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永《小鎮美麗就幸�!烦踔猩⑽拈喿x題及答案
①每遇來上海的外地朋友,笑談之中都說上海好。這能品出朋友對我居住的上海的贊譽,也折射出對我能幸運地擁有上海的羨慕。當然,上海都市霓虹燈閃爍,酒吧餐館歌舞升平,高樓鱗次櫛比,城市設施多屬世界一流,從某種角度遠眺,酷似香港�?墒堑搅死霞姨K北小鎮,雖看上去跟上海不好比,但也日夜追趕,小鎮建設得風情萬種,影院、音樂廳、咖啡店、教堂……堪稱蘇北的小上海,如李克強總理說的城鎮化了。
②小鎮,白天看不出什么,晚上卻熱熱鬧鬧,跳的、唱的、舞的,賣衣服的、賣小吃的,酒吧爆滿歡歌笑語,步行街上,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一個大魚缸的魚,水太少,魚太多。這番熱鬧景象,對于我這個從上海來的人來說就苦了,本是遠離大城市的喧囂和擁堵,到鄉下感受恬淡宜人的田園風光,可這兒也是人滿為患。我一直不怎么喜歡大城市,盡管大城市代表著機會、財富、地位,可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貧困失業、住房緊張、健康危害、城市災害、安全弱化等,我希望一有機會就逃離自己身處的大城市,逃離大城市的燈紅酒綠、光怪陸離,到一個小鄉村過著閑云野鶴一般的生活,可是很難找到棲居之處。
③于是,我開始懷念起兒時小鎮的生活了:暮色漸已深沉,炊煙裊裊升起,牛羊悠然走過,村童嬉戲成群,雞鴨尋覓歸路;父輩躬耕田間,一眼望去是一望無際的田園……跳草繩、打彈弓、掏鳥窩、爬樹、釣魚、洗澡……尤其是天黑不一會兒,鄉村靜得讓人心慌,一盞小煤油燈發出微弱的燈光,一家六七口人圍坐在一張八仙桌上,吃著飯,夾起菜,聽父母講故事,笑語陣陣,那溫暖亮在心里!哪像現在,打工的打工了,忙的忙去了,真要照個全家福,不是缺這個就是少那個。
④那天,我去了幾家兒時的玩伴,不曾想,幾戶人家的墻上居然貼著毛主席的畫像,印象最深的還掛著近乎發黃的黑白老照片,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六七十年代燃燒的歲月。那時,家家戶戶都是用木頭制成的鏡框,按長輩大小排好黑白照片,再夾上兩塊玻璃,一幅全家福就做成了,其樂融融的合影透露著村人的家庭觀念。一次是偶然,兩次是感慨,當一次又一次看到如此相似情景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村人心中的底線,以及最珍貴最善良的角落。到了叔叔家中,看到早已老掉牙的十四英寸黑白電視機,一臺沒有天線的大收音機。我提醒叔叔條件好了,換個新的。叔叔搖搖頭,大電視耗電不說還輻射人體,污染環境。從叔叔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種單純和干凈的東西,人似乎變簡單了,生活簡單與快樂著,這或許算是我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地方。
⑤是的,大城市一天一個樣,當你回身尋找時,一切都無蹤跡了。人是不是這樣,當你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子女,為人夫妻,為人上級、為人下級,為人友、為人敵,而認真辛苦地面對時,你卻失去了人生很多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很難回到生活與生命的本身。所以你要記�。耗愀淖儾涣谁h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⑥白巖松說過一句話:“當下的中國,由于欲望,我們的人性處于退步的階段。”沒辦法,我們依然在加大規模建設,小鎮的河水臭氣熏天,化肥農藥讓農田種不出放心的糧食蔬菜,村民的病莫明其妙地多了起來,那種單純和干凈看不到了。再說上海,友人短信調侃:上海風光,千里霧霾,萬里塵飄,望外灘內外,濃霧莽莽,明珠上下,陰霾滔滔……空氣如此糟糕,引無數市人戴口罩……我們真希望生命被尊重,自然也被尊重,還人類一個單純和干凈,美麗中國,藍天白云下,人簡單與快樂地生活著。
⑦生活簡單就快樂,小鎮美麗就幸福。
(選自2014年《散文百家》,有刪改)
12.第①段關于上海的描寫有什么作用?(4分)
13.請分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表達特色。(6分)
14.文章第④節說“從叔叔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種單純和干凈的東西”,“單純和干凈
的東西”指什么?請加以概括。(4分)
15.請探究作者對小鎮的情感取向。(6分)
參考答案:
12.(4分)①引出小鎮建設對上海的追趕;(1分)②與兒時小鎮生活的恬淡宜人形成對比(1分);③為下文寫到村人簡單快樂的生活做鋪墊(2分)。…點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第5頁)…15.(6分)①對兒時小鎮生活的懷念和留戀;②對小鎮現狀的不滿和失望;③對小鎮中還有村人能簡單快樂生活的認同和贊美;④對小鎮未來能夠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期盼和希望。(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