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桂花雨閱讀訓練
故鄉的桂花雨
琦君
①中秋節前后,就是故鄉的桂花季節。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聞到了。
②小時候,無論什么花,我都不懂得欣賞。盡管父親指指點點地告訴我,這是凌霄花,這是叮咚花、這是木碧花……我除了記些名稱外,最喜歡的還是桂花。桂花樹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態,笨笨拙拙的,不開花時,只是滿樹茂密的葉子,開花季節也得仔細地從綠葉叢里找細花,它不與繁花斗艷�?墒枪鸹ǖ南銡馕�,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聞,還可以吃�!俺曰ā痹谠娙丝磥硎嵌嗝此讱�?但我寧可俗,就是愛桂花。
③桂花,真叫我魂牽夢縈。(a)(批注: )
④故鄉是近�?h份,八月正是臺風季節。母親稱之為“風水忌”。桂花一開放,母親就開始擔心了,“可別做風水啊�!�(就是臺風來的意思。)她擔心的第一是將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將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著,“只要不做風水,我可以收幾大籮,送一斗給胡宅老爺爺,一斗給毛宅二嬸婆,他們兩家糕餅做得多”。原來桂花是糕餅的香料。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聞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時,就應當“搖”,搖下來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鮮,如任它開過謝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風雨吹落,那就濕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皳u桂花”對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母親說:“還早呢,沒開足,搖不下來的�!笨墒悄赣H一看天空陰云密布,云腳長毛,就知道要“做風水”了,趕緊吩咐長工提前“搖桂花”,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篾簟,幫著抱住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保╞)(批注: )
母親洗凈雙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盤中,送到佛堂供佛。(批注: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和著桂花的清香淡雅,給讀者展現了一位敦厚慈祥的母親形象。)父親點上檀香,爐煙裊裊,兩種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親詩興發了,即時口占一絕:“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痹婋m不見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親確實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詩呢。
⑤桂花搖落以后,全家動員,揀去小枝小葉,鋪開在簟子里,曬上好幾天太陽,曬干了,收在鐵罐子里,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鹵,過年時做糕餅。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批注:對一家人動手曬桂花的場面進行細致描寫,表現了家庭的和美,令讀者也沉醉于花香和溫情之中。)
⑥念中學時到了杭州,杭州有一處名勝滿覺垅,一座小小山塢,全是桂花,花開時那才是香聞十里。我們秋季遠足,一定去滿覺垅賞桂花�!百p花”是藉口,主要的是飽餐“桂花栗子羹”。因滿覺垅除桂花以外,還有栗子�;ḿ纠踝诱墒�,軟軟的新剝栗子,和著西湖白蓮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幾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無論如何沒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樣清香,因為栗子長在桂花叢中,本身就帶有桂花香。我們邊走邊搖,桂花飄落如雨,地上不見泥土,鋪滿桂花,踩在花上軟綿綿的,心中有點不忍。這大概就是母親說的“金沙鋪地,西方極樂世界”吧。母親一生辛勞,無怨無艾,就是因為她心中有一個金沙鋪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極樂世界。
⑦回家時,總捧一大袋桂花回來給母親,可是母親常常說:“杭州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
⑧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注:琦君,當代女作家。浙江永嘉人,1949年赴臺灣,旅居美國。
13.梳理文章思路,在下面的空缺處填上恰當的內容。(2分)
杭州吃桂花戀故鄉
14.為什么文章一開始就寫“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聞到了”?(3分)
15.作批注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它可以談感悟理解,或生發聯想,或賞析表達特色。仿照示例在原文劃線
的a.、b處中加上批注。(4分)
a處 批注:
b處 批注:
16.本文題目是《故鄉的桂花雨》,而第⑥段中作者花了許多筆墨介紹了在杭州滿覺瓏的桂花,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呢?不妨借用俗語或成語來揣摩作者的情感。(4分)
17.本文鄉土氣息十足,別有一番風味�;仡櫼幌�,你的童年有類似于“搖花樂”的故事嗎? 請寫出令你銘記于心的一段經歷。(3分)
13.中秋憶桂花思故鄉 童年搖桂花愛故鄉
14.在文中桂花是故鄉的代名詞,通過桂花的香味引起思鄉之愁,為全文定下了濃濃的懷鄉的感情基調,更好
地抒發懷鄉思親的感情,也很好的點題。
15.緊扣文章內容,表達通暢簡潔即可。A.概括本文主旨,或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或內容上能夠更深
刻、更強烈地表現作者懷鄉思親的感情。
B.示例1: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動詞,有動作,有聲音,有氣味,有感受,新鮮生動,使讀者也真切地感受到了
“搖花樂”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懷鄉思親的感情。示例2:兒童時的“我”在搖桂花中的歡呼雀躍和發自內心
對“搖花樂”的喜好,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孩子特有的天真無邪。
16.作者在文末借母親的話“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道出了自己的戀鄉情結,使上述的部分一下成為了故鄉的桂花和“桂花雨”的陪襯,與“月是故鄉明”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熱愛故鄉的
桂花,而杭州也因為有桂花而讓作者喜歡,用一個成語來涵蓋是“愛屋及烏”。(義近也可。如:用杭州滿覺
瓏的桂花來襯托故鄉的桂花,“月是故鄉明”啊,表現出了作者的戀鄉情結。)
17.略。(文字中要融有自己對童年或家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