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險關過了。
沒想到走了不到兩公里,險情又出現了:又一道兩三百米寬的堰塞湖出現在面前,不僅水流湍急,而且比前面那個堰塞湖深得多,昨天還冒頭的樹木都被淹沒得看不見了,人下去必沒過頭頂。
道路再次中斷。周洪許命令隊伍向另一處繞行。沒想到那里竟是一道懸崖!
沿途返回,等候救援!周洪許再次下令。
可是當張開順帶先遣隊返回到先前的那道堰塞湖時,才發現水面已經上漲,就是用鋼絲繩也無法再渡。就是說,他們不可能從原路返回了。一時間官兵們進退兩難。
此時他們與外界的通訊聯絡完全中斷,想求援也已經不可能。
張開順不甘心,找來一根背帶系在一名戰士腰上,拉住,讓他進入湖中試深淺。那位戰士“撲咚”一聲進入水中后,竟然就沒了蹤影。張開順一驚,趕緊抓住繩子把他拽上來。戰士吐出一口水后告訴張開順,湖水至少有兩米多深了,不能涉過。無法前進又不能后退,他們陷入了真正的絕境。
跟隨在后的災民看到這一情形,都面色蒼白驚悸不安。隊伍中出現了躁動不安的情緒。周洪許一邊安撫受災群眾,一邊迅速地考慮突圍方案。
身處絕境,周洪許一再告誡自己要冷靜。既然不能前進也不能后退,不能直行也不能繞道,那么,就飛起來吧。
他抬頭看了一下身邊筆直的絕壁,再看了一下手上的地圖,只有攀援絕壁這一條路可走了。這座山已經斷裂,兩邊分別出現了八十多厘米的裂縫,裂縫深不見底。
周洪許簡直無法相信,他親自爬上去察看,果然看到一丈多寬的裂縫,兩邊是刀削一樣的懸崖,中間只有60多厘米寬的路。這樣的路,也得走,只能走了,這是唯一一條生路了!
張開順帶著8名戰士在前面一邊爬,一邊用砍刀在爬過的道路上砍出一個個腳坑,好讓后面的人踩穩。讓人緊張的是,這一批營救出來的226位災民中,有45個人,都需要戰士背負。
“絕不能丟下任何一個群眾!”戰士們輪流背著這45人繼續爬行。
因為幾天來很少吃東西,一名戰士背負孕婦時,腳底打滑,眼看就要背著那名孕婦墜入山澗。跟在他后面的周洪許趕緊爬過去,一把將戰士拽回。望著眼前的一切,災民們被嚇得面色蒼白,回不過神來。
這時,山腰傳來轟鳴聲,一架架直升機正在低空盤旋搜救。伴隨著直升機掠過時發出的轟鳴聲,山頂的巨石暴雨般往下墜。
周洪許用手勢告訴大家不要出聲,保持安靜。因為整座山體已經松動,稍稍的振動都可能出現新的塌方,一旦腳下的山再次滑坡,他們將全部喪生。
周洪許就這么懸著一顆心,帶領隊 伍走過了這段不過是1.5公里的山路,花了整整3個小時。
當他們終于抵達白云庵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時,發現前面又沒有路了。有的災民已表示他們不想再走了,是死是活都聽天由命了。周洪許急速地思考著:此時若在山上停留,一旦大家體力耗盡,那誰也出不去了!必須馬上離開。
張開順帶著8名戰士手持砍刀,在密林內砍掉荊棘開出一條小路。后面的人扶老攜幼依次前行,經過三個小時的艱難行走,前方出現了一條尚未完全斷裂的鄉村路。周洪許趕緊查看地圖,發現這條路竟然直通天池鄉。他感到一陣欣喜。晚上8時左右,一行人終于走到了天池鄉。
天池鄉已被漫上來的湖水吞噬�,F場除了天池中學的大門還露在水面外,就只剩下天池中學七十多歲的退休教師王老師了。周洪許下令,就地宿營,等待天亮。
這是17日夜,距他們和外界失去聯系,已經12小時了。
老天爺絲毫不眷顧他們的辛苦疲憊,電閃雷鳴地下起了大雨。他們從廢墟中刨出一塊篷布,搭了個簡易帳篷,讓傷員和孕婦躲避,其余人員在大雨中等待。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周洪許和張開順再次帶領官兵突圍。
在又一次的漫長的艱難的跋涉之后,終于全部走出了險境,到達了相對安全的可通汽車的馬尾鄉。
這個時候,距他們17日早上7點出發,時間已過去了36個小時,這36個小時,就是后來網上吵得沸沸揚揚的“烏蒙鐵軍”失蹤事件。
我問周洪許的搭檔曾祥明政委,在和團長聯系不上的那三十多個小時里,你是不是非常著急?
曾祥明說,我當然很擔心,但我又很有信心。因為我太了解他了,我知道他的素質,相信他一定能把隊伍和群眾都安全帶出來的。曾政委面帶微笑地回答我。
我合上本子,跟周洪許開了個玩笑。我說周團長,那個時候,你是不是覺得你的眼鏡兒很礙事啊?
周洪許一下樂了,說是啊是啊,汗水雨水把鏡片搞得很模糊,我真恨不能扔了它。
這位了不起的團長,戴著一副眼鏡兒。
16.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4分)
A.小說中兩次提到災民臉色蒼白,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表明險情之重;二是通過對比,反襯官兵尤其是團長周洪許的沉著勇敢。
B.小說用詞很準確,很講究。比如“只有”“唯一”,這些詞語很形象地表明了當時環境的極度危險和周團長內心的淡定坦然。
C.直升機正在低空盤旋搜救,周洪許用手勢告訴大家不要出聲,保持安靜。這一矛盾的做法正表明他們已經快要脫離危險了,不再需要直升機的救援了。
D.曾祥明政委說他很擔心,又很有信心�!皳摹钡氖侵咐习傩盏陌参�,“有信心”的是相信周團長心理素質過硬,一定能完成任務。
E.小說情節曲折,跌宕起伏,一環扣一環,攝人心魂,讀者也會隨著情節的發展一起緊張、害怕、放心——讓讀者如臨其境,就是這篇小說的魅力。
17.小說前幾段寫險情一再出現,其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4分)
18.周團長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19.小說結尾寫到了周團長的眼鏡兒,有人認為,這是多余的;也有人認為,有很大作用?你同意哪種看法,說說你的理由。(8分)
參考答案:
16.AE(B項“淡定坦然”不妥,實際上是緊張、無奈。C項“快要脫離危險了,不再需要直升機的救援”錯誤。D項“老百姓的安�!辈粚�,擔心的不只這一方面。)…點此查看高中小說閱讀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8頁)…19.示例一:結尾好。①作者和周團長關于眼睛的玩笑,使小說結尾處顯得溫馨幽默,與之前的氣氛形成很大反差,亦莊亦諧。②周團長在戴著眼鏡、視線模糊的情況之下帶著隊伍絕境突圍,更能顯示出周團長突圍的艱辛不易。使周團長的形象更為感人,高大。示例二:結尾多余。(既然是小說,考生可圍繞情節、主題、人物形象來答,也可從內容、結構來答。不管哪種觀點,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觀點明確2分,分析4分,條理清晰、表達簡明連貫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