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窗边的小豆豆在线阅读 | 《史记》在线阅读与翻译 | 老人与海在线阅读 | 中考散文阅读题集下载 | 中考语文试卷下载 |
《朝花夕拾》在线阅读 | 海底两万里在线阅读 | 《道德经》在线阅读 | 朱自清散文集 | 2024中考主题阅读41则 | 中考语文分类汇编下载 |
①對氣候變暖的治理應當是為二氧化碳找出路,而不僅僅是減少排放或簡單地掩埋它。富碳農業就是在解答這樣的世界性課題中產生的新的技術命題。富碳農業是指將人類活動特別是工業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以高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幾倍的濃度,釋放在密閉的人造氣候小區域中,利用相關科學技術,創造一個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環境,從而極大提高農林作物的產量。也就是說,富碳農業是將多余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并以糧食或其他干物質的形式儲存在地球表面的一種碳儲存方法。它所轉化成的碳水化合物不僅包括糧食,而且包括目前需要大量碳排放才能獲得的鋼材、水泥、化學紡織品、化石燃料等。
②富碳農業將使用化石能源所產生的碳排放通過植物轉化為有用的食品和用品,是緩解生態失衡問題的重要思路和有效舉措,對于保護和優化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結合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大規模發展富碳農業可以起到一石四鳥的作用:利用鹽堿地、沙漠地、荒漠地等解決土地短缺問題;有利于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緩解能源危機;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同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生產不同,小區域人造氣候中的富碳農業工廠是在農業溫室、大棚等農業科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的生產方式。它將許多科學技術有機融合到新的農業生產中。
③農業生產離不開光合作用,富碳環境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生態條件。其中,密閉的人造富碳小區域可以利用目前大量存在的廢地下室、廢礦井、巖洞、鹽堿地、沙漠地、荒漠地等進行改造建設,所需要的能源應以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為主。相對于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溫室蔬菜、水果遇到的由于控溫要求而大量耗能和由于保留高濃度二氧化碳氣體而需要密封溫室所產生的高成本,富碳農業工廠可以建造在難以利用的土地上或地下空間,使用地熱和太陽能光熱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控溫,使用太陽能直接光照、人造光源和太陽光導相結合的方法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光能。
④植物以水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在光的催化下生成碳水化合物并釋放氧氣。對于一部分植物,在充分具備光合作用三要素的條件下,其理論極限效率高于傳統農業的常規效率,為農業生產在養分(主要是二氧化碳)極其豐富的情況下進一步增產提供了可能性。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可以通過人工方法進行補給,氣體來源主要是工業生產所釋放的二氧化碳�,F代技術已經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二氧化碳的捕集、運輸和在密閉場所的釋放,這是實現富碳農業的氣的技術途徑。
⑤葉綠素對陽光的吸收光譜主要呈現兩個峰值:紅光和紫光。所以,太陽光的全色光譜中只有部分譜線是對光合作用作出貢獻的。光合作用的光飽和點也并非全部太陽光強,其最佳光強是同二氧化碳濃度有關的,而且對于許多植物來說,光飽和點遠小于太陽光強�;谶@兩點科學事實,在密閉環境下,使用最佳強度的紅色、紫色人造光源代替或部分代替太陽光源的技術已經出現:一是單色的發光二極管,在目前成本每瓦幾角錢的水平下,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所取得的農業干物質的價值進行比較計算,達到了初步可行的程度;二是對于距地面不是很深的密閉農業工廠,使用太陽光的光導纖維導入陽光,運用反射聚光的技術改進,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這是發展富碳農業的光的技術途徑。
⑥綜上,科學技術發展使我們能在較低成本條件下獲得富碳農業所需要的光和二氧化碳,從而打破傳統農業生產需要使用陽光下的土地的限制。這樣,就可以在密閉的人造氣候中重新設計植物生產方法,實現農業生產工業化、生產線化、高效化。
�。ㄟx自《人民日報》,2014年3月13日 )
1.下列關于“富碳農業”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富碳農業是在解答氣候變暖這一世界性課題中產生的新的技術命題,對氣候變暖的治理不應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應當是為它尋找適合的出路。
B.富碳農業是指將工業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釋放在密閉的人造氣候小區域中,利用科學技術,創造一個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環境,極大提高農林作物的產量。
C.富碳農業是指將多余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并以糧食的形式儲存在地球表面的碳儲存方法,對于保護和優化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
D.富碳農業是將使用化石能源產生的碳排放通過植物轉化為有用的糧食和鋼材、水泥、化學紡織品、化石燃料等用品,從而緩解生態失衡問題的有效舉措。
2.下列對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第①段闡述“富碳農業”這一概念的含義。指出富碳農業是為二氧化碳尋找出路的有效途徑,對二氧化碳的合理利用主要表現在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糧食。
B.文章第②段認為富碳農業對于保護和優化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發展富碳農業能解決土地短缺、糧食短缺問題,解決能源危機,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C.文章第③段指出富碳環境是提高光合效率的重要生態條件。密閉的人造富碳小區域可以因地制宜地進行改造建設,所需要的能源以再生能源為主。
D.文章第④⑤段分別闡述發展富碳農業的氣和光的技術途徑。第⑥段對全文加以總結,指出科學技術發展可以在較低成本下實現農業生產的現代化。
3.下淚對原文觀點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區域人造氣候中的富碳農業工廠是在農業溫室、大棚等農業科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能將許多科學技術有機融合到新的農業生產中新的生產方式。
B.溫塑料大棚培育溫室蔬菜、水果,因為有控溫要求,需要大量耗能,又由于需要保留高濃度二氧化碳氣體而必須密封溫室,從而導致成本過高。
C.富碳農業工廠可使用地熱和太陽能光熱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控溫,使用太陽能直接光照、人造光源和太陽光導相結合的方法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光能來降低成本。
D.富碳農業只要使用陽光下的土地,在密閉的人造氣候中重新設計植物生產方法,就能在較低成本條件下實現農業生產工業化、生產線化、高效化。
參考答案:
1.D【解析】A.說法絕對,“不應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錯,原文是“不僅僅是減少排放或【簡單地掩埋它”;B.縮小范圍,“工業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錯,原文是“人類活動特別是工業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C.以偏概全,應是“以糧食或其他干物質的形式儲存在地球表面”。
3.D【解析】富碳農業打破了傳統農業生產需要使用陽光下的土地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