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養氣·寫作
①人究竟為什么讀書?讀書對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說讀書是為了升學,為了獲取知識,為了改變命運,為了做官,為了就業,為了成名成家,為了報效祖國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見解。但我覺得,最根本的一條是,讀書可以養氣。
③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弊x書對于人來說,就像吃飯喝水一樣不可缺少,我們可以從書中汲取無盡的精神力量——一種激蕩在我們的血管,充盈于我們的周身,又從我們的每一個毛孔里散發出來的氣。同時,讀書也要像吃飯那樣,吃各種蔬果和五谷雜糧,攝取多種營養——閱讀各式各樣的書,汲取各種各樣的氣,以補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調。不過,血氣方剛的少男少女,不僅要雜學旁收,大量讀書,還要有目標、有選擇地讀書。讀不同的書,可以養不同的氣。豪氣,靈氣,平和之氣,浩然之氣,可以養;邪氣,戾氣,迂腐之氣,狹隘之氣,也可以養。因此,在讀書時,要吸取精華,剔除糟粕,讀天下好書,養人間正氣。就像孟夫子所說的那樣: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④如果說讀書是養氣,是輸入,那么寫作則是釋放,是輸出。作者把氣注入文章,讀者通過讀書,感受到文章的氣,吸收了文章的氣。人們平時常說的“回腸蕩氣”,不正是說一種讀書的體驗,不就是說文氣在我們的胸腹之間流轉激蕩嗎?什么樣的人,讀了什么樣的書,便會寫出什么樣的文章來。氣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風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謂韓愈文風如潮,柳宗元文風泉,歐陽修文風如瀾,蘇軾文風如海,就是指韓柳歐蘇四大文豪的稟賦、氣質、學養,滲透于文章中的具體表現。
⑤曹丕說“文以氣為主”。韓愈也強調“氣盛宜言”——就是說,寫文章的人,只要氣足了,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讀書少的人,自身氣弱,器小力薄,容易被書拿住,成為死讀書的“兩腳書櫥”,作文時就會捉襟見肘、力不從心。讀書多的人,自身氣足,學養豐富,不僅讀書養氣,而且善于融會,善于吐納,作文時自然就會運用自如、得心應手。
⑥人雖有先天的稟賦、氣質上的差異,然而讀書可以養氣,則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莊子在《逍遙游》中說過,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讀書不足,養氣不夠,寫出文章來只有出的氣,沒有入的氣,就像游泳的人不會換氣,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蕩蕩,七魄悠悠,蹬小腿兒翻白眼兒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讀書多,養氣厚,厚積而薄發。(10分)
1、③段中加點詞“氣”具體指的是
2、第④段畫線句運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修辭方法。你讀過“韓柳歐蘇”的作品嗎?請寫出其中一位文豪和他的一篇作品。 ____________ (作者名);《 》(篇名)
3、作者在文中對學生的讀書提出了____ ________和__ __________的要求。
4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全文的主旨: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5、第④段中說:“讀者通過讀書,感受到文章的氣,吸收了文章的氣�!闭埬銖恼n外閱讀中舉出一例,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
注:本文已經被收錄為新課標九年級上第四單元閱讀題,請返回試卷頁查看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