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晉商是明清時期活躍在中國大地的一支強勁的商業團隊。其活躍時間之長、輻射范圍之廣、經營項目之多、從業人數之眾,世所罕見。他們能從賣豆芽、賣豆腐這樣的小本生意成為雄霸全國的商業巨擘,關鍵在于他們能堅持信譽至上的理念。梁啟超曾感慨地說:“晉商守信用�!�
②我國傳統社會有長達上千年的抑商、鄙商傳統,不乏“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圣賢高論,也有“無商不奸”的俗語。民間流傳的傳奇、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無不充斥著對商人重利輕義、逐利舍情行為的刻畫和批判。明、清晉商以立人為先,強調誠信為本、利以義先,詮釋了義與利不相斥反兼容相通的道理,建立了商人群體良好的人格形象。
③晉商為長途販運商,后來又發展為票號商人,經營范圍十分廣泛。既然要利以義先,就首先要做到取利有道,要“公道待人”“童叟無欺”,要“勤儉為先”;其次,利要服從義,要為義舍利。光緒初年,山西連續遭災,以致饑民餓死。祁縣商人喬致庸率先開倉放糧,縣里其他富商群起效仿。結果祁縣逃亡人數為各縣最少。
④晉商在為人之道上也表現了誠實忠厚的一面。他們認為和為貴,凡事不做過分,不做法外生意,講求以誠待人,和氣生財。
⑤晉商認為誠信不欺是經商長久取勝的基本因素,所以把誠信看得高于一切。經商“雖亦以營利為目的,凡事則以道德信義為根據……故力能通有無……近悅遠來”。他們深知只有講信譽,重然諾,不欺不詐,人們才樂于跟他們交易。商業盈利靠商品的質量和服務態度來取得,永保信譽才能成功。一旦信譽上喪失,必然招致失敗。因而誠信不欺是山西商人經營活動中嚴格遵循的信條。祁縣富商喬致庸把經商之道排列為一是守信,二是講義,三才是取利。在山西商界講信譽的商人和商號比比皆是。
⑥晉商信用也體現在會館的建立,可以說會館是以地緣為紐帶、體現晉商信用的一個行會組織,也是同鄉人在異地建立的一種社會組織。京師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晉商為活動方便而設會館于京師。隨著晉商經濟活動在全國范圍的普及,山西會館也隨之分布于全國各地。會館的作用也體現了晉商的信用:敦睦誼,聯感情,本著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原則以謀求共同的利益。當同鄉人有困難時,會館義無反顧地給以幫助。會館每年都要拿出一些經費作為無依無靠的貧苦同鄉生病或死亡后補助或喪葬之用,并且設有一處或數處“義園”,作為同鄉死后停靈埋葬之用。
⑦會館還是祭祀關公、財神及本行土神的場所。山西商人最為仰慕關圣。他們以關圣的“義”來團結同仁,摒棄“見利忘義”“不仁不義”等不良觀念與動機;以關圣的“信”來取信于民,取信于主顧,摒棄欺詐、偽劣等行為。他們不僅在店鋪和家中供奉關圣,而且在各地的山西商人會館中為其修殿供奉。在各地的山西商人會館中規模最為宏偉的建筑就是關圣的神殿,甚至有的地方把山西會館修建成關帝廟的形式。晉商以關圣的信義來衡量和規范自身的商業行為,足見關圣在晉商精神世界里的作用和地位。
(節選自《誠信晉商》,山西古籍出版社)
10.梁啟超曾感慨地說:“晉商守信用�!闭埛謼l概述其體現在哪些方面?(6分)
11.第二段引用“圣賢高論”和“俗語”的用意是什么?請簡要說明。(6分)
12.晉商建立會館祭祀關圣的目的是什么?(6分)
參考答案:
10.①做生意方面,強調誠信為本、利以義先;②為人之道方面,誠實忠厚,以和為貴,講求以
誠待人,和氣生財;③建立會館方面,會館的作用就是敦睦誼,聯感情,本著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原則以謀求共同的利益。(每點2分)
11.①證明我們社會有抑商、鄙商的傳統;②將社會歷史上對商人不好的傳統印象與明清晉商良
好的群體人格形象對比,突出了晉商成功的原因。(每點3分)
12.①以關圣的“義”來團結同仁,摒棄“見利忘義”“不仁不義”等不良觀念與動機;②以關
圣的“信”來取信于民,取信于主顧,摒棄欺詐、偽劣等行為。(每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