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詩歌藝術寶庫,其豐富多彩在世界上首屆一指。茶詩是中國詩歌的一個分支,雖然在浩如煙海的中國詩歌典籍中所占比飼微小,但是在藝術成就上卻美不勝收,不少篇什至今膾炙人口。據統計,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就有七首詩寫到了茶,孔夫子曾說過學詩可以多識草木之名,茶在《詩經》里,就是作為眾多植物中的一種出現的。真正就茶詠茶,而不是順帶言及茶者的茶詩,始見于魏晉南北朝,全盛于唐,宋朝達到第二個輝煌巔峰,元明清民國以至于今,都代有佳作,茶詩總量不可勝數。
茶詩中,最著名的可能是陸羽的《六羨歌》:“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辈簧偃苏J為詩是在夸西江水好,然而有學者考證說此詩是陸羽悼念他故鄉師傅之作,這好像與茶或用來泡茶的水關聯了。
茶在唐宋即已普及,茶文化的繁榮是在詩文巨匠們的直接參與支持下才出現的。從李白到蘇軾,很多中國古代詩歌之上的大詩人,都留下了茶詩作品。茶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與宗教特別是佛家有不解之緣,因此茶詩中往往有禪味。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就是極好的例子:“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閑情逸趣最宜入詩。白居易的《食后》寫得好:“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弊x此詩,我們發現唐朝的日常生活習慣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拔夜儆谀辖駧讜r,嘗盡溪茶與山茗”的蘇東坡寫了大量茶詩,在他的詞作中也多有詠茶佳句,如“且將新火試新茶”。高產的詩人陸游荼詩也不少,他的“晴窗細乳戲分茶”是廣被稱引的名句。茶詩是中國傳統文化寶藏,因為茶詩本身是閑來消遣的極好文字,頗堪品味。
白話詩出現后,茶與詩的血脈關系似乎一下子就斷絕了。當代人的荼詩,可作經典來讀的是趙樸初的“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毙氯怂棺�,的確是茶禪一味的最好注解。
(有刪改)
6.下列關于原文第一、二兩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茶詩是中國詩歌的一個分支,在唐時發展到全盛,宋朝時發展到第二個輝煌巔峰。
B.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就有七首詩寫到茶,茶在《詩經》里是作為植物出現的。
C.真正的茶詩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直到元明清民國于今都代有佳作,總量不可勝數。
D.《六羨歌》既悼念了陸羽故鄉的師傅,又夸耀了西江水好,使此詩在茶詩中最著名。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茶在唐宋即已普及,在詩文巨匠們的直接參與支持下,茶文化才走向了繁榮。
B.蘇東坡與陸游寫了大量茶詩,很多的詠茶佳句足以顯示出茶詩旺盛的生命力。
C.茶詩中往往有禪味,因為茶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與宗教特別是佛家有不解之緣。
D.很多中國古代詩人,包括李白、蘇軾留下的茶詩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藏。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詩歌豐富多彩,詩歌典籍浩如煙海,茶詩所占比例雖微小,藝術成就卻美不勝收。
B.皎然的“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詩句充溢著禪昧。
C.“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可稱閑情逸趣人詩的代表。
D.“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的詩作,是歷代茶詩的經典。
參考答案:
6.D(與原文表意不符。原文意思是“最著名的可能是陸羽的《六羨歌》”“不少人認為詩是在夸西江水好,然而有學者考證說此詩是陸羽悼念他故鄉師傅之作”)
7.B(因果關系有誤)
8.D(“詩作是歷代茶詩的經典”有誤,原文意思是“當代人的茶詩,可作經典來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