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23年淄博中考語文詞語運用題集
1.
(2013年淄博中考語文試題)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
A.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學校是一個天然庇護所,它既安撫學生、傳遞溫暖,也護佑公眾、凝聚人心。
B.近年來,微博逐漸成為輿論引導的一線陣地,政府開設微博已蔚然成風
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內”的牌子,還是義無反顧地走進去拍照留影,讓人無可奈何。
D.從古時的大同理想到今日的中國夢,盡管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發生了滄海桑田的變化,但其中所蘊含的對公平正義與社會和諧的期盼,卻有著一脈相承的連續性。
2.
(2015年淄博中考語文試題)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古巴芭蕾舞大師阿隆索編排的經典舞劇《天鵝湖》,以獨樹一幟的風格譜寫了一曲“足尖上的傳奇”。(成語:獨樹一幟)
B.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成語:生生不息)
C.在第23屆山東省運會跆拳道比賽中,淄博小將張金龍過五關斬六將,勇奪金牌。(成語:過五關斬六將)
D.“低頭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對身邊的世界不以為然。殊不知,無論移動終端中的虛擬世界多么精彩,卻無法替代現實世界的真實美好。(成語:不以為然)
3.
(2016年淄博中考語文試題)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或俗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準著力點,軟硬兼施,內外兼修,使鄉村既有顏值擔當,更有內涵氣質。
B.2016年4月4日,曹文軒問鼎世界兒童文學最高榮譽——國際安徒生獎。這標志著中國兒童文學已經走向世界,也是中國文學多年發展指日可待的結果。
C.家風是一種“軟約束”,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實現對家庭成員行為、作風、操守的有效約束。
D.中國歷來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鳥的魯班……他們不僅是工藝純熟的技者,還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
(2017年淄博中考語文試題)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
B.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它短小精悍,字不虛設但言簡意豐,意境深美。
C.“
二十四節氣”,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在中國北方,很多農村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現代節日,但是對于“二十四節氣”卻耳熟能詳。
D.2017年,淄博市青少年“國學達人”挑戰賽決賽在張店區舉行,比賽內容涵蓋中華傳統哲學、史學、文學、服飾、飲食、建筑等多個方面,可謂琳瑯滿目。
5.
(2018年淄博中考語文試題)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憑借深厚的詩詞功底和穩定的競技狀態,快遞小哥雷海音奪得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年度總決賽的冠軍,令人嘆為觀止。
……………………
D.博山焦裕祿紀念館的墻上懸掛著習近平總書記寫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其中“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一句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
6.
(2019年淄博中考語文試題)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站位更高,視野更開闊,演繹形式更豐富,詩與歌與情相得益彰——《經典詠流傳》第二季以更新更美的面貌贏得了觀眾的精神和鳴。
……………………
7.
(2020年淄博中考語文試題)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面對繁重復雜的發展任務,新時代勞動者不僅要愛勞動、會勞動,而且要懂技術、會創新。
……………………
8.
(2021年淄博中考語文試題)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中國gongcd-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
9.
(2022年淄博中考語文試題)立春日,鳥巢夜。(甲)的北京冬奧會開幕了。
漫天雪花,飄飄灑灑。每一朵雪花,都在(乙)一個冰雪故事。冰面如鏡,映照大千。世界的目光,投向這晶瑩剔透的舞臺。
……………………
A.萬眾景仰 講述 呼喚 B.舉世矚目 描述 召喚
C.舉世矚目 講述 召喚 D.萬眾景仰 描述 呼喚
10.
(2023年淄博中考語文試題)七月是山中植物生長的最好時機。所有的植物仿佛都瞄準了夏季這段時間,(甲),一口氣cuān_____上來。這種強烈的生命力就像熊熊燃燒的火焰,那氣勢簡直能把人和動物都蓋過去。這片綠色世界到八月,突然間就變了樣子。原來那(乙)的氣勢霎時就消退了。特別像南瓜這種栽培性植物,在七月還是一fù_____要與萬物一決高下的樣子,一過七月就蔫了,只等待最后的成熟。山野間不知為何突然就安靜下來。不同季節中植物的生長規律簡直(丙)到讓人害怕的地步,植物總在爭取每一天,甚至每一刻。
……………………
1/2 1 2 下一頁 尾頁