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月球本身并不發光,它只是光的傳送者,把照射它的太陽光孜孜不倦地反射出去。月球繞地球運行,它永遠只以它的一面對著地球,因而它可以呈諸種月相,從峨眉月、弦月,直到滿月。
從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最大距離是40萬公里,按照宇宙標準看,這個距離相當于青蛙在地球上的隨意一跳�?墒窃虑蛑睆絽s又是地球直徑的1/4,是水星直徑的2/3。一個足夠大而有適當重量的月球,離地球又如此之近,所以它能使地球充分感受到它的引力。
在月球上發現水之前,大體是這樣的:月球上沒有可以覺察到的大氣層以及隨之而來的水汽循環,因此月球地貌的形成,是隕星不斷沖擊及溫度急劇變化所致。月球的白晝可達127攝氏度的沸騰溫度,而在夜晚會冷至零下183攝氏度,月球表面因著極熱和極冷而脹縮無定,隨意扭曲。沒有空氣也沒有液態水的月球景色,其特征是一片片廣闊的暗色的平原。月球上的環形山曾經一度讓地球上的天文學家以為是火山噴發的產物,不過現在可以肯定了,那些巨大的環形山及海形盆地,均是遠古時代不計其數的隕星無數次轟擊而成的。從月球上帶回地面的石頭也令科學家大吃一驚:首先是月球至今仍在遭受撞擊折損;其次是這些石頭上留下的宇宙射線的痕跡表明,億萬年間它們不斷飛來飛去。這使人們想起,由于隕星帶來的沖擊和震蕩,因而月球表面到處都是飛來石。它們居無定所,永無寧日,不知哪天又會因撞擊而飛走。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月亮不再寧靜了。從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抵達,到1972年“阿波羅17號”離開,曾經降落過6次宇宙飛船,留下了12名宇航員足跡的月球,又恢復了曾經長達45億年的沉寂。但這樣的沉寂不會是久遠的了,因為人類的意志和目標在。
月亮上發現了因為彗星和冰隕石襲擊月球時留下的大約1 100萬~3.3億噸水,月亮表面有可供地球世界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能源需求—氦-3(最近,科學家又指出:“月球上的氦-3在土壤里大概有100~500萬噸,可供人類用一萬年�!保┮约捌渌h遠不明白的月球礦藏等等,這些物質的發現使得人類開始毫不在乎月亮形象所帶來的感覺與體驗的崇高、美妙,而是要把它踩在腳下,當做第二個地球實行全面開發。
5.從原文看,下列對月球地貌形成的原因,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在月球上發現水之前,天文學家認為月球上巨大的環形山是火山噴發的產物。
B.在月球上發現水之后,科學家則認為月球上的暗色平原是大水沖積的結果。
C.不少科學家認為,月球上那些巨大的海形盆地是一兩次隕星轟擊造成的。
D.一般科學家認為,月球的地貌是隕星不斷沖擊及溫度急劇變化而形成的。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月球是“光的傳送者”,這就是說它本身并不發光,而是把照射它的太陽光再反射出去。
B.“相當于青蛙在地球上的隨意一跳”一句,是喻指月球就像青蛙一樣,無論怎樣蹦跳都是離不開地球的。
C.科學家看到月球上的石頭之所以大吃一驚,是因為月球至今仍在遭受撞擊折損,并且可以推斷至今月球表面還到處都是飛來石。
D.文中“人類的意志和目標”,顯然是指人類要把月球踩在腳下,當做第二個地球進行全面開發。
7.根據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月相的形成與月球反射太陽光,且永遠只以它的一面對著地球,繞著地球運動相關。
B.太陽比月球的體積大、質量大、所以它的引力就更大,因而也就更能使地球產生漲潮現象。
C.由于月球上的礦藏豐富,因此世界各大國都會爭先恐后地計劃到月球上建立自己的開發基地的。
D.展望未來,在一些發達國家的藍圖上,月球作為人類星際航行、宇宙開發第一站的設想,已經確定無疑了。
參考答案:
5. D(A項說法絕對,“認為”前應加上“曾經一度”;B項與實際不合,因為月球上沒有液態的水;C項說法不準確,“一兩次”應改為“無數次”。) …點此進入高中說明文閱讀訓練參考答案100則查看完整參考答案(本文答案在第3頁)…7.B(雖然太陽的體積大、質量大,但是離地球太遠,所以它對地球漲潮的影響沒有月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