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以來,究竟誰擁有美聯儲一直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美聯儲自己總是支吾其詞。和英格蘭銀行一樣,美聯儲對股東情況嚴守秘密。眾議員賴特.帕特曼(Wright Patman)擔任眾議院銀行和貨幣委員會主席長達40年,在其中20年里,他不斷地提案要求廢除美聯儲,他也一直在試圖發現究竟誰擁有美聯儲。
這個秘密終于被發現了,《美聯儲的秘密》一書的作者尤斯塔斯(EustaceMullins)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終于得到了12個美聯儲銀行最初的企業營業執照(Organization Certificates),上面清楚地記錄了每個聯儲銀行的股份構成。
美聯儲紐約銀行是美聯儲系統的實際控制者,它在1914年5月19日向貨幣審計署(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報備的文件上記錄著股份發行總數為203053股,其中:
洛克菲勒和庫恩雷波公司所控制下的紐約城市國家銀行(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York),即花旗銀行前身,擁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0000股;
JP摩根的第一國家銀行(First National Bank)擁有15000股;
當這兩家公司在1955年合并成花旗銀行后,它擁有美聯儲紐約銀行近四分之一的股份,它實際上決定著美聯儲主席的候選人,美國總統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圖章而已,而國會聽證會更像一場走過場的表演。
保羅.沃伯格的紐約國家商業銀行(National Bank of Commerce of NewYork City)擁有21000股;
羅斯切爾德家族擔任董事的漢諾威銀行(Hanover Bank)擁有10200股;
大通銀行(Chase National Bank)擁有6000股;
漢華銀行(Chemical Bank)擁有6000股;
這六家銀行共持有40%的美聯儲紐約銀行股份,到1983年,他們總共擁有53%的股份。經過調整后,他們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銀行15%,大通曼哈頓14%,摩根信托(Morgan Guaranty Trust)9%,漢諾威制造(Manufacturers Hanover)7%,漢華銀行(Chemical Bank)8%。
美聯儲紐約銀行注冊資本金為一億四千三百萬美元,上述這些銀行究竟是否支付了這筆錢仍然是個謎。有些歷史學家認為他們只付了一半現金,另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他們根本沒出任何現金,而僅僅是用支票支付,而在他們自己所擁有的美聯儲的賬戶上只是幾個數字的變動而已,美聯儲的運作其實就是“以紙張做抵押發行紙張”。難怪有的歷史學家譏諷聯邦儲備銀行系統既不是“聯邦”,又沒有“儲備”,也不是銀行。
1978年6月15日,美國參議院政府事務委員會(Government Affairs)發布了美國主要公司的利益互鎖問題的報告,該報告顯示,上述銀行在美國130家最主要公司里擁有470個董事位置,平均每個主要公司里有3.6個董事位置屬于銀行家們。
其中,花旗銀行控制了97個董事席位;JP摩根公司控制了99個;漢華銀行控制了96個;大通曼哈頓控制了89個;漢諾威制造控制了89個。
1914年9月3日,紐約時報在美聯儲出售股份的時候,公布了主要銀行的股份構成:
紐約城市國家銀行發行了250000股票,杰姆斯.斯蒂爾曼擁有47498股;JP摩根公司14500;威廉.洛克菲勒10000股;約翰.洛克菲勒1750股;
紐約國家商業銀行發行了250000股票,喬治.貝克擁有10000股;JP摩根公司7800股;瑪麗.哈里曼5650股;保羅.沃伯格3000股;雅各布.謝夫1000股,小JP摩根1000股。
大通銀行,喬治.貝克擁有13408股。
漢諾威銀行,杰姆斯.斯蒂爾曼擁有4000股;威廉.洛克菲勒1540股。
從1913年美聯儲建立以來,無可辯駁的事實顯示了銀行家們操縱著美國金融命脈、工商業命脈和政治命脈,過去如此,現在仍然如此。而這些華爾街的銀行家都與倫敦城的羅斯切爾德家族保持著密切聯系。
銀行家信托公司(Bankers Trust)的總裁本杰明.斯特朗被選為第一任美聯儲紐約銀行董事會主席�!霸谒固乩实目刂葡�,聯儲系統與英格蘭銀行和法蘭西銀行形成了互鎖 (Interlocking)關系。本杰明.斯特朗作為紐約美聯儲銀行董事直到1928年他突然死亡,當時國會正在調查美聯儲董事和歐洲中央銀行巨頭們的秘密會議,而這些秘密會議導致了1929年大衰退�!盵注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