鍚嶈憲闃呰 | 绐楄竟鐨勫皬璞嗚眴鍦ㄧ嚎闃呰 | 銆婂彶璁般€嬪湪绾块槄璇讳笌缈昏瘧 | 鑰佷汉涓庢捣鍦ㄧ嚎闃呰 | 涓€冩暎鏂囬槄璇婚闆嗕笅杞� | 涓€冭鏂囪瘯鍗蜂笅杞� |
銆婃湞鑺卞鎷俱€嬪湪绾块槄璇� | 娴峰簳涓や竾閲屽湪绾块槄璇� | 銆婇亾寰风粡銆嬪湪绾块槄璇� | 鏈辫嚜娓呮暎鏂囬泦 | 2024涓€冧富棰橀槄璇�41鍒� | 涓€冭鏂囧垎绫绘眹缂栦笅杞� |
在某宿舍樓衛生間昏黃的燈光下,一個年輕人在水龍頭下的洗手盆上墊了一塊木板,雙腿斜蹬著地面,用左臂支撐著前傾的身子,上身趴在木板上,忘我地寫著東西,以至有人上廁所從身邊經過他都渾然不覺……每晚熄燈鈴響過以后,他都會準時出現在那里。
這一幕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解放軍藝術學院。這個人就是剛剛獲得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而他27年前在衛生間寫下的,就是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紅蘿卜》。
這個故事,文壇知道的人并不多,曾經執教于解放軍藝術學院的黃憲國在1990年秋天的一次文學講習班上作為勵志的例子給學員講述了這個細節,而我就曾是那屆學員中的一個。
我至今還記得當年讀莫老師的中篇《透明的紅蘿卜》時那種奇妙的感覺,第一次從文字中產生強烈的共鳴,猶如醍醐灌頂。他的語言那么神秘和輕盈,似乎寫下的每一個漢字隨時都能從紙上飛翔起來。一顆孤獨的少年之心第一次在文學中得到了呼應,從此我迷上了莫老師的小說,這些年讀完了能買到或搜羅到的他所有的作品。
許多年以后,當我第一次站在莫老師面前,說句實話,他完全顛覆了我心目中文學大師的形象。
一襲布衣的他那么平易,憨態可掬,像個老小孩。我絲毫也沒感覺到是第一次見他,仿佛好多年前早就熟悉了。他呵呵笑著說,“小老鄉,剛在《人民文學》讀了你一組詩,你在《方圓》寫的那些文章我也看過,不錯�!蔽彝蝗皇艿搅丝滟�,有點囧,像調皮學生突然被揪到了班主任面前。
接下來的日子,我自然多了不少見到莫老師的機會。每次去,莫老師都會提前泡好一壺茶,一進門一杯熱騰騰的茶就能捧在手中。喝茶的功夫,往往是聽莫老師談文學的最佳時機。
我驚異于莫老師的細致與平和,像他這樣的大家竟然對什么時候哪個省又冒出一個有潛力的新作者,哪個刊物又發出一篇不錯的小說如數家珍。莫老師曾鼓勵我嘗試寫一點非虛構作品,他說你既是詩人又是記者,兩種問題一綜合,沒準就能搞一個有影響的非虛構文本出來。正是在莫老師的鼓勵下,我拿出了第一個非虛構長篇《看房記》的梗概。我的非虛構長篇寫作計劃獲得了2012年度人民文學“大地寫作計劃”的扶持,計劃明年寫完,也算是我向莫老師第一次交上的小說作業。
這些年莫老師突然迷上了書法,我曾在《書法》雜志上看到他的一幅手札,敦厚中透著率性灑脫,文氣中透著高古清雅之氣。一天下午,我有幸現場目睹了莫老師的左手書法,那簡直是一種享受。莫老師左手扣著右手腕,慢慢把墨研勻,然后凝神屏氣,懸腕捉筆,一氣呵成。寫到得意處,莫老師抿著嘴,右手扶腰,額頭上都是汗,樣子特別可愛,寫下的似乎不只是幾個漢字,而是認真完成了一套對古漢語拜祭的儀式。
知道莫老師寫字,求字的人也就蜂擁而至,圈子里的作家、詩人,曾經采訪過他的記者,以前的戰友、同事……莫老師從不忍拒絕人,總是笑呵呵應承,哪怕耽誤了自己的寫作進程也沒有怨言。莫老師自己給自己下了個定義:善良、懦弱,不傷害人。
一個曾采訪過莫老師的記者這樣回憶,“結束采訪在茶館里出來后,他堅持先給我攔一輛出租車讓我先走�!�
我們偶爾和莫老師聚會,他從不讓人接送,而是自己騎著一輛破舊的大輪自行車,從平安里一直騎到后海的孔乙己酒店或南鑼鼓巷深處的某個小館。說好的時間他是從不遲到的,總是按點趕到。魯國人那些最美好的品質在莫老師的骨頭里珍藏著,在他血液里流淌著……
進入2012年9月,諾貝爾獎的事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莫老師為了躲清靜回山東高密去了。
老作家叢維熙曾對莫言有這樣的描述:“莫言是個一貫沒有文場中嬌氣,肯于在集體中吃苦負重的人。早在1987年,中國作家代表團出訪德國的時候,莫言在團隊中也拿出他的那份樸實,在往返的機場上扮演搬運工的角色。其實并沒有人讓他這么干,其閃光點出自他的行為本能,源于他性格里具有的憨厚�!�
(選自《方圓》2012年第20期,有刪節)
19.本文以一個年輕人在宿舍樓衛生間昏黃的燈光下寫作的情景開頭,有何作用?(4分)
20.文章寫了莫言哪些美好的品質,請結合原文分點概括。(5分)
21.作者第一次見莫言時,為什么會“絲毫也沒感覺到是第一次見他,仿佛好多年前早就熟悉了”?(6分)
19.(4分)【引出本文傳主莫言(1分),為后文提到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埋下伏筆,點明獲獎并非僥幸(1分)激發讀者的好奇與關注,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1分);作者對這個細節記憶清晰,表明了作者對莫言的深切關注和了解,使全文顯得真切可信。(1分)】
20.(5分)【①勤奮刻苦。在宿舍樓衛生間昏黃的燈光下堅持創作;②平易…點此查看完整高中散文閱讀訓練參考答案(本文答案在第3頁) …寫作、對待書法都虔誠認真,傾注真情。(有評價有分析答對1點得2分,有評價無分析答對1點得1分。本題最多得5分。)】
21.(6分)【①聽過關于莫言勤奮寫作的故事,對他的精神態度拳拳服膺。②讀他的作品產生強烈共鳴,此前讀完了能買到或搜羅到的他所有的作品,與他早有神交。③雖是第一次見面,但莫言毫無文學大師的架子,平易近人。④第一次談話的內容表明了莫言對于作者的關懷和鼓勵,使作者回憶起了面對老師時的熟悉情形。(每點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本題最多給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