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
(1)圍繞大學生消費問題,記者調查了哪幾個方面的人?除了大學生本身,為什么還要調查其他幾個方面的人?(6分)
(2)文中調查到的三位大學生家長在孩子消費問題上的態度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6分)
(3)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數字來說明大學生的消費水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
(4)文中的專家說,對于孩子的消費,中國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西方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作為一位未來的大學生,你贊成哪一種消費觀念?請結合本文文意,談談你的看法。(8分)
參考答案:
(1)第一問:記者調查了大學生、大學生家長、高校教師等三個方面的人。
第二問:在調查了大學生自身的消費狀況之外,再加上家長對這一問題的不同感受、學校老師和專家的看法,可以讓讀者對大學生消費問題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增強了這篇調查報告的價值(科學性)。(共6分)
(2)相同點:都十分疼愛兒女,希望在生活消費上不委屈孩子。不同點:李女士家庭負擔重,怕孩子亂花錢;戴先生家庭條件稍好,對孩子的高消費不介意;李先生希望孩子消費要有計劃。(相同點2分,不同點4分)
(3)作者通過具體、翔實的數字,介紹了不同大學生個體之間消費水平的差異和大學生整體上的消費狀況,說服力強,能夠讓讀者對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有一個客觀、準確的認識。數據直觀,使讀者一目了然(6分)
(4)參考答案:我贊成“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家里再富有不能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消費需求。一味滿足孩子會導致部分家庭財政透支。還容易讓他們養成貪圖享樂、奢侈攀比、盲目跟風等惡習。家長應該幫助他們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自己打工掙錢,經歷過磨練,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8分,能緊扣觀點,結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