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圓 劉紹棠
念完了大學,被分配到這個遠郊小縣,坐了22年冷板凳。忽然“年齡最重要,學歷是個寶”,他一下子就成了熱門貨,從微不足道的廣播站編輯,旱地拔蔥,一躍而為新設立的縣政府綜合管理辦公室主任。
這個“綜辦”,是個上不著天下不挨地的衙門,權宜而設的臨時建制。不過,公安、司法、工商、民政、房管、環衛、教育、衛生等等方面的公文,都要從這個衙門口穿梭往返;他的職權便是將這些公文分門別類,審讀畫圈,或呈送上級批示,或轉交下級處理,實際上干的是收發工作。
案頭等候上呈下轉的公文一尺多高,新到的請示報告還源源不斷地送來:兩名專司遞送之職的科員,你出我進,馬不停蹄。他必須一目十行,手不停畫,才能避免供不應求,葬身文山腳下的命運。
要想當官兒,先學畫圈兒。畫圈兒雖是雕蟲小技,從中卻可以看出功夫的深淺,地位的尊卑,身份的高低,官爵的大小,不能掉以輕心,不當回事兒。
他比阿Q更專心、更用力,但是畫出的圈兒,卻并不見得比阿Q畫的圓多少。兩位遞進公文的科員,當場就掩嘴吃吃發笑;拿回大辦公室,更招來一陣哄堂大笑。他感到大丟面子,羞得無地自容。
晚上下班,他神情沮喪地回到家里。
“喂,吃過晚飯,你教我畫圈兒�!�
妻子是中學教員,教幾何的,精通此道。
這位幾何教師下了班比上班還忙,正在廚房里擇菜,洗菜、切菜、炒菜,淘米、做飯……像被一條無形的鞭子抽得團團打轉的陀螺。
“我哪兒有那個閑工夫?100本作業,100份考卷兒,夠我忙個通宵的!”
“我在公文上畫的圈兒不圓,有的像齜牙的石榴,有的像撅嘴兒的桃子……”
“官兒大標準,不圓也是圓的!”
與其低聲下氣爭取外援,不如發憤圖強自力更生。果然,天下無難事,鐵杵磨成針。動手而又動腦,連畫半個來月,便功到自然成;不但一筆成圓,氣死圓規,就是雙管齊下,也不差分毫。部下們非但不再竊笑、譏笑、恥笑,而且交口稱贊:“如此高深造詣,愧然畫蛋的達·芬奇,堪與西太后的一筆壽媲美�!�
圈兒畫圓了,肚子也圓了,發了福才顯得官體富態嘛。
只是官氣越來越重,回到家里還舍不得放下在辦公室里的架子,對糟糠之妻也橫挑鼻子豎挑眼起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陰沉著臉抱怨妻子的烹調是粗制濫造。
“我忙得賊死,干這個想那個,怎么能精雕細刻?”
“一心不可二用呀?”
“我有幾張直觀教學的圖表,你幫我畫幾個圓,我就能全神貫注了�!�
“那圓圈兒事關重大,是隨便畫的么?”
他官聲官調,同時拉長了臉。
1.文章第三段概述了一種怎樣的社會現象?運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要想當官兒,先學畫圈兒”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
3.辦公室主任的妻子是個怎樣的人?作者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筆墨寫她?(用自己的語言概述,每條不超過20個字)
4.下面對這篇小說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有人批評新上任的官要練好三種基本功:一是坐功,坐辦公室;二是會功,開會;三是圈功,畫圈。本文專門諷刺“圈功”。
B.辦公室主任經過一番苦練“畫圈”,終于得到了“如此高深造詣,愧然畫蛋的達·芬奇,堪與西太后的一筆壽媲美”的贊譽。這是部下們對主任發自內心的贊美和崇拜。
C.本文抓住當官兒的“畫圈”這一細節特征,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漫畫式的描寫,使作品達到了強烈的諷刺效果。
D.本文篇幅雖短小,僅圍繞“畫圈”情節,卻由兩條線展開,寫了兩個畫圈的人物:主任和主任的妻子。
E.這篇小說通過寫辦公室主任苦練“畫圈”的故事,它要告訴人們的是“天下無難事,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參考答案:
1.概述了政府機關文件堆積如山,處理文件的人敷衍了事,務“虛”不務“實”,典型的文牘主義和官僚主義現象 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具有強烈的諷刺效果。
2.含義:學會“畫圖”,即在公文…歷年中考小說閱讀訓練100則答案…不以為然構成鮮明對比,揭露了文牘、官僚主義的可笑、可憎。
4.B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