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殤
舒婷
�、盼覀冃置眠@一家,只有嫂嫂因是長女照顧留城,其余五人都是知青。而除了我丈夫在另一個縣插隊外,我們四人均落戶在上杭縣一個綠色盆地里。我家小妹和準妹夫隔河相望。
�、坪勇�,冬季里可以穿鞋著襪踩在卵石上躍縱而來。偶爾見一尾貪圖淘米水的肥魚,卡在石縫里,妹夫一鞠身順手牽魚。知青點里那偌大的鐵鍋,許久不見油星,年輪似的銹了一圈又一圈,煎不成魚。況且僧多魚少。小妹便臉上很光彩地給我們汆魚湯。
�、谴核簽E,小河恣意爬上兩指寬的橋板,嬉鬧著把它當蹺蹺板壓跨。小妹一天好幾次跑到窗前看河。我未來妹夫惘惘然的口哨聲,在水一方。
�、乳T前下幾級石板,順著碎石拼湊的小堤壩走兩步,就到了河心。早晨我們在這里盥洗、淘米、洗菜;下午收工以后團一把稻草刷鋤板。顛晃著簸箕,簸箕里的番薯紅艷艷,蘿卜白生生,芥菜生動活潑。吃過晚飯沖過涼,披著濕漉漉的頭發又下到河心,洗汗酸的衣服。鄰隊的知青在橋頭撥吉他,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唱著:“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河中有我們的望鄉臺哩。
�、珊邮俏覀兊谋茈y所。
�、手星锕澞翘礻犂餁⒘素i,我們勻到兩斤肉。分頭去豆腐房割一板豆腐,到房東家買幾個青皮鴨蛋,討一小把蔥。大家團團圍坐喝著家釀的糯米酒過節。忽然發現不知何時我們中間少了一人。
�、死_咿呀小木門,踱到曬坪上,聽到河邊葦叢里有一支不成調的口琴。那個來河邊尋求安慰的同伴剛剛失去了父親,除了感情上的重創之外,他還面臨著經濟來源的斷絕,從此他連8分錢郵票的家信都要小心斟酌了。
�、糖那淖诤舆吷�,我們無言盯著河面。那時我比他小,不懂如何安慰人。秋天的河流異常清澈,似乎要壁立起來,與山區剔透的空氣融為一體。河風經葦葉淌到我們額上,濺出浪花如碎鉆般晶瑩。同伴的心情一點一點開朗起來,他眼里的螢火蟲一閃一曳。
�、瓦@才知道什么是夜涼如水,月色如洗。多少年過去,我們錯將月餅當中秋,把明月遺棄在哪一層高樓的屋頂了?
�、紊钌娇巢窕虺錾节s墟,農民總告誡我們:若是迷路了,只要側耳聽到水聲,找到山溪或小河,順著水流的方向,就能找到人家。當我孤身翻山越嶺去鄰縣找同學,一二十里路鮮有人煙。只聽見汩汩濺濺的水聲,有時在足下,有時在肩旁,有時在澗草葳蕤的谷底。老朋友“左右逢源”,給我壯膽又解我途中辛苦和寂寞。
�、蟼ゴ蟮暮恿魇莻ゴ竺褡逦幕陌l祥地。那么小河小溪應是一方風水。我們去插隊,其實是接受河的教育。在河兩岸生養的人們展示給我們的善良、淳樸、樂天和無拘無束,正是沿襲了這一自然法則。
�、锌卩咚堫^,我們無形中萎縮,逐漸喪失活力。因為水不僅僅是水。
�、押芏嗄暌院笪一氐胶舆�。老房東燒的是蜂窩煤,村民都到新掘的井挑水吃。河已不復當年“眼似秋波橫,眉如山青黛”了�?菔萑缢�,污穢如斯,像負傷的動物茍延殘喘。
�、移砬蠛拥膶捤‖F在會不會太遲?
(選自《新華文摘》1999年第3期)
[注]知青:我國六七十年代下鄉務農的城市知識青年。
1.作者當年插隊時的那條小河,充滿了生命力。當時的小河在冬春秋三季中各有怎樣的特點?(3分)
冬水 ;春水 ;秋水 。
2.按照“河是我們的避難所”的形式,總結一下全文的內容,再列出三個方面。(6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文意。(5分)
①“多少年過去,我們錯將月餅當中秋,而把明月遺棄在哪一座高樓的屋頂了?”其中“月餅”和“明月”的含義各是什么?(2分)
答:月餅
明月
②“我們去插隊,其實是接受河的教育�!边@句話的含意是什么?(3分)
答:
4.對全文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 )
A.作者舒婷以女性的細膩、詩人的敏銳洞燭本質,賦予小河象征意蘊,并以此承載深刻的內涵,表現出深沉的憂患意識。
B.作者回憶了當年在小河旁知青生活的清苦、歡樂、幽怨和悲傷,表現了作者對那個時代的反思和批判。
C.“口噙水籠頭,我們無形中萎縮,逐漸喪失了活力”,作者旨在表明: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人類精神、民族活力和優良品質正在逐漸萎縮消失。我們不僅需要水的滋潤,更需要精神的支柱,優良品質的延續。
D.文章最后一句“祈求河的寬恕”實際上是指要珍惜環境,珍惜情感,珍惜生活,珍惜文明與文化。
E.本文語言洗煉,表現力強,比如:“團一把稻草刷鋤板”,將“團”字活用,精練簡約;又如寫春水泛濫,用比喻的手法將險情做了游戲化、童趣化的處理,讀起來生動傳神。
[參考答案]
1. 冬水:淺;春水:泛濫;秋水:清澈。(3分)
2. (1)河是愛情的搖籃;(2)河是生活休息的場所;(3)河是品格教育的場地。(6分,答對
一句2分,可參考文中幾處對小妹和準妹夫的片斷描寫,意思對即可)
3.①月餅:指物質上的享受和占有。 明月:泛指精神享受。
②接受河的教育,就是接受民族文化教育,接受小河兩岸人們優良品質的教育和熏陶。
4. BE(B項“表現了對那個時代的反思和批判”錯,應是對現代的反思和批判;E項“比喻的手法”錯,應是“擬人和夸張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