有懸念的地方。
陪孩子閱讀最好形成規律,但并不意味著必須固定,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覺得這是臨睡前的一門“必修課”。
或許你買給孩子的這套書,孩子根本不喜歡,你也不要強迫他閱讀,而要積極地鼓勵,你可以說:“我最近看了一本特別棒的書,它講的是..”也可以在通過改編的電視和電影激發孩子的興趣,告訴他:“書中有好多故事電影和電視里都沒有,書比它們還要好看……”
2.班級讀書會──閱讀高手閃亮登場
有些人根本沒有機會培養閱讀習慣——
他們以后會遭遇到讀寫的困難,
且困難之高,
將難以應付今日世界的需求。
──史蒂芬·克拉克,《閱讀的力量》作者
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也是老師的份內之事。教育部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5萬字,并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因此,老師要認識到,教語文決不等于教語文教材,您可以通過組織班級讀書會的形式在班上推廣兒童閱讀。
組織好班級讀書會,要解決好經費問題、時間問題和活動問題。老師最好不要收錢統一購買,而是建議家長去附近書店購買,以避開敏感的經費問題。你還可以提議學校圖書館購買,如果圖書館沒有,你還可以建議學生分別購買不同的書,然后帶到班上交換。對于經濟困難的地區,建議老師們采用大聲朗讀的方式,即買一本書,抽時間念給學生聽,學生通過聽建構出的想象世界也很精彩。事實證明,大聲讀對孩子的語文素養也是很有幫助的。
老師要改變以前對課文煩瑣的分析,把一些時間用于教材外的閱讀。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曾說,語文學得好的人,大部分得益于課外。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非經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可。在美國有的中小學校里,一直推行著持續默讀(SSR)的閱讀教學方式,其目的是激發學生自行閱讀的動機,培養終身閱讀的習慣。其大致的做法是:每天抽取十到十五分鐘的時間,在教室內由學生自行挑選想看的書籍、雜志或報紙閱讀,老師不提問,也不做任何分數記錄。其教學效果成績斐然。我們不必每天,但每周一兩次還是應該的。
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制定“閱讀高手記錄表”,鼓勵學生記下自己課外閱讀情況,當達到多少本的閱讀量時,給予相應的獎勵,例如評為“閱讀小博士”或者“* 星級的閱讀明星”,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鼓勵方式。
建議每學期在班上進行兩三次班級讀書會的討論會。精選兩三本圖書讓所有學生都讀,然后發表自己的讀書心得。在討論前,老師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應該事先掌握閱讀的材料,并擬訂大概的討論方向。如,文學作品大致可以從作品內容、精彩賞析、厘清疑惑、延伸思考等方面來設定問題。老師還可以搜集作者的相關資料,在討論中適當穿插逸聞趣事,增加討論的趣味。
3.自我閱讀DIY ──我和圖書有個約會
能夠從自己細心整理過的書架上
確切地找到自己想找的書,
是件很棒的事,
但如果能夠將自己最喜愛的小說介紹給一些
還無法領略閱讀樂趣的潛在讀者,
是件更美好的事。
──丹尼爾·潘拉克,《比生命更美好》
我們學生也很忙呀,每天上課、做作業、聽MP3、體育鍛煉、上網和ggmm聊天,哇,時間真的不夠用。不過,再忙也別忘了和書“約會”。
古人曰:“腹有詩書氣自華�!惫湃擞衷唬骸叭詹蛔x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眲e煩,仔細想想很有道理。讀書的好處,如不在名利上打算,則以此清逸書香洗磨你的心靈之鏡,煥發你的智慧之光,自然會給你增添些許靈秀之氣。當然,課外閱讀更重要的是幫助你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使你在未來不會落伍于時代。這里,介紹給你幾種和這套書“約會”的辦法。
隨緣惜緣法。選擇一本書閱讀,如果讀了一二十頁都還沒把你吸引住,就干脆扔到一邊另換一本吧。沒有什么可惜的,與書交友也需要緣分,或許以后你會再一次捧起這本書。如果你很喜歡一本書,讀個兩三遍也很好,每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性之所至法。愉快地閱讀,自由地閱讀,不要老想著這本書讀完后能馬上提升你的境界。你也不必正襟危坐,神情嚴肅──消遣的閱讀最快樂。當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做一做讀書卡片,隨手畫兩筆讀后感,以后可以幫你回憶起這本書。
“書”味相投法。邀幾個好友,共同看某一部作品,你們可以私下里交流對作品的看法,還可以大家一起熱烈討論,在家里來一個“書香下午茶”,讓書香和茶香一起“熏”陶你們!
提要鉤玄法。這是老前輩的讀書法,旨在抓住要點,明確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書中精粹的內容。讀書時對書中的濃郁之處和英華部分,要反復涵詠,不斷溫習,把文章的妙義要道化為已有。
不求甚解法。課外閱讀不比語文學習,沒有必要處處弄清楚。大膽地跳過你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的段落,向前看。有一天,你看其他書時,可能會一拍桌子,“上次那個詞就是這個意思嘛!”這種頓悟的感覺也很好喲!
簡單介紹了這幾種方法,更多的方法還需要你在閱讀中摸索。不過,相信你看完這套書后,你會為自己超“炫”的閱讀能力感到自豪。某天上課時,老師向你們介紹一部名著,你一舉手回答:“我早就看過了,書中說的是……”嘿,一定讓他們驚奇地張大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