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眉山)閱讀下面一則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讓綠色成為美麗中國底色
①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我們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保護生態環境,構筑“綠色長城”,讓綠色成為生態文明的“底色”,舒展美麗中國新畫卷。
②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讓“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每個人的一小步,匯聚邁向美麗中國的一大步,更多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讓山川更綠、讓家園更美,共同建設美麗中國。地處騰格里沙漠南緣的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八步沙林場,過去寸草不生,狂沙肆虐。上世紀80年代初,當地6位老漢主動挺進沙海,40多年來三代人扎根沙漠、治沙造林,昔日漫漫黃沙如今林草郁郁蔥蔥,創造了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綠色奇跡。
③生態文明建設要注重綜合治理、系統保護。湖南省岳陽縣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系統治理,成立工程指揮部,多個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協同發力,形成了生態修復和治理合力。高質量發展要秉承生態優先的理念,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通過精心呵護生態環境,讓“生態綠”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亮“底色”,逐步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④生態文明建設要保障有機統一、統籌兼顧。甘肅、寧夏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依托風能、光能謀劃新能源產業,在綠色經濟發展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進綠色能源項目建設,打造綠色能源基地;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創建旅游示范區,打響特色旅游品牌,發展旅游產業帶動群眾穩定就業……生態保護帶來顯著生態效益的同時,不斷提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含綠量”,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⑤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我們要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匯聚出強大的“綠色合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格局,讓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讓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讓美麗中國“美”無止境!
(作者:李非燃;摘編自人民論壇網)
1. 下列不屬于本文觀點的一項是( )
A.我們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綠色成為生態文明的“底色”。
B.八步沙林場六老漢挺進沙海,用白發換綠洲,立下“一代一代干下去”的誓言。
C.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更多人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
D.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協同發力、持之以恒,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格局。
2. 下列不能作為本文論據的一項是( )
A.重慶市沙坪壩區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高社區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
B.幾十年來,寧夏依托“三北”防護林等生態工程持之以恒地推進防沙治沙工作。
C.青島市強化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
D.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筑牢綠色屏障,依托綠水青山,旅游等生態產業遍地開花。
3. 下列對本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們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需統籌產業結構發展與綜合治理,堅持生態優先原則。
B.岳陽縣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到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形成了保護與治理合力。
C.甘肅、寧夏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謀劃新能源產業,推進經濟發展綠色轉型。
D.只有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機統一和統籌兼顧,才能產生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答案】
1. B
【解析】B.不屬于本文觀點。根據②段“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每個人的一小步,匯聚邁向美麗中國的一大步,更多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讓山川更綠、讓家園更美,共同建設美麗中國……上世紀80年代初,當地6位老漢主動挺進沙海,40多年來三代人扎根沙漠、治沙造林,昔日漫漫黃沙如今林草郁郁蔥蔥,創造了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綠色奇跡”可知,“八步沙林場六老漢挺進沙海,用白發換綠洲,立下“一代一代干下去”的誓言”是一事例,論證了“每個人的一小步,匯聚邁向美麗中國的一大步,更多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讓山川更綠、讓家園更美,共同建設美麗中國”的觀點,從而證明了“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分論點。因此,不屬于觀點。
…【請點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頁第一頁No.2)…“湖南省岳陽縣……形成了生態修復和治理合力”可知,岳陽縣的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了生態修復與治理合力,而非“形成了保護與治理合力”,另外,文中也沒有“做到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表述,此句屬于無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