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女兒一回到老家,我母親就把她帶進菜市場,逐一詢問她想吃什么。從東頭問到西頭,女兒一直搖頭。母親急了:“總要吃啊,小祖宗,你到底想吃什么?”女兒兩眼埋在手里的卡通畫冊里,淡淡地說:“我要吃排骨里的蘿卜�!�
②不吃排骨,不吃蘿卜,卻想吃排骨里的蘿卜。女兒的理由是:排骨太腥太膩,蘿卜太清太淡。女兒是在吃多了排骨后才挑上蘿卜的。幾年前她在蘿卜盤中翻找罕見的排骨時的情形,還歷歷在目。
③突然就領悟了現代人的憂怨:享受著現代文明帶來的高效、便利、繁華、奢侈,卻怨叨著它的擁擠、功利、急躁、囂張。駕著豪華轎車,卻罵著它的尾氣;用DNA技術修改著生命,卻憂心著社會倫理和生命尊嚴;推行著經濟政治一體化,卻牽掛著多元文化的喪失。
④現代人遠離了鄉村,然后思念它,看見鄉村的一草一木,就一驚一詫的。鄉村很美,但得遠遠地看。鄉村是一幅經典名畫,是用來欣賞的,而不是用來居住的、生活的�,F代人激情四溢地回到鄉村,只是想看看春天離得有多遠,然后用相機拍下來,用畫框裝裱好,點綴到城里的水泥墻上�,F代人在城里模仿著鄉村的綠,懷念著鄉村的安詳和靜謐。
⑤現代人越來越愛回憶從前在鄉村的日子。那段吃不飽的時光,現代人回想起來已全然消散了饑餓的惶恐,臉上是掩不住的羨慕,蕩漾在記憶里的是一段段情意融融的細節,一首首田園詩,一曲曲牧歌。過去了的,就是罪惡也沒什么不可饒恕的。但這得有個基點,回憶和觀賞必須站在今天韋衣足食、和平安寧的陽臺上。
⑥現代人已學會了蘸著傳統的湯汁去吃現代文明的點心,然后用現代思想作武器對現代文明進行反思、反叛�,F代文明授予現代人以現代武器,現代人首先用這武器向現代文明開火。
⑦為什么突然想吃農家味的小菜小飯?因為現代人距農村越來越遠,也離家越來越遠。然而如果連吃三天的農家飯,現代人非罵娘喊救命不可。想一想,當初身居鄉村時,我們懷想的是什么?是生猛海鮮,是遙遠的都市。乞丐的夢常常是席夢思,而富翁的夢更多的是街頭的石板和公園的長凳。
⑧人天生有根反骨,就長在后腦勺下。人在現實中躁動,要么歌唱未來,要么緬懷過去,總是把現實不尷不尬地晾在那兒。盡管人們總是從現實中榨取最多的滋養。
⑨我知道如何讓我女兒在蘿卜中翻找排骨了:弄一鍋子蘿卜,點綴幾小塊排骨。排骨中的蘿卜和蘿卜中的排骨一樣好吃,一樣滋養人,喜惡源自量的比例。比較排骨和蘿卜到底誰更富營養是現代人的淺薄所在,沒什么是特別有營養該特別多吃的,也沒什么是特別沒營養特別不該吃的,你所稀缺的才是你最需要的。
⑩在排骨的背景下,現代人一年四季品嘗著蘿卜。這蘿卜還是原汁原味的蘿卜嗎?但現代人仍管它叫蘿卜,而且時尚地自稱不吃排骨。
(取材于董玉潔《排骨里的蘿卜》,有刪改)
17.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文章開篇通過寫女兒挑食,要“吃排骨里的蘿卜”,引出下文對“現代人的憂怨”的思考。
B.第④段寫現代人“激情四溢地回到鄉村”,說明現代人越來越厭惡都市,渴望回歸田園生活。
C.第⑥段中寫現代人“用現代思想作武器”,“向現代文明開火”,表明了現代人的反思和反叛。
D.第⑦段中“乞丐的夢”和“富翁的夢”構成鮮明對比,深刻地批判了現代人的無知和愚昧。
E.文章以現代人“時尚地自稱不吃排骨”做結,首尾呼應,而“時尚”一詞,尤為耐人尋味。
18.文中說“現代人遠離了鄉村,然后思念它”。結合文章,概括現代都市人思念鄉村的具體表現有哪些。(4分)
19.文章以“排骨里的蘿卜”為題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7.(4分)BD(B“渴望回歸田園生活”有誤。 D“無知和愚昧”于文無據。) …點此查看高中散文閱讀訓練答案集(本文答案在第8頁)…19.(6分)題目生動新穎,能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特點1分);以小見大,用平常事物來反思現代人的憂怨與矯情(手法2分);題目隱含作者對現代都市人矛盾心理的嘲諷和批評(情感態度2分);題文照應(題目與文首、文尾相照應)。(結構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