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試題分析:
7.此題考查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能力。E項不準確,語言描寫極少,只在買完刀后黑襖漢子才開口說話;A項喻體說法錯誤,應該是將傍水青山比作荷葉,將霧中古城比作露珠;C項“表現了作者對日常生活中熱鬧景象的欣賞”原文無據。所以選BD。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易錯警示】在小說閱讀命題中,多項選擇題的設置往往有一些陷阱,分析時,一定要在整體感知小說內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的寫作意圖的基礎上,從內容、形象、表現手法、語言等角度來仔細分析選項是否正確。例如,看似合理的前因后果,實際上是斷章取義,只有通讀全文,才能看出其破綻。還有的在人物形象、情節、敘述角度等方面設置一些令考生容易判斷失誤的題目,解答此類題,要根據作者的寫作意圖分析判斷。例如選項C就犯了于文無依據的錯誤。
8.此題考查景物描寫的作用和文段作用。答題時,可根據景物描寫的一般性作用,從內容、結構、情感等角度分析作答。最后一段景物描寫“太陽升高了,晨露散盡了,桐廬鎮幽雅的輪廓清楚地顯露出來了。前面是奔流的江水,背后是兀立的青山,好一幅古樸淡雅的水墨畫卷”,在內容上,描寫出了幽雅樸素的桐廬鎮,優美的景物烘托出主人公的質樸內斂的人物形象,也表達了作者對純厚質樸的民風的向往之情。在結構上,小說開頭描寫環境,此處顯然起著照應開頭的作用。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常見的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一、渲染故事氣氛作家往往用生動的自然環境描寫,來創造故事的特定氛圍,從而增強故事的真實性。二、烘托人物形象環境本是為人物活動提供一個場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環境的描寫,往往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也就是說,作家為了表現人物豐富的心境、復雜的性格,往往要為人物設置多種不同的自然環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記錄其種種行為,從而顯露其性格。三、推動情節發展情節發展與環境描寫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環境描寫要以情節為依據,情節發展離不開環境描寫 。還可以為下文發展做鋪墊四、暗示社會環境優秀的作家,總是通過對特定的自然環境的描寫,來展示獨特的世態風情,為讀者提供一副社會歷史圖畫。所以,小說中的自然環境,一般都帶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當作是社會環境的暗示。五、深化作品主題分析小說的主題,離不開對人物和情節的細致分析,也離不開對環境的認真考察。
9.此題考查欣賞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黑襖漢子”在文中的言行舉止等描寫及側面描寫分析作答。例如,“個穿黑襖的漢子一聲不響地蹲著,跟前放著二十多把廚刀”刻畫出了他的寡言內斂的性格,以此類推,再從質樸沉穩、自尊心強、頗有自信的角度概括作答。
【考點定位】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名師點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應結合著文中敘述性的語句,從身份、地位、修養、氣質等總體上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然后根據小說中描寫這個人物的言行舉止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例如本題中的“黑襖漢子”從其衣著“一聲不吭”和賣刀就能得出其寡言內斂的形象特點。
10.此題考查探究作者寫作意圖的探究能力。小說中黑襖漢子做買賣“硬是一聲也不吆喝”,很明顯刻畫出了他的寡言內斂的性格特征;黑襖漢子是中國農民純樸形象的典型代表,因此從作者的寫作意圖角度思考,黑襖漢子的形象突出了小說的主題;在情節上,小說就是以黑襖漢子的這種經驗方式來達到了小說的高潮,起著很強的表現力的作用。
【考點定位】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能力層級為探究F。
【技巧點撥】創作意圖又稱創作意向,指作家在對社會生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某種意念或動機。它是策勵作家進入創作過程的內在力量,也是引發創作沖動、創作靈感、藝術構思的主觀因素。創作意圖受作家生活經驗、立場觀點、藝術追求和審美理想等多種條件的支配和制約。創作意圖是內隱的,但是有外在表征予以表現。它可以指向主題,可以指向人物,也可以指向情節材料安排,還可以指向題目安排等。破解創作意圖,是深層閱讀和探究閱讀的一個重要體現。作者對小說情節的安排、人物的塑造方式甚至表現手法的選擇都是出于自己的創作需要,或為了情節曲折動人,或為了人物形象豐富,或為了手法與眾不同,當然最關鍵還應該是有利于作品主題的表達,而主題的表達又和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有關。因此在解答這一類問題時,主要應從這樣幾方面入手:①作者這樣寫對情節發展起到什么樣的作用?是使情節波瀾起伏,還是出人意料?是戛然而止,還是水到渠成?②作者這樣寫對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什么樣的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還是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③從表現主題方面思考,作者這樣寫是可以突出小說的主旨,還是可以使主題表達更進一步?④從時代背景考慮,當然這一點需要考生對小說所涉及的時代背景有所了解,或者小說本身能提供故事的相關背景,否則就可能無從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