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青青翠竹,挺拔勁秀。竹,無華麗之姿,卻有丹、青之貌;無脂粉之態,卻有凌云之志。自古以來,竹在我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國竹類資源豐富,素有“竹子王國”之稱。據《中國植物志》記載,我國竹現有37屬約500種,屬數和種數約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云南是世界竹類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類植物最豐富的地區,現有28屬220種,被譽為“世界竹類的故鄉”。
③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④在日常生活中,竹密切地聯系著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筍、竹米;住有竹樓、竹屋;行有竹車、竹筏;用有竹籃、竹筷。隨著時代的發展,竹又有了一些富有創意的新用途,如用竹纖維制成衣物,用竹炭制作空氣清新劑和除濕劑等。
⑤從生活環境看,竹也發揮了其特殊的作用。竹的特性決定了它具有廣泛的生態效益: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凈化空氣、減少噪音和為其它生物資源提供生存環境等,從古至今人們都利用它保護和美化生活環境,人們漫步于幽靜的“竹�!敝�,心曠神怡,難怪我國自古即有“無園不竹”之說。
⑥竹在人們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質貢獻舉不勝舉,在文化上所賦予我們的精神財富更是無法估量。
⑦在仰韶文化時期,我國就有了對竹利用的確切記載。竹自竹簡、珠筆到竹紙,在保存和傳播我們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上立下了汗馬功勞。以竹為題材的詩詞歌賦,用竹編織和雕刻的藝術品,竹制的笙管笛簫奏出的音樂,無不給人類美的享受。
⑧在我國文化史上,竹蘊含著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價值。人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的生物特征逐漸升華為一種做人的美德。竹四季常青,不畏逆境,和松、梅并譽為“歲寒三友”;竹中空外直,虛懷若谷,和梅、蘭、菊并稱為“四君子”。
⑨無論是魏晉嵇康、向秀等“竹林七賢”,還是唐朝李白、韓準等“竹溪六逸”,莫不對竹有一份執著和憧憬,清代鄭板橋,與竹為鄰,以竹為友,愛竹、寫竹、畫竹、贊竹�!扒トf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正是他堅忍不拔、超凡脫俗的人格寫照。
1.閱讀全文,說說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寫中國竹的。
2.閱讀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
云南是世界竹類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類植物最豐富的地區,現有28屬220種,被譽為“世界竹類的故鄉”
3.從說明方法的角度,簡要分析第④段畫線句的表達作用。
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筍、竹米;住有竹樓、竹屋;行有竹車、竹筏;用有竹籃、竹筷
4.文章第⑥段在結構上有什么左右能夠?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
參考答案:
1示例:①我國竹類資源豐富:②竹與生活息息相關;③竹在文化上賦予我們精神財富。
2 “之一”,是“其中一個”的意思,準確地說明我國云南省只是世界竹類植物起源地中的一個地區,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地區,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3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列舉了日常生活中竹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主要用途的實例,具體真實地說明了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4文章第⑥段在結構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既緊承了上文對竹用途的介紹,又引出下文對竹所賦予的精神財富的說明,使文章語意連貫、銜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