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管得多就一定是好的嗎?
主管管理的最高狀態就是限制部下的自由意志,而不讓下屬感覺出來。這樣就能形成上下級之間的和諧,讓大家在和睦的氣氛中達成努力工作、和衷共濟的共識,共同朝著既定的管理目標奮斗。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也許對今天的主管們來說會有一些啟發意義。老子認為,如果人類驅除邪念,恢復本性,就可以實現無為而治,各種良好的秩序自然可以實現。
老子的無為而治并非只是單純地無所事事,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說,什么都放任自流。在事事都管和無為而治之間,有著深刻的辯證的和權變的思想。無為而治是一種棋高一著的超越,它是一種完全包容人,卻不使其意識到被領導、被驅策的方法。
這種方法要求主管從大處落筆,把握大局,高屋建瓴居高臨下地實施領導,將部下導向適當的方向。老子有許多闡釋無為而治思想的名言,這里擷取9條揭示其中深刻的含義:
1.“為無為,則無不治�!�
就是說,領導者必須懂得用無為來治世的本領;對現代的主管來說,第一提醒是說,不要認為管得越多越好,要懂得有時“不管”要比“管”好。
2.“天下多忌諱,而民彌窮;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就是說,繁文苛法不見得就能使民眾富足守分;對現代的主管來說,不要過分地依賴成文的“規矩”,要有意識地運用不成文的但同樣有約束力的“規矩”,不僅要從外部限制下屬,更要從員工的內心入手,培養員工完成工作的內在動力,由“他治”改為“自治”。
3.“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就是說好的統治者應當處無為之境地,順應自然和環境,因境、因勢利導來教化民眾。
4.“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稀之極矣�!�
就是說,不用語言和法令的教化和統治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5.“是以圣人處之上而民弗重;處之前而民事害也。是以無人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就是說,領導者要明確自己的角色,不可與部下爭利;對現代主管來說,在進行獎賞時要強調下屬的功勞,不可與下屬爭功,要用獎賞來引導下屬的積極性。
6.“太上,不止有之;其次,棄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就是說,領導人要做到表面上是什么也沒有做的樣子,但是他的話在組織里能得到順利貫徹執行。
7.“萬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就是說,領導者必須讓人民自己覺得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完成工作,讓他們各安其職,這才是最好的領導者;對現代主管來說,要對下屬有信心,相信下屬能出色地完成任務,并把你的信任傳達給下屬。
8.“水善力萬物而不爭�!�
就是說領導應該機敏,給民實惠,而不能與部下爭利益,搶風頭;對現代主管來說,要及時地獎賞下屬,并做到言必信,信必行,及時兌現向下屬的承諾。
9.“善行無轍跡�!�
就是說,領導者應當注意做事的方法,不露痕跡地推行自己的意志;對現代主管來說,有時做事的方法是決定性的因素,針對不同的情形選用不同的方法,是達到管理目標的關鍵所在。
“無為而治”老子光輝思想的經典性凝結,對現代管理來說,其啟發意義是深遠的�,F代管理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員工的知識水平和領悟能力越來越強,他們普遍有很強的獨立意識,普遍地不喜歡有一個“監工”在自己工作時指手畫腳。如果說傳統的管理者可以因為勤勉的工作受到員工的尊敬的話,那么這種情形在今天已經有所改變�!安蛔R時務”,什么事情都要過問,不相信下屬的主管在今天將會被淘汰出局。
管理的環境已經變化了,主管也應該開動腦筋,尋找新的管理方法,追求通過無形控制達到控制一切,通過在公司內推行無為而治達到無不為,通過不爭達到無不爭,從而達到管理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