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明的決斷是抓住機會的保障
凡是成功的公司主管,在其人生的旅途中,很少有能一步登天的。他們憑借著機智與眼光,在充滿困頓與挫折、失敗的環境中做出扭轉乾坤的決定,終于柳暗花明,攀登上事業的頂峰。
據說,機會之神全身赤裸,滑溜溜的很不容易抓住,只是他光禿禿的頭上有一小撮頭發,人們僅能在它轉身的瞬間,及時抓住它的頭發,才能把它留下。
其實,上天并未特別眷顧那些抓住機會之神的幸運者,只不過他們用心良苦,一再對問題苦思對策,因而參悟玄機,獲得機會之神的青睞。
2.必須有自己獨到的見識
一般而言,公司主管所面臨的問題都是“多元”的,單純的問題或是例行公事,只要有相當的常識與經驗,就可駕輕就熟、妥善地加以處理。至于錯綜復雜、牽涉較廣的問題,除了要具備專業知識的素養外,更要有整體性的策略性思考。既不能被眼前的壓力所懾服,又不被利害關系所迷惑,而要秉特公平、客觀的態度,做應有的理性分析。因此,有自己獨到的“見識”相當重要。
3.必須有過人的見解和魄力
人的見識愈高遠,就愈會有曲高和寡的現象,尤其是一般人常滿足于現狀,陶醉于既有成就的美夢中,任何太激進的做法都會被視為“異端”,遭到反對。這時若要力排眾議,斷然掃除“人為”的障礙,就必須具有膽識和實踐能力。
日本三洋電機的創辦人井植歲男生前常說的一段話,頗值得我們思考,這段話就道出了決斷者應有的見識眼光。他說:
“以自己經營事業的立場去觀察東西,或者去思考事物的話,則事業是不會有所突破的,應該站在更高一層來觀察事物�!�
井植當初毅然離開松下,另起爐灶,投入市場已過度飽和的車燈業,但他卻口出驚人之語,立誓在幾年內建造一家年產兩百萬個車燈的工廠。然而事實上,當時的十六家工廠所生產的十萬個車燈都銷售不了。
原來井植看到當初大多數的日本人都以自行車代步,如果沒有車燈,夜晚行車將很不方便,所以他判斷車燈將成為必需品。再者,車燈市場小是因為產量太小,規模不經濟,以致價格太高,消費者駐足不前,市場因而打不開。
后來,果然在井值建廠四年之后,兩百萬的目標就輕易達到了。
4.立場超然,當局不迷
人是感情的動物,中國社會尤其講究人情關系。身為公司管理者若是擺脫不了人情的包圍,而身陷人事漩渦時,決斷則常有偏差。
我們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意指當事人因得失心太重,無法冷眼旁觀,以致失去“平常心”的素養。既已患得患失,自然無法從“高處、大處、遠處”等層面來做決策,“目光如豆”的人,怎會有令人佩服的明快判斷呢?有一則寓言故事,記述某商人故意將一本《下棋必勝法》裝在以梧桐木精裝的盒子里,然后高價出售。有一位好棋者,不惜花高價購買回來小心翼翼地打開,豈料書中只寫幾個字:“下棋時要經常保持比對方超然的立場”。
這一則寓言昭示公司管理者要以大局為重,若能放棄私心,以第三者的客觀立場來看事情,處事自能了無牽掛,決策必然高明。
5.反面思考尋求最佳決斷
公司管理者應該是集“眾智”的人。盡管他做決策要有相當的魄力,但他絕不能專斷與獨斷,而應廣泛請教,以求集思廣益,甚至多聽反對者或不滿者的意見。
羅斯�?偨y就是此道高手。每遇重大事件,他總是先讓一位助理去研究,并囑咐他千萬不可泄密。然后,他又邀請與該助理意見相左的其他助理去研究同樣的問題。當然,他也要求他們保持機密。這樣,羅斯福不受左右的任意擺布,他能很客觀地從各個角度考慮問題。當然,他的決策水平是一流的。
6.培養“第六感”的敏銳性
很多體育比賽都是一瞬間決定勝負的,到底應如何抓住那一剎那時機,確實令人煞費苦心。
日本相撲大王坪內壽夫為獲取這一瞬間的奧秘,去請教角力專家。
“正如你所知,角力共有48手,這48手就是48‘型’,每一型各有其奧妙之處:有的是把對手壓出角力場之外,有的則是把頭壓到對手的胸部……總之,變化很多。既然這樣,角力選手如何記住這些變化多端‘自由’型呢?他們不是用頭腦,而是靠‘皮膚’的接觸去記住的。要達到這個地步,就要下工夫去練習�!�
決斷就是努力向前。時光在飛逝,唯有放眼天下,正視眼前的挑戰,我們才能運用我們所擁有的決斷智慧,迎接時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