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角度:動作,色彩(或者是白描,引發想象)。如“媽擼起袖子、露一手”這些動詞準確生動地寫出了母親的麻利與能干;“木耳的黑”、“白米飯”、“絲瓜的綠”這些色彩豐富的食肴的搭配了給我們呈現出了一幅平淡但很溫馨的畫面,也凸顯了母親的形象;菜品的清淡精致又與北方盛宴的豐盛形成對比,形象地表達真正地盛宴不在豐盛的菜肴,而是來自家人的團圓。(角度1分,舉例1分,賞析3分)
【解析】
試題分析:
7.“我狹隘的味覺突然就慌了,心里也慌了”這個“慌”字用的究竟合適不合適,學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慌”字本來就是用來形容心情慌亂的,用來形容“味覺”合適嗎?如果認為不合適,是可以的。但也可以理解為通感的用法,突出“我”突然接受到了很多味覺不同的菜時的感受。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8.“冬天沿著東河沿,去南門涮肉喝啤酒,清新脫俗。銅鍋咕嘟咕嘟冒著泡,窗戶上霧氣蒙蒙,路上的車輛和行人影影綽綽。”這一句表達了“我”盡享盛宴內心的愜意和愉悅。B項“用霧氣蒙蒙和人影綽綽反襯出南門盛宴的清新脫俗”中“反襯”手法理解錯誤。
C項“記敘、描寫、抒情”的表述中“抒情”手法理解錯誤。D項“后文下決心不吃肉食”是因為媽媽的病,不是因為北方盛宴。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9.“外婆說得對”一句獨立成段,處于小說中間的位置,作用自然應該是承上啟下。承接上文外婆的話,“我外婆總說,人有多大胃,就吃多少飯,飯可以亂吃,話卻不能亂講,世事無常,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開啟下文對媽媽得病,自己下決心吃素等情節安排。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0.這篇文章寫盛宴,是為了突出只有媽媽的菜最好吃,只有團圓飯是盛宴的主題。如此,這樣要填寫的句子要圍繞團圓、親情的含義展開。
考點: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1.文章最后兩段寫媽媽,寫媽媽的菜,寫吃媽媽的菜內心的感動。學生可以從任何角度展開,如對媽媽的動作描寫,對菜品的描寫,對自己感受的描寫。都可以突出媽媽干練的形象,“我”對親情的感悟,菜品的清淡精致和北方盛宴的對比等。
考點: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