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鋒
人都是要工作的,工作的地方叫單位,單位該有辦公室。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辦公室,有的是密閉式的,像魚罐頭;有的是敞開式的,“大團結”;有的是隔離式的,非請勿進。
辦公室里發生的事叫辦公室故事,辦公室里的規矩叫辦公室原則,辦公室里的斗爭叫辦公室政治,辦公室里的愛可以叫辦公室戀情,辦公室里的人稱之為無季節性候鳥——總之,對于平常人來說,除了家,最重要的一個地方就是辦公室。
向前二十年,或者更多時,人和單位之間的關系有點像兒子與爹的關系,人不但能按時從“爹”處領到可觀的薪水,不用為一日三餐發愁。甚至在腳踏進“爹”的眼皮之后,生老病死就全交給“爹”了,此外,“爹”還管孩子、管老婆、管全家,管得你服服帖帖。人心甘情愿地被管,除了“單位”再無第二。單位就是個圈兒,很多人舍不得那個圈,因為圈在那個圈子里有很多實惠,能讓人產生一種穩定的良好的感覺,那是一種優越感,那感覺有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那時的單位是安樂窩,逍遙谷,養心殿,夢幻之都。后來,單位就快變成江湖了。市場不就是江湖嗎?有些辦公室成為江湖游俠的決斗場,不打個你死我活決不善罷甘休;有的辦公室成為打情罵俏的風月居,爭風吃醋穿“鞋”戴“帽”熱鬧得一塌糊涂;有的辦公室一個科長,一個副科長,一個主任科員,政治玩得如火如荼———其實不怪,江湖么,人便有好有壞,有能人也有小人,有濫竽充數的,有懷才不遇的,有憤世嫉俗的,有大肚能容的——能人未必活得滋潤,小人卻可趾高氣揚;明明談古論今,嬉笑怒罵,轉眼間卻造謠中傷、蠱惑人心。
小小的辦公室(格子),看似一馬平川,實則曠達深遠,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人,都戴著灰色的、青色的、紅色的、白色的面具,那些面具進入辦公室開始戴上,到下了單位的通勤車才摘下,這個時間段的每一刻、每一個人、每一句話,都是屬于辦公室的,都要站在單位的立場,都得道貌岸然。
千萬不要想在辦公室摘下面具,無政治的辦公室是不存在的,中國人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政治;“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是政治;“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政治。
辦公室是無季節性候鳥棲息的莊園,你成功或者失敗,存在或者消亡,都在那里。那里是市場化的江湖,過去的江湖靠刀槍吃飯,現在的江湖靠本事立足。無季節性候鳥的職業病是:腰椎間盤突出(久坐)、前列腺炎(久憋尿)、視網膜勞損(久盯電腦)、腕勞損(久打字)、耳鳴(久聽電話)、肌膚脆弱(久吹空調)、神經衰弱(久受壓力),惶恐綜合征(久遭老板訓斥)等。
前幾天,北京一位白領親戚來廣州出差,我們共吃早茶,她在一家“世界五百強”單位工作,職位為副主任,名稱很復雜,搞不清,就以“政治”的方式問她的上司分別是誰?她的上級分別是:部門主任(空缺)、中心副總經理(空缺)、中心總經理(公司副總兼任,公司有三個中心)、公司總經理、公司總裁。你可以做到中心總經理嗎?她說不會,中國人最多做到中心副總經理,那樣的話薪水每月有三四萬元,但辛苦會比現在翻兩番。年近五十的她,不再考慮升職,而是想著早點退休,告別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